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有电信网络诈骗罪吗
网络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客观方面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电信网络诈骗法报案有效吗?
227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补救方法,被电信网络诈骗后怎么办
198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2024新规具体内容有哪些
362人看过
-
量刑:电信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罪有何不同?
269人看过
-
网络诈骗罪和电信诈骗罪可以对照吗
301人看过
-
对于网络诈骗罪刑法规制吗?
327人看过
-
网络诈骗电信,可以定罪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9电信诈骗案件不成功,一般以诈骗未遂处罚,所以还是会定为诈骗罪,但会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能不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为犯罪未遂。对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
-
网络诈骗罪包含电信诈骗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5网络诈骗,是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刑法不存在“网络诈骗罪”该项罪名,比较符合该项行为的罪名应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网络诈骗只是电信诈骗类犯罪中的一种形式,电信诈骗类犯罪,包含使用电话、短信、传真、互联网等形式进行诈骗活动,并不能简单
-
网络电信诈骗罪是诈骗款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21网络诈骗,是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刑法不存在“网络诈骗罪”该项罪名,比较符合该项行为的罪名应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网络诈骗只是电信诈骗类犯罪中的一种形式,电信诈骗类犯罪,包含使用电话、短信、传真、互联网等形式进行诈骗活动,并不能简单
-
网络诈骗犯罪是按照刑法规定定罪量刑的吗,网络诈骗犯罪的刑法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由此可见,网络诈骗犯罪是按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定罪量刑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
-
电信诈骗是网络诈骗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1-04-17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