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时效期间过后,权利人仍然可以起诉,人民法院无需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而拒绝受理。但是,如果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已经经过的抗辩,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在诉讼时效期间过后,权利人仍然可以起诉,人民法院无需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而拒绝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
当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已经经过的抗辩,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诉 讼 时 效 期 间 过 后 , 权 利 人 如 何 维 权 ?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如果过了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可能会面临一些法律问题。
首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过了诉讼时效期间的当事人,在起诉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同时,如果对方当事人认可该证据,并能够提供相反证据反驳的,法院也不会支持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其次,如果权利人在过了诉讼时效期间后仍然无法获得司法保护,他们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手段来维权。例如,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对方当事人,请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或者向媒体曝光对方当事人的失信行为,使得社会公众知晓此事,从而施加压力。
总之,诉讼时效期间过后,权利人可以通过提供证据、寻求非诉讼手段等方式来维权。但是,如果对方当事人否认证据或者否认诉讼时效期间的存在,权利人仍需探索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诉讼时效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但是过了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可能会面临诉讼难。因此,权利人可以通过提供证据、寻求非诉讼手段等方式来维权。同时,权利人也要知道,如果对方当事人否认证据或者否认诉讼时效期间的存在,法院也不会支持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法院在行政诉讼期间多长时间内作出裁决?
106人看过
-
超出诉讼时效的怎样判决
23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会作出哪些判决
280人看过
-
行政判决书到法院会在多长时间内生效?
171人看过
-
离婚诉讼中法院的判决时长
212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不服法院判决
208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行政诉讼超过时效判决会有什么后果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24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不同于民事诉讼的时效制度,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不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况,仅在法定情形下予以扣除或延长。 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需主动审查其起诉是否超过法定起诉期限,无须当事人的主张。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法定期限之内,超过法定起诉期限当事人则丧失诉权,法院将驳回起诉。
-
行政不作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长时间?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26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行政机关应当履行而没有履行而导致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害时,公民可以在任意时间内提起诉讼,但是最长不能超过自知道行政机关不作为之日起两年内请求。 公民在提出申请事项时,行政机关即使不批准也要给其书面答复。因此,如果公民在法定的时间内没有受到行政机关的任何回应,当事人可以先向行政机关询问情况,仍不予答复则可以在期间届满之日起二个月内提起诉讼。 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后,可以请求行
-
诉讼时效过期法院判决违法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1不违法,法院没有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第四条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
-
行政诉讼时效已过法院还会受理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121、行政相对人错过行政案件诉讼时效后,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行政诉讼法院怎样作出判决,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12-08法律分析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审案之后会依法作出下列判决:行政行为有错误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行政行为正确无误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