起诉对方诽谤罪怎么拿到证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3 21:38:26 344 人看过

一、起诉对方诽谤罪怎么拿到证据?

起诉对方诽谤罪可以通过自己收集或者申请人民法院调查,从而拿到证据。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证据及其种类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证据多由受害人自己收集,上述八类证据中,受害人可以收集到的除(五)、(六)、(七)外,其他都能够做到的:

1、最为方便快捷的是视频音频资料的收集,比如加害人在正在捏造并散布受害人的虚假事实时,可以用手机或其他录音设备偷偷进行录音录像及拍照;

2、邀请听到的人作为证人,跟他们聊天时可以将话题引入你需要的内容,并进行录音固定成证据;收集加害人散布谣言的文字材料;

3、收集受害人自己受到侵害的具体表现和事例等。

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在刑事诉讼过程当中,如果是属于自诉类型的案件,是可以自己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且提交相对应的证据,然后要求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的,比如说诽谤罪就是属于亲告罪当中的一种,至于证据的收集活动的话,应当是根据不同情况来进行收集,但必须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n证据包括:\n(一)物证;\n(二)书证;\n(三)证人证言;\n(四)被害人陈述;\n(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n(六)鉴定意见;\n(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n(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n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22: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诽谤罪起诉问题:被诽谤者是否可以起诉诽谤?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关于诽谤罪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诽谤罪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才能成立,否则可能会被视为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如果满足诽谤罪的要件,可以进行法律行动以寻求侵权损害赔偿。建议提起民事侵权诉讼,并向法院提交法律意见书。如果被告方诽谤罪不成立,则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被告方广泛散布谣言的证据来起诉侵权损害赔偿。可以进行。收集证据,并采取法律行动以寻求侵权损害赔偿。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建议提起民事侵权诉讼。可以向法院提交法律意见书。诽谤罪不成立,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如果诉讼,需要提供她广泛散布谣言的证据起诉侵权损害赔偿。 民 事 侵 权 案 件 如 何 处 理 ?民事侵权案件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诉讼。处理民事侵权案件,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确定被告: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确定被告是谁,即
    2023-09-13
    485人看过
  • 诽谤罪起诉是到法院吗
    法律综合知识
    针对诽谤行为的刑事诉讼,一般而言都会提交至法院办理。倘若您觉得自身已然遭受了他人的恶意诽谤,那么,为了确保诉讼的顺利展开与完结,您需尽力搜集并整理妥善的相关证据材料,然后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正式诉讼请求。在此过程中,法院将严格依据您所呈递的证据材料以及现行法规政策等进行严谨且公平公正的审理工作,并在确认事实之后作出恰当且合法合理的裁判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6
    81人看过
  • 请教遭受诽谤者,如何收集证明对方诽谤的证据?
    起诉别人诽谤需要的证据是:1、必须捏造事实,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2、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假事实散布,但不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不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不构成诽谤罪;3、诽谤必须针对特定人员进行,但不必指名道姓;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所谓严重情节,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严重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的,诽谤他人导致精神障碍或受害者自杀。告人诽谤要有什么证据告人诽谤要有证明捏造虚假事实行为及散布捏造事实行为的相关证据。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3-07-11
    430人看过
  • 告人诽谤罪需要什么证据,对方不承认怎么办
    告人诽谤罪需要提供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能够证明诽谤行为存在的证据材料。告人诽谤罪的话对方不承认并不影响法院判决,只要原告能够提供有效的证明其犯罪行为的存在。一、告人诽谤罪需要什么证据告他人诽谤罪需要提供下列证据:能证明他人捏造事实,散布谣言损害名誉,情节严重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
    2023-06-05
    112人看过
  • 诽谤要什么证据才能可以起诉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告发他人诽谤需要出示下列证据:他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能证明他人捏造事实,散布谣言损害受害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证据;例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可以起诉侮辱诽谤行为吗侮辱诽谤可以报警同时可以起诉,当事人或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实行不告不理原则,一般情况下公安及检察院不经手此类案件(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除外),应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到民法院起诉,法院在收到起诉后,应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决。诽谤先是起诉较好维护自身权益。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案件,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不经过公安或者检察机构。告诉才处理的含义就是被害人向法院告知自己所遭受的案情,法院予以立案。犯侮辱妇女罪,拘役期是1~6个月,存在侮辱诽谤的行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受害者自己提交起诉状
    2023-07-31
    474人看过
  • 怎么起诉诽谤,诽谤罪有哪些量刑标准?
    一、怎么起诉诽谤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二、诽谤罪的量刑标准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2、不构成: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
    2024-01-28
    461人看过
  • 起诉侮辱诽谤罪怎么写
    侮辱诽谤罪的处理为: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一、侵害名誉权怎么定罪看具体情况定。侵犯名誉权如果有涉及到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就可以以侮辱罪定罪处罚,如果涉及到捏造并散布不存在的事实,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就可以以诽谤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起诉别人诽谤导致离婚怎么起诉?犯本罪的,处三年
    2023-03-10
    331人看过
  • 证据对诽谤罪成立的重要性
    法律咨询:我妻子是一事业单位的一名员工,平时工作勤奋努力,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提拔,于是便有一些小人用闲言秽语来污蔑我的妻子,说生活作风有问题,搞的我妻子都没心情上班!请问专家,我可以以诽谤罪的名义起诉他吗?是不是需要证人,事业单位比较复杂,都怕得罪人,我担心会没人作证,请各位专家指教!刑法律师解答:诽谤罪,指的是无中生有,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证据非常的重要。而且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是名誉侵权行为,属民事案件范围。如果你能够收集到证据,可以直接到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承担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当然需要证据。若有证据,且能够证明已经构成对您妻子名誉权侵害者,即得诉请赔礼道歉、排
    2023-06-11
    280人看过
  • 被人告诽谤罪对方败诉会怎么样
    倘若某人因涉嫌诽谤他人而遭受指控,若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其被告最终败诉,那么这就意味着控告方并未成功地出示充足的确凿证据来证实该诽谤行为的真实性和严重程度。在此情形之下,原告有可能需要承担高昂的诉讼费用,更甚者,由于滥用司法程序的权利,他们还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然而,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斟酌是否对原告实施进一步的法律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1
    294人看过
  • 我要起诉诽谤罪怎样起诉
    在处理涉及诽谤责任投诉的法律程序时,一般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1.证据搜集与整合:首要任务是细致地搜集并整合能够证明被告确已实施了诽谤行径的有力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书面陈述、音频文件、录像带以及相关证人证言等等。2.向有关执法机构报案:随后需向当地公安部门进行陈述报告,详尽清晰地说明事件经过,且必须附上已经备妥的所有相关证据材料。3.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待收到报案材料后,公安机关应依据其职权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查工作,若经审查判定该事件确实构成犯罪,则应立即启动刑事诉讼程序。4.检察官审查起诉:在刑事调查阶段完成之后,案件将移交至检察院进行进一步审查,以决定是否提出正式的公诉请求。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2024-08-14
    253人看过
  • 起诉他人诽谤罪应当提供哪些证据
    一、起诉他人诽谤罪应当提供哪些证据起诉他人成立诽谤罪的证据证明:(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
    2024-01-11
    115人看过
  • 诽谤罪再起诉还可以起到支持么
    专业分析:诽谤罪只要在五年之内再起诉就可以得到支持,超过五年的就不能得到支持,因为五年是诽谤罪的追诉时效期限,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案件就可以不予追究。因为诽谤罪的法定最高刑是三年有期徒刑,所以诽谤罪的追诉时效一般是五年。《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4-05-11
    126人看过
  • 起诉诽谤个人名誉要证据吗
    1、证明诽谤存在的大字报、录音、录像等;2、证人证言等。一、诽谤的构成要件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1)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1)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
    2023-04-04
    424人看过
  • 诽谤罪起诉到法院结果是什么
    诽谤罪在诉诸法院后所产生的最终裁决,往往取决于相关证据的充足程度及其所涉及案件的具体状况。若证据确凿无误,且被告的诽谤行为得以证实,那么其将有可能面临刑事制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而对于情节相对轻微者,亦有可能仅处以罚金。此外,法院还有权判决被告向受害方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恢复其名誉等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6
    37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诽谤一方诉讼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8
      建议你起诉离婚,诽谤罪属于刑事犯罪,需确实构成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并且进行散播,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所谓“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的事实。诽谤除捏造事实外还要将该捏造的事实进行散播,散播包括使用口头方法和书面方法。捏造事实的行为与散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只是捏造事实与个别亲友私下议论,没有散播的,或者散播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捏造的虚假事实的,都不构成本罪
    • 诽谤罪怎么告对方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8
      1、可以到当地律师事务所详细咨询、及时找到维权的策略与步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
    • 起诉诽谤对方要立案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01
      诽谤罪是刑事自诉案件,告知后处理。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能否立案,取决于证据是否充分。第一,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一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若散布的事实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其次,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但不必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中知道受害者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此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节严重的犯罪。虽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但情
    • 起诉他人诽谤罪应当提供什么证据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17
      起诉他人成立诽谤罪的证据证明: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
    • 诽谤罪法院起诉要具备哪些证据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6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a、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 b、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