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的判刑标准为: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一般判几年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一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持有假币犯罪多少年判刑
持有假币罪既遂判刑标准:
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处罚标准的规定: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第一款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怎么判刑是一般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
223人看过
-
什么是违法运用资金罪,刑事违法运用资金罪怎么判刑
430人看过
-
资金违法运用罪既遂责任如何界定?
395人看过
-
构成非法运输林木罪既遂一般会如何判
309人看过
-
量刑标准: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的情况
401人看过
-
一般挪用资金罪既遂是如何判刑的
6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2022年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法院应该如何判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6【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社会保障
-
构成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4单位构成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
-
2022年挪用资金罪既遂一般判多久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处理最新规定如何判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13违法运用资金罪的判刑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
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09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规定的判刑标准是: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构成该罪的主体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即其他特殊法定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