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从犯的认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罪,也可以区分主犯和从犯。受贿罪从犯的认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受贿罪的从犯是在受贿中起次要作用的行为人。在经济往来中,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收取回扣、手续费,属于个人的,以受贿罪论处。
受贿罪从犯怎么判刑
对于受贿罪的从犯,应当在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的量刑范围内对其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
确定非法拘禁罪从犯的关键因素
281人看过
-
报复陷害罪认定的关键因素
79人看过
-
犯罪背后的因果关系:是关键因素还是次要因素?
34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认定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237人看过
-
认定引诱吸毒罪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431人看过
-
认定受贿故意的关键是什么?
408人看过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
如何认定受贿罪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8关于贿赂罪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受贿罪的主体问题《补充规定》第四条规定的受贿罪主体,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受贿罪受贿罪的人员。“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外的依照法律从事公务或者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二)关于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理解的问题。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
-
关键说受贿的那个哇!关键说受贿的那个哇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近亲属应尽快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等阅卷,掌握侦查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等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来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从而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取得从轻、减轻刑罚的成果。
-
行贿受贿的主犯从犯认定标准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2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公平自愿的原则,违反国家规定,直接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的有序性、规范性,严重的则构成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
共同犯罪故意形成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24共同犯罪故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因素: 首先,共同犯罪者意识到这不是单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而是与其他人共同实施的; 其次,共同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结果,同时也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者的行为也可能导致相同的危害结果;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则不视为共同犯罪,但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仍需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正确认定防卫过当的关键因素和法律意义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8正确认定防卫过当的关键就看行为人的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的条件分别有:被害人遭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正当防卫不能超越法定必要的限度;其他法定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