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营者集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应关注在公司内部治理和对公司外部交易行为约束等方面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避免因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或内控制度的漏洞导致公司触犯法律。
1、关于合并程序。我国《公司法》184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二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可见,公司法是在较狭窄的意义上定义合并的。在反垄断法出台后,如果合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可能对竞争产生重大影响时,应向主管机关提出申报。一般而言,横向合并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股东大会通过合并的决议后,应向反垄断主管机关提出合并申报,在得到批准后才能实施合并。由于反垄断法对合并的考察与公司法的立法目的有较大的不同,很有可能对合并给予完全不同的评价
根据各国的立法经验,并非所有的合并都需要申报。通常情况下,关系极为紧密的关联企业之间的合并不会对竞争造成大的影响,因为这些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其在竞争法上可以被视为同一家企业,因而并非反垄断法关注的对象,它们之间的合并通常被豁免申报。此外,基于提高经济效率以及促进就业角度的考虑,对濒临破产企业的合并也给予豁免申报待遇。因此,就我国的情况看,合并方拥有被合并方50%以上的股份的应豁免申报。而鉴于我国国有企业数众多,而经营状况并不理想的状况,建议当被合并方生产经营困难,已经连续12个月以上无法正常经营的,也给予豁免申报的待遇。
从公司法的角度看,在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较大数额的股份时(如90%),也应借鉴美国和欧共体的做法,无需提请股东大会的批准,从而简化合并程序。另外,我国公司法16条第2款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由于合并通常将造成失业等问题,所以合并国有性质的公司时,也应该考虑合并是否应该经过职工代表大会的批准。
2、关于重大的资产购买和股份购买。通过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股份和资产控制该企业已经成为目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经营者集中方式.但目前在公司法中并未明确实施这种行为在公司治理中的权限.一般都留给公司章程作进一步的规定,而在实际的公司运作中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公司章程的规定常常较为笼统,导致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漏洞。从反垄断法控制经营者集中的角度看,公司法至少应明确达到向反垄断主管机关申报规模的购买活动(包括购买所对应的出卖或置换)构成重大的交易活动,应向股东大会充分披露可能造成的反垄断法上的后果,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此外,对于本身规模较大的公司,其购买活动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较小的购买活动也需要申报,对于这种公司,应在章程中明确对于上述行为的实施权限。对于公司持续持有股份而外部情况变化可能带来经营者集中的效果时,应及时申报。对于未达到申报标准的购买行为,如果对竞争构成重大影响,本着谨慎的原则,也应向主管机关申报,避免遭遇主管机关的事后查处。(其他的若干考虑,可以参照关于合并部分的论述)。
3、关于设立合资企业。设立一个长期存在的达到经营者集中所规定规模的合资企业构成了公司重大投资的行为,应明确由股东大会批准。国有独资公司必须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决定。
4、关于兼任管理职务。达到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公司如果发生了高级管理人员的兼任.必须向反垄断主管机关申报,防止对竞争的侵害。达到一定规模或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公司也应尽量避免通过人事安排实现对另一家公司的不正当控制,譬如通过章程实现自律。公司法最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兼任其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作出一定的限制,既促使高级管理人员尽职,也防止通过兼任损害到公共利益。就国有公司而言,应防止兼任而损害各公司的独立性。
5、关于通过合同取得经营控制权。公司法应进一步明确公司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转移公司的实际控制权,通过合同所实施的股权托管、公司托管、委托经营、营业租赁、经营分成协议等都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不排除公司法制订更严格的法定程序或者由公司自己制订更严格的标准),达到申报标准的,得到主管机关批准后方能实施。
6、关于与违反经营者集中控制有关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经营者集中控制的有关规定,应当申报而未申报的、提交的申报材料与事实严重不符,足以导致主管机关以此错误信息为基础做出准予集中的决定的、实施尚未得到许可的集中的、违反主管机关对集中许可所附加的条件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公司都将承担法律责任。违法合并的,还可能受到分拆的处罚。
-
经营者集中的程序性问题
149人看过
-
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范
307人看过
-
拖欠黑网贷会引发哪些法律问题和影响
340人看过
-
新《公司法》对经济活动和法治发展的影响
264人看过
-
注册公司的法律责任对经营有何影响?
377人看过
-
设立和运营离岸公司的动因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
295人看过
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消法》上的经营者,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1、经营者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的提供... 更多>
-
公司法人对法人经营者有哪些影响?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03法人对自己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法人的组成人员及其他组织不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责任,同样,法人也不对除自身债务外的其他债务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侵权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
-
网站中的经营者拒不履行和不服等法律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15网站经营者拒不履行法律规定管理义务的,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什么是非法经营,非法经营罪对公司一般管理者是不是影响?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8非法经营简单地说,就是超过法律许可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业务。非法经营和非法经营罪是两个概念,非法经营罪是情节犯,只有非法经营的数额、金额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同时,非法经营罪,在刑事法律上也是个“口袋罪名”。很多东西都往里面装,比如:烟草、黄金买卖、外汇买卖、药品、出版物。每个种类达到犯罪标准的金额和数量都不一样。所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刑事罪名一般而言,如果是单位犯非法经营罪,对于公司的
-
租赁经营的法律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14房屋租赁涉及的法律问题 一、确定租赁双方当事人身份首先,需要确定当事人是个人还是公司。若以公司身份作为出租人或承租人,租赁合同必须体现该租赁行为是公司行为,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向个人追究原本应由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次,承租人应当依据产权证上记载的权利人,或与该房屋产权证上记载的权利人签订租赁合同的合法承租人,来确定与其签订租赁合同的相对人是否确有出租该房屋的权利。若承租人与实际上并无出租权的
-
分公司可以对总公司的依法经营造成影响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30总公司注销,分公司也要注销。有分公司的公司申请注销登记,还应当提交分公司的注销登记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公司撤销分公司的,应当自撤销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该分公司的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申请注销登记应当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和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登记机关核准注销登记后,应当收缴分公司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