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驰名商标侵权的情形
除了《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目前明确规定的种类外,还存在着其他驰名商标侵权行为,主要包括:1、抢注。由于驰名商标广泛知晓,使其自身具备的无形价值极高,一些企业有时会忽视商标注册的重要性,因而被人抢注。虽然驰名商标非注册也受保护,但是非注册的驰名商标受保护程度明显低于注册商标。即使在被抢注后能通过司法程序维护其权利,但其中的费用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必要的负担。2、作为企业名称。一般公众容易把商标与企业名称联系起来,特别是驰名商标,公众会认为基于驰名商标的成功,其企业名称必然也会与此相联系。3、作为域名。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鲜事物出现,域名具有唯一性,其直接使人联系到该驰名商标,因此这种侵权方式也不断增多。4、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自己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使用,或者在商品的说明书、价目表或者其他文件中附加或使用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图案。5、在其他领域使用。由于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是扩展到禁止不同类别性质亦不相类似的商品上的使用,因此在其他领域使用驰名商标也构成驰名商标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
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况
300人看过
-
侵权纠纷中哪些情况不承担专利侵权责任
468人看过
-
商标侵权有哪些类型?商标侵权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476人看过
-
在哪些情况下,侵权人可以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
122人看过
-
校园侵权包括哪些情况,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253人看过
-
商标侵权应怎样惩处,商标侵权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70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侵犯商标权承担的责任有哪些,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30可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 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行为人销售明知或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商标专用权被侵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2、刑事责任 A、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
-
什么情况商标侵权不用承担赔偿责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2《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
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商标侵权有哪些情形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22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注册商标未使用抗辩和合法来源抗辩两种。 《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
-
商标被侵犯对方说无责,商标侵权不承担责任的情形有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311、自助行为,通说是指权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为保全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急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给予救助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暂时的相应措施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自力救济。 2、相关权利(权力)的行使,包括公权的行使和私权的行使。如救火中拆除易燃物,父母对子女的管教。 3、受害人的同意,也称受害的承诺。但受害人的同意的适用不得违背相关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4、自甘
-
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的有哪些情况?福建在线咨询 2021-07-2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3)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并且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胁迫事实的。如果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主合同与保证合同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因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