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是所有女性同胞的节日,由于中国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导致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近现代以来,我国很多法律开始保护女性权利,那么在婚姻家庭方面,女性有哪些权利呢?
1.网友提问:哪些情况,女方有权拒绝离婚?
律师解答:
(一)怀孕期间;
(二)分娩后1年之内;
(三)终止妊娠后6个月内。
或者在法院判决不准离婚以及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在六个月内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2.网友提问:夫妻共有的房屋,在离婚时应如何分割?
律师解答:离婚时,对夫妻的共同财产可以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人民法院可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从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3.网友提问:在子女抚养方面,对丧失生育能力的妇女有什么特殊保护?
律师解答: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其它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优先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4.网友提问:什么是家暴?
律师解答: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5.网友提问:遭遇家暴怎么办?
律师解答:一定要对家暴说不!家暴是违法行为,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其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此外,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对于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公安机关、村委会、居委会均有义务予以制止。
6.网友提问:什么是人身保护令?
律师解答:2016年3月1日起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的最大亮点是增设人身保护令,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这条保护令时间长达6个月,在保护令下达后,相应的居委组织等有协助义务。
7.网友提问:人身保护令都能保护啥?
律师解答:人身安全保护令包括的措施有: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8.网友提问:违反保护令会怎样?
律师解答: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给予训诫,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022年的婚姻法对女性的保护
454人看过
-
国家法律对保护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有何具体规定?
111人看过
-
法律保护女性免受家庭暴力
297人看过
-
婚姻家庭法关于妇女权益的保护
261人看过
-
妇女有哪些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
497人看过
-
现代女性在婚姻家庭方面享有的权益及其内容
453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我国法律对保护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规定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71、婚姻自主权。任何人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 2、为了保护孕、产妇女身心健康,在一定期限内限制男方的离婚请求权。 3、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 4、女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权利。 5、离婚时在住房问题上对女方的保护 6、母亲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 7、在法定情形下照顾女方抚养子女的合理要求。 8、保障妇女的生育权和生殖健康权。妇女有权在法律的规定下生育孩子,也有权觉得不生育。
-
2022中国婚姻法对女性有什么保护?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31关于非机动车酒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醉酒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都须严格遵守交法规定,安全行车。
-
-
婚姻家庭知识父母包办婚姻受法律保护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1父母包办婚姻受法律保护吗河南省商水县胡吉镇女青年李某兄妹三人,由于家庭困难,哥哥三十好几却找不到对象。2003年,李的父母亲托媒人四处打听,得知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某行政村的男青年魏某尚未结婚,而魏某的父母也想用女儿换亲。于是,在媒人的尽力撮合下,两家答应顶门换亲。李某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后在母亲的逼迫下,李某违心地答应了这门亲事。2004年1月,李某与魏某举行了婚礼,并补办了结婚证。俗话说,强扭的
-
婚姻法对婚姻家庭适用哪些禁止性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22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主要包括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