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确认具体的管辖法院。一般来讲,如果夫妻双方都未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就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原告须在被告户口所在地法院起诉,如被告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则在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第二,准备诉讼材料。主要包括起诉状、身份证、结婚证或结婚登记文件、户口本、子女出生证明、以及相应的证据。
第三,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的立案庭递交诉讼材料,申请立案。
第四,法官根据庭审情况,做出裁判意见,能调解的,制作《民事调解书》;撤诉的或者根据法律需要移送管辖的,制作《民事裁定书》;不能调解也不撤诉的,制作《民事判决书》。
协议离婚怎么办
协议离婚的办法:首先,夫妻就子女抚养、自愿离婚等事项进行协商,达成协商的,据此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提交至婚姻登记机关。婚姻登记机关依法审查申请材料,对符合要求的,开始计算三十天离婚冷静期。前述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即可申请发给离婚证。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诉讼离婚有哪些步骤,再次提起离婚诉讼要注意什么
229人看过
-
向法院提出离婚需要什么步骤
281人看过
-
离婚诉讼的步骤有哪些?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229人看过
-
提起诉讼离婚前提出离婚需要哪些材料
154人看过
-
离婚诉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及步骤是什么?
230人看过
-
起诉离婚需要哪些手续,起诉离婚的步骤
439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如何提出诉讼,步骤是哪些?提出诉讼需要费用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1民事诉讼您作为原告方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书,诉状中要有明确的当事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说明诉求,当事人有权委托律师代为诉讼。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被告应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之后按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根据现行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
-
离婚诉讼包含哪些步骤,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11、协议离婚不成,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
提出诉讼请求的步骤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6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准备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状(一式三份)、户口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结婚证。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你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至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
-
民事诉讼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提交的一般步骤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4提起民事诉讼的一般步骤为: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
-
诉讼中调解需要哪些步骤,需要哪些条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离婚诉讼中调解需要哪些步骤离婚案件是指审判人员在调解开始和结束时,均认为原、被告符合或不符合离婚的法定条件,审判人员只做和好调解或离婚调解的离婚案件。对于一般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调解动员阶段即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认识水平和当事人态度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协商调停阶段双方当事人交换意见,审判人员或协助调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