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庭审中的作用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8 10:42:52 390 人看过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员。

一、司法赔偿是刑事赔偿吗

司法赔偿不是刑事赔偿。司法赔偿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和监狱管理职权时违法给无辜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造成损害的,国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司法赔偿本质上是对因司法权违法行使造成的损害的赔偿。刑事赔偿是个人触犯刑法后导致的赔偿。

二、劳动仲裁和法院判决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仲裁是由仲裁机构即仲裁委员会受理。而审判则由人民法院负责,法院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2、对案件的管辖不同。仲裁机构对案件的管辖权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授权,没有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的案件,仲裁机不能受理。而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则是强制管辖,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就可依法受理案件。3、审理组织的组成原则不同。组成仲裁庭的仲裁员是由当事人各方选定或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机构指定,其组成是基于当事人的选择,而审判庭的组成则是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无权过问,只能依法定程序申请回避,是否回避由人民法院决定。4、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原则,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5、仲裁依法实行一裁终局,裁决一经仲裁庭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上诉,而法院审判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上诉于上一级人民法院。

三、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办法有什么

处理工程合同纠纷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和解,是指建设工程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友好的基础上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2、调解,是指建设工程当事人对法律或者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发生纠纷的方法,第三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鼓励双方做出适当让步,平息纠纷,解决建设工程纠纷;

3、仲裁,是双方在纠纷发生前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交给第三方,由第三方作出裁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4、诉讼,是指建设工程当事人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双方发生的纠纷,作出国家强制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审判活动,解决纠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2日 19: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两审终审制相关文章
  • 律师在庭审辩论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辩护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2、辩护人可以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
    2023-04-21
    337人看过
  • 法庭审理中是否允许反问法官?
    法庭上可以反问法官。法庭有严格的发言秩序,如要发言,必须要经过法庭允许在法庭的调查阶段。审理是法定的程序,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如何打动法官并没有法律规定,还是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人的诉讼地位及出发点。毕竟,法官也是人,要想打动法官,需要从人的共性和需求出发。缓刑前法官可以怎样做检察院正式批捕后还能取保。取保候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
    2023-07-05
    387人看过
  • 调解在法官强制执行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执行期间,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没有明确的频率要求。法院没有具体说明调解次数,只规定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判决。根据我国法律《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遵循自愿以及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的,建议及时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十级台风“凤凰”挡不住石城法官调解路7月30日,不顾台风凤凰的肆虐,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冒雨驱车100多公里来到福建省清流县,仅用一天的时间就顺利调解了一起标的10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出租摩托车的张某将平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万元借给了外甥女婿赖某,用于生意周转,双方约定该款于2008年5月1日前归还。然而借款到期后,赖某不但未归还借款,甚至连人都消失不见,无法联系。经过近3个月的查找,张某仅仅了解到赖某在福建清流县投资了一个木业加工厂,然
    2023-07-01
    287人看过
  • 在审判监督的再审中,法官会被更换吗
    审判监督再审会更换法官吗?的规定,审判监督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将更换法官。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判的,应当组成新的合议庭。原是第一审案件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或者抗诉;原是第二审案件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人民法院再审的案件,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到庭
    2023-05-07
    62人看过
  • 中止与中断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与影响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1、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时效
    2023-07-14
    483人看过
  • 监护权在家庭法律中的地位及作用
    监护权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种法律保护。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监护权和抚养权之间有什么作用存在,监护权被剥夺了和抚养义务是没有关系的。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应当继续负担未成年人的抚养费用和因监护侵害行为产生的各项费用。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2023-07-11
    166人看过
  • 一审法官在案件重审中有何职责?
    案件发回重审,一审法官没有责任。发回重审是原审案件有些问题没有查明,或者遗漏一些问题,是法律程序。这是为了防止判决不公正的救济途径,或者一审法院可能违反法律有关审判规则的强制规定,不发回重审就不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发回到原来的法院按照一审程序进行审理。不会对原一审法官有影响。一审程序: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自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4、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辩论终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二审程序:1、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2023-07-06
    101人看过
  • 法官在法庭上的行为要求
    《法官行为准则》对庭审的要求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法官庭审的基本要求是:规范庭审言行,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庭审控制能力,确保庭审质量;维护法庭秩序,确保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庭审前准备和出庭也有注意事项相关法律规定法官行为准则第26条的基本要求(1)规范庭审言行,建立良好的形象;(2)提高庭审控制能力,确保庭审质量;(3)严格遵守庭审程序,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4)维护审判秩序,保证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十七条开庭前的准备(一)在法定期限内,及时通知诉讼各方开庭的时间和地点;(2)公开审理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公告;(3)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应当及时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准许;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公开审理,并说明理由;(4)需要在法庭上交换证据的,应当及时提醒并主动告知举证期限;(5)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证据的,确是当事人不能收集的证据的,应当及时调查收集;无法取得证据的,应当
    2023-05-07
    82人看过
  • 刑事案件庭审中法官角色定位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作出了方向性的修正,由职权主义方式向抗辩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在两年多的实践过程中,庭审的质量以及效果,并没有达到立法机关的初衷,庭审质量亟待提高。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官对在新刑诉法框架下的刑事庭审中自己的角色定位缺乏清楚地认识。一、对抗辩式的审判方式认识不清,没有深刻理解其涵义。不能克服职权主义形成的庭审方式的惯性。刑事诉讼抗辩式审判中的基本特征是法官地位消极,控辩双方在庭审中居对等地位,被告人享有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看,我国的刑事案件庭审还没有达到完全意义上的抗辩式,处于一个转轨变型和混合型的状态。在既承担着保持程序公正,又要查明案件事实的双重任务而主持庭审的法官的身上,冲突不可避免的表现出来,以致很多法官,择其便利而行之,自然而然地回到了职权主义的老路。实行抗辩式审判的核心是保护诉讼参加人特别是被告人的权利。这种保护,实际上是保
    2023-04-25
    476人看过
  •  "非正式渊源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
    法律渊源指的是规范的效力来源。非正式的法律渊源通常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缺乏正式法律依据时,可以作为裁判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这些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包括法学理论、外国法、国际法、风俗习惯和国家政策等。法律渊源通常指的是规范的效力来源。非正式的法律渊源通常不具有法律效力。然而,这些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如法学理论、外国法、国际法、风俗习惯和国家政策等)在缺乏正式法律依据时,可以作为裁判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正 式 渊 源 和 非 正 式 渊 源 的 区 别 与 联 系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是法律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于,正式渊源指的是法律规定的渊源,而非正式渊源则指的是法律规定的非正式渊源。正式渊源是法律规定的正式来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等。而非正式渊源则指的是法律规定的非正式来源,包括习惯、判例和政策等。虽然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都是法律规定
    2023-09-12
    326人看过
  • 原审法官追责问题在再审案件中的探讨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法官处理的案件被再审的,可能自己的考核会受到影响。最高院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违法审判责任:(1)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2)违反规定私自办案或者制造虚假案件的;(3)涂改、隐匿、伪造、偷换和故意损毁证据材料的,或者因重大过失丢失、损毁证据材料并造成严重后果的;(4)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汇报案情时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和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或者因重大过失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5)制作诉讼文书时,故意违背合议庭评议结果、审判委员会决定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文书主文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6)违反法律规定,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7)其他故意违背法定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明确根据相关规定虚假诉讼
    2023-07-06
    277人看过
  • 探讨审判长与主审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的分工差异
    审判长是主审法官,主审法官不一定是审判长。诉讼审理活动中有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由法官一人独立审判,因此是主审法官。审判长只存在于普通程序中,有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审判长负责住持。因此,只有在有合议庭的审理中才会有审判长,而且审判长也是主审法官,二者竞合,在简易程序中不存在审判长,只有主审法官。审判长是什么职位?审判长是审理时的职务,临时的,没有级别。在合议庭中,一般是职务最高的人任审判长,如院长参加审判,院长任审判长,院长没参加,副院长参加,副院长就是审判长。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一般需要几个人临时组成一个合议庭,这几个人负责审理一个案子,其中职务最高的任审判长,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审理完一个案子,合议庭解散,审判长也就免职,下一个案子,再组织合议庭,再任命审判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九条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
    2023-07-10
    98人看过
  • 法官在法庭上的流程是什么
    开庭审理的流程:1、开庭时,法官会先看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件,然后宣读一系列法庭审理规则,询问双方是否要求法庭方面的人员需要回避等等,一般情况不需回避。2、法官要求原告陈述自己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并出示证据(有时候法官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会用一句话带过,说被告已看过起诉内容,则此步可以省略)。除非原告有新的陈述,可以补充表达出来。3、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等等。法官在法庭上的作用法官在法庭上行使裁判权,主要任务是在具体案件的裁判中,准确适用法律,保护合法,制裁违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法官法规定了法官的权利和义务,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并受法律保护,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
    2023-07-23
    453人看过
  • 二审庭审:法官出庭数量大幅减少
    二审开庭时,不能只有一个法官一个书记员开庭审理,必须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人数要求是三人。合议庭是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集体审判裁决案件的组织形式,它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的基本主体,根据三大诉讼法以及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法院对第一审的民事、经济纠纷,刑事案件,除一部分简单的适用简易程序外,其余的全部实行合议制,行政案件,无论繁简,均由合议庭进行审判。刑事案件二审开庭流程开庭大致流程为:庭前准备、开庭、法庭调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调查核实证言及鉴定意见、调查核实证据、法庭辩论和最后的陈述、判决。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
    2023-07-16
    432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两审终审制是指除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就是终审判决和裁定外,其他的一般案件,可经过两级法院审理然后终审。 在民事诉讼中,一些非诉讼民事案件适用一审终审,主要包括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 更多>

    #两审终审制
    相关咨询
    • 法官能否在本院审理过程作为出庭作证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9
      如果是本人审理案件,当然不能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了。
    • 庭审中审判长和主审法官职责?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9
      审判长的职责是: (1)担任案件承办人,或指定合议庭其他成员担任案件承办人; (2)组织合议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庭审准备及相关工作; (3)主持庭审活动; (4)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主审法官制度实质是审判权的下放,把审判合一的权利交给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的法官,实现主审法官权责利的统一。主审法官制度将实行当庭结案,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效率。由于主审法官的职责是坐堂问案,居中裁判,
    • 民告官在行政诉讼中的作用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5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因为在行政诉讼中,最常见的就是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而引发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如一家因为某个原因被工商局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而该公司不服,那么就要提出行政诉讼。公司就是我们大家理解中
    • 法院开庭审理的作用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9-30
      首先,开庭审理能够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通过开庭审理,审判人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案件的事实进行客观的认定,对证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清是非责任,对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从而实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 其次,有利于对审判活动的有效监督。开庭审理将案件的审理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第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民事诉讼法
    • 在庭审中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7
      录音可以成为证据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一些限制条件:一是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二是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录音证据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的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在其工作处所或者住所以窃听方式取得的录音资料,就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三是对方未提出反驳或反驳理由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