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用企业改制的政策及依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5:04:53 226 人看过

公用企业改制有别于传统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改制,后者属于竞争性行业,在国有资产战略性调整的大背景下,将逐步全部退出。而前者由于承担着城市公益性职能,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国有资本的进退令人关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用企业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国有资本必将长期存在。

从公用行业角度看,政府作为出资人尽管可能不是公用行业中最有效率的运营主体,但是作为关系民生的公用行业来讲,政府始终是相关责任的直接承担者。因此在公用企业改制中国有资本不可能像在某些竞争性领域那样一次性大部分甚至全部退出,其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国有资本的长期存在。

第二,公用企业改制后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必须履行其社会职能。履行社会职能是公用企业的天然属性,其不应当在改制后放弃承担社会职能而仅仅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公用企业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其改制后必然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能。

第三,公用企业国有资本的部分退出为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我国过去各地市政公用行业建设投资主体单一且资金缺口大,地方市政公用行业发展缓慢。在公用企业改制过程中,以国有资本变现收入作为市政公用行业的追加投资,通过滚动投资滚动发展必将带动地方市政公用行业建设的飞速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是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加速改制的标志

去年召开的十六大会议中,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赋予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即是重要内容。从过去的国家统一所有,地方分级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国家所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这充分说明作为地方政府其已经完全享有了出资人的权益,完全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的配置需要自行决定所属资产的拍卖、转让。因此在中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大改革的背景下,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的改制必将提速,作为地方经济布局全面调整的关键一步,地方所属市政公用企业积极稳妥的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经贸委、财政部等部委出台的文件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了新的政策导向及操作依据

十六大召开后,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财企[2002]313号等部委文件的出台,为各地国有企业的改制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导向及操作依据。其中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对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而财企[2002]313号文件则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对企业改制中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上述文件的出台表明,国有企业正面临改制加速的时期,因此对于国企改制中早已落后一步的公用企业来讲,其更应紧抓机遇,加速产权制度改革。《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的出台是公用企业改制的重要指导意见

2003年初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上,建设部汪光焘部长指出,积极稳妥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是2003年着重抓好的几方面工作之一。其中加快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改革,对市政公用事业单位逐步由企业化管理向企业过渡,对国有独资的市政公用企业,进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和科学、效能的经营管理体制,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是本次会议有关公用企业改革的重要精神。建城[2002]272号《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从行业主管部门角度进一步就公用企业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中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及建立特许经营制度是公用行业加快市场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在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开放方面,文件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同时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公司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这充分说明公用企业由过去的单一投资主体(地方政府)正向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转变。另外允许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公司进入公用行业参与经营为公用企业进一步市场化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在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方面,文件指出应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形式选择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单位,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作为市政公用行业逐步市场化的重大改革,建立特许经营制度有其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特许经营制度是公用行业主管部门转变其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由于特许经营制度以协议方式明确了委托方(地方政府)与受托方(公用企业)间的权利及义务,因此特许经营制度的建立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发生转变,其职能由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

第二,特许经营制度为公用行业探索市场化改革做出了有益尝试。公用行业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其市场化模式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行业的市场化模式。公用企业的相对垄断性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其他放开行业一样在同一地方存在多个经营主体,因此特许经营制度兼顾了公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是其探索市场化改革的有益尝试。

地方实践表明公用行业探索市场化进程取得了宝贵经验

从近几年各地实践看,公用企业在探索改革模式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可贵尝试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无论是早期将部分资产出售或招商引资解决发展问题,还是尝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转变经营机制以探索其改革模式,公用企业始终在其公益职能和企业化行为方面进行探索。因此应当说各地公用企业的实践为其今后的企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用企业的改革关系民生大计,关系各地的改革、发展、稳定,其特点决定了公用企业的改革必将任重道远,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国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在各部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出台的精神下,在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出台的指引下,结合地方公用企业改革的宝贵经验,如何进一步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转变主管部门监管职能,加快各地公用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转换公用企业经营机制必将成为有关方面及公用企业共同探讨的话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8日 15: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公用企业相关文章
  • 企业改制,职工内部退养的费用及支付依据
    内部退养职工有关费用主要包括预留的生活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等。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预留标准由企业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最高不超过按所在省(区、市)计算正常退休养老金的办法核定的数额。部退养职工社会保险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生育五项基本保险。其预留标准根据内部退养人员退养前12个月平均工资乘以规定的缴费比例为基数一次核定。内部退养职工住房公积金预留标准按照内部退养职工退养前企业实际月缴纳额确定。2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内部退养职工按规定预留的费用全额冲减国有权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内部退养的职工按规定最多可预留5年的相关费用并冲减国有权益,其余费用由原主体企业按规定列支。来源于法律界一、我国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工作者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及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
    2023-03-09
    68人看过
  • 企业改制职工内部退养的费用及支付依据
    内部退养职工有关费用主要包括预留的生活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等。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预留标准由企业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最高不超过按所在省(区、市)计算正常退休养老金的办法核定的数额。部退养职工社会保险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生育五项基本保险。其预留标准根据内部退养人员退养前12个月平均工资乘以规定的缴费比例为基数一次核定。内部退养职工住房公积金预留标准按照内部退养职工退养前企业实际月缴纳额确定。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内部退养职工按规定预留的费用全额冲减国有权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内部退养的职工按规定最多可预留5年的相关费用并冲减国有权益,其余费用由原主体企业按规定列支。一、集体企业改制上市的步骤集体企业改制首先应当明晰集体企业产权归属,按照“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从资产的原始来源入手,界定产权。凡国家作为投资主体,在没有将资产所有权让渡之前,仍享有对集体企业
    2023-03-22
    302人看过
  • 集体企业改制的概述
    集体企业改制
    1、集体企业的改制的类型。实践中,对集体企业的改制存在许多类型,但基本类型仅有二种。一种类型简称狭义的集体企业改制,是指被改制的集体企业的原管理者成为改制后新设立公司(企业)的股东,另一种类型简称为广义的集体企业改制,是指被改制的集体企业的原管理者不是改制后新设立公司(企业)的股东。改制实务中,集体企业的改制绝大多数都是狭义上的集体企业改制、即集体企业的原管理者或经营者成为被改制后新设立公司(企业)的股东。本文也主要依据这一改制类型进行犯罪问题研究。而广义的集体企业改制与狭义的集体企业改制基本相同,在本文中没有必要作更多的重复论述。2、集体企业改制的行为过程。在狭义的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大体上出现三种大的行为过程。一是被改制的集体企业由一个市场利益主体逐渐变化为被宣告注销,从市场利益主体中消失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主体应该为被改制的集体企业的开办单位与其委托的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被改制的
    2023-04-16
    435人看过
  • 简述我国行政许可设定的依据
    一、简述我国行政许可设定的依据1、依法定事项设定行政许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只能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所规定的事项设定行政许可,超越法定许可事项范围设定的行政许可无效;2、依法定权限设定行政许可。对于可以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行政许可设定机关必须遵守《立法法》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权限,以及《行政许可法》有关行政许可设定权限的相关规定,无权或者越权设定的行政许可无效或者将被有权机关撤销。《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七条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有关机关应当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3、依法定程序设定行政许可。许可法定原则强调不仅实体上要合法,程序上也要合法。行政许可管理机关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程序规制行政许可,行政相对人应按照什么程序取得行政许可等问题都需要有法定依据。设定主体违反法定程序设置许可,将被有权机关根据相应
    2023-06-06
    391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及步骤概述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此拉开了中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序幕。作为律师事务所,作为律师,如何响应党中央的决定精神,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法律服务便成了一个应当积极思考的课题,目前在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完整的法律或者法规对企业改制的各种形为进行规范。有关企业改制的规定除了较多运用《公司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外,还有一些是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更多的则是在党中央的有关决定、精神、会议纪要、讲话中体现。而在实际操作中,从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各方均是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境地。因此,笔-者认为在企业改制的法律服务领域,不应当考虑依据某一法律的规定进行改制,而应当以“没有重大法律障碍”作为制定和实施改制方案的指导思想。在此,笔-者从律师实务的角度通过研究分析并结合
    2023-04-29
    433人看过
  • 集体企业改制法律依据
    集体企业改制
    由于集体所有制的特殊性,集体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具有双重关系,一是所有权关系,二是劳动关系。因此,集体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处理好存量资产处置和职工分流安置两大问题。本文就集体企业改制中的若干政策和程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关于存量资产处置和人员分流的原则1、谁投资谁拥有产权。2、尊重历史、着眼发展、因企制宜。3、兼顾各方、充分协商、留有余地。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依法操作。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法律和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4、《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关于职工分流安置的具体政策《劳动部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的适用:第五条适用于双方协商解除劳
    2023-03-27
    494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用企业
    相关咨询
    • 集体企业改制政策依据是哪些?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5
      关于集体企业改制政策依据的内容太多了,而且即便拿出来公司如没有法律人员也很难读懂,改制涉及到股权调整,人事管理,公司注册资本等重大事项,建议还是委托专业民商律师处理。
    • 简述乡镇企业改制的原因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4
      对于乡镇企业改制的依据问题,是由于集体所有制的特殊性,集体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具有双重关系,一是所有权关系,二是劳动关系。因此,集体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处理好存量资产处置和职工分流安置两大问题。本文就集体企业改制中的若干政策和程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 企业改制指导依据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1
      据此,企业改制指导依据广义的国有企业改制应包括:企业组织形式的变更(如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资产重组、增资、股权转让、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等等;其实质是企业组织形式及国有成份的变更。
    • 简述股利政策的含义及影响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法律因素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08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法律因素有:资本保全的约束、企业积累的约束、企业利润的约束、偿债能力的约束。
    • 企业改组改制政策规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1
      关于企业改组改制政策规定,是指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根据《股份制试点办法》和《公司法》,我国企业实行股份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新组建股份制企业;另一条是将现有企业有选择地改造为股份制公司。据此,按公司设立时发起人出资方式不同,分为新建设立和改建设立。新设设立方式中按其设立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