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斌无罪被释放案件争议仍未平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08:16:32 418 人看过

22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念斌投毒案终审判决:念斌无罪。宣判结束后,有关此案的争议并没有平息。

念斌接受侦查盘问曾供认自己给丁云虾的水壶里投了毒,但投的不多。网络上还流传一个说法:警方对念斌电话进行监控后发现,念斌曾漠然回应妻子是否下毒的疑问。基于此,不少人确信:念斌的确有投毒。

对此,念斌的辩护律师张燕生回应:此前念斌招供曾投毒的说法是假的,公安部门没有任何监听证据。无论从法律上,还是良心上,念斌都是清白的,念斌无罪的证据是铁证。

疑问1

会见律师时,念斌承认投毒?

福州中院(2007)榕刑初字第84号刑事判决书、福建高院的(2009)闽刑终字第391号裁定书均记录:2006年7月27日凌晨1时,念斌出于对丁云虾抢走生意怀恨在心,从家中拿出一包老鼠药将其中一半放矿泉水瓶中加水溶解后,倒入了丁云虾铝壶中。随后当天下午水壶中的水被用来煮鱿鱼,导致2名儿童氟乙酸盐鼠药中毒死亡。

据一个流传甚广的网帖披露:念斌在咨询自己的第一个辩护律师魏文禄时,曾经说过:我有一个疑问,就是我下了药之后,到27日晚上才死人,那个时间内还有没有别人下药?我下药是烧水壶中,他们炒鱿鱼吃是否跟我下药那个壶有关系?因此,不少网友追问:念斌到底投过毒没有?

广州黄埔区检察院检察官、微博名@御史书童发微博表示:对念斌案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也是平潭人,问了一两个老家的朋友,倾向性意见都是念斌就是凶手,被害人孤儿寡母挺可怜。2006年那时候我还在平潭,那时的平潭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桥都没通,交通极度不便。公安技术和水平可能跟不上,证据存在硬伤。不过福建高院能因此判无罪,也值得一赞。

23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念斌的辩护律师张燕生,她称@御史书童的观点不正确,念斌是受公安机关刑讯逼供后才说自己投毒的,念斌没有投毒,他是清白的。

在念斌会见律师的视频中,念斌也承认投毒,张燕生解释说:视频中,公安人员提醒念斌:见律师后原来怎么说也要跟律师怎么说,律师出现后,(视频中)警察站在律师背后,用眼睛死死瞪着念斌。同时看守所的记录显示,警察当天8点提审念斌,10点多钟才让念斌见律师。

为何念斌问律师有没有第三人投毒?张燕生说:警察之前告诉念斌只要说拿了一点点老鼠药,只判念斌两三年,不是很重的事情。念斌问律师有没有其他人投毒,是为了提示律师去调查,暗示律师这个事情不是他做的。

根据中国《律师法》第33条规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广州一律师表示,警方不应对嫌疑人见律师录像,否则违法。

疑问2

面对妻子质问,念斌为何默然?

网帖还公布了这样一个细节:福州市和平潭县两级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认定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开始暗中监控他店内电话。而念斌妻子发现丈夫数日神色异常,无法入睡。她第一时间怀疑丈夫,遂从家中致电店里,两次质问念斌是否曾下毒。面对妻子的疑问,念斌均选择了默然。这段对话录音恰好被警方监听到了。

微博知名ID@辟谣与真相质疑:念斌姐姐报道极多,其妻采访报道极少。前判决书称因反常,他老婆二次质问放老鼠药是否是他干的。若属实,念斌为何当时不对其妻否认?

对此,张燕生称,实际上公安机关没有真的技术侦查监听到这段话,原话是念斌口供中供述的,公安部门没有真正的(监听)证据,口供都是虚假的。这是无稽之谈。

疑问3

可获多少赔偿?

知名律师斯伟江告诉记者,念斌8年的牢狱可向国家申请赔偿,按照规定,被关押期间每天赔偿100多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按照念斌被关2934天计算,他大概可获得30万元的国家赔偿

质疑声未平息

有人依然认为念斌是凶手

微博名为@检察院的老廖的ID一直就案件发言,他认为正义蒙尘:这两天一直在关注并思考念斌案件,从愤慨到叹息到无奈,这个案件无罪的结果是刑事司法从以打击犯罪为主走向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正义并没有如那些律师公知们鼓噪的那样得到彰显,而是蒙尘。我认为福建高院的判决没错,但疑罪从无不等同冤案,就此欢呼什么正义的胜利,我认为是对正义的嘲讽。当一个案件内心确认系犯罪嫌疑人所为而由于公安机关侦查水平低和缺乏程序意识导致证据出现瑕疵和证据体系不完整时,检察机关作为天然的控方就会陷入两难,诉则有无罪风险,不诉则放纵犯罪,这是现实的复杂性。

网络上有人建立起了念斌案中死亡的两名儿童俞攀、俞悦天堂纪念馆,详细梳理了念斌和丁云虾两家人的历史,坚称念斌投毒致两名儿童死亡。

住在那附近的人都知道,念斌曾经以自己先开店的理由要求丁云虾停止营业,但丁云虾没有理会。他怨恨丁云虾抢了自己的生意时常借故刁难她,更数次故意将脏水泼到丁云虾的摊位上弄脏她的水果,让她卖不出去,有时趁丁云虾不在,将篮子扔到路中央,被路人看见告诉丁云虾,且出事前两家都已经长期没有说话。而住在那一带的街坊邻居也曾经痛骂过念斌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太不厚道。俞攀、俞悦天堂纪念馆网页上有这样的留言。

专家说法

此次纠错,法院也是赢家

知名学者、无辜者计划发起人徐昕一直关注念斌案,他告诉记者:案件拖了8年公检法政法委等部门都有责任,直接负责人是福州公安部门和念斌案的政法委有关领导,但徐昕并不强调责任追究,现有制度下责任不明晰,泛化追究责任有可能增加未来冤案平反的难度。

这是个中国式冤案,在明知有冤情的前提下,用很多错误去掩盖一个错误。徐昕认为,念斌案之所以是冤案,表面上看是各个部门碍于面子不愿认错,归根结底是权力配置的问题,法院难以独立审判。

虽然不能完全推卸法院的责任,但法院其实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了有限的抵抗。福建高院三次发回重审,最高法院不核准死刑,福建高院和最高法院没有把念斌送上断头台,这是冤案纠正的基础。此次福建高院顶住压力,宣告无罪,值得认可。徐昕认为,此次纠错不仅宽慰了念斌及其家属,法院自身也是赢家,这反而能提升司法公信力。

徐昕认为:冤案平反非常难,关键性证据的获取最为重要,此案中律师和专家发现,福州警方用一张图冒充死者血液和呕吐物,造两份检出毒物鉴定,用实验室标样冒充死者尿液虚假鉴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3日 01: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被判无罪未立即释放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后,未对被告立即释放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或者看守所提出纠正意见。《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予刑事处罚、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被告人被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监督被告人是否被立即释放。发现被告人没有被立即释放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或者看守所提出纠正意见。哪些情况下可以无罪释放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罪释放有如下几种情况:(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均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3)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时,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并立即释
    2023-06-02
    210人看过
  • 刑事案件被无罪释放后会有什么后果
    若审判后无罪释放不会影响以后。无罪释放是没有案底的,不算有犯罪记录。人民法院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一、偷窃证据不足怎么办啊偷窃证据不足的,应当撤销案件;如果已经起诉的,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二、法定不起诉是否有案底法定不起诉没有案底。案底是一个人的犯罪记录,也被称为犯罪记录。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经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不构
    2023-03-23
    315人看过
  • 十五天后仍未被释放,刑事拘留何时休?
    被刑事拘留了十五天了还不放人,可以第一时间向办案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了解涉嫌犯罪的事实以及向办案机关了解羁押的场所。公安机关拘留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刑事拘留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其拘留的期限较短,一般不超过三十七天,如果三十七天还不放人将会被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被刑事拘留了怎么办第一、公安机关或检察院若对您亲友限制了人身自由的话,依据法律规定,传唤或拘传一般不能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或拘传变相羁押。若是是刑事拘留了,除三类案件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外,应该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员的家属或单位。第二、近亲属有知情权。无论是电话通知还是邮寄的刑事拘留通知书,您可以向办案人员了解涉嫌罪名以及关押看守所地点等
    2023-07-11
    240人看过
  • 男子因涉嫌犯罪被拘留37天仍未释放,未收到逮捕证
    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决定,最长不超过37天,公安机关必须在这个时间到来之前报检察院批准逮捕。如到期没有批准逮捕,则公安机关必须解除羁押,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变更后,公安机关可以继续侦查,监视居住不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不超过一年,超期后原则上对本人应该按照销案处理。刑事拘留37天后会取保候审吗行为人被刑事拘留37天不会通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只能由申请人主动提出,司法机关是不会通知的。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
    2023-07-07
    331人看过
  • 念斌案国家赔偿最新进展
    针对念-斌向国家申请逾千万元精神赔偿金,12月30日,福建高院发文称,决定维持福建中院所作的念-斌案国家赔偿决定,向其本人邮寄送达国家赔偿决定书。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中心网站悬挂的这一决定显示,12月25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赔偿请求人念-斌申请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无罪国家赔偿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决定维持福州中院作出的(2014)榕法赔字第3号国家赔偿决定。福建省高院称,2006年7月27日晚,平潭县澳前镇澳前村澳前17号居民家发生中毒事件。公安机关经侦查认为,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福州中院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1年三次一审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念-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2014年8月22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终审判决,认为福州中院对念-斌作出的刑事附带民事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宣告念-
    2023-06-01
    152人看过
  • "服刑三年仍未被判无罪"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各看守所都有相应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他负责监督看守所的一切活动是否合法,其中,超期关押是其检察的重要一项,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上报检察院领导。逮捕三年不判几乎不会发生,公、检、法办案都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即使有补充侦查也要不了三年时间。进看守所的相关事宜《看守所条例》第四十七条,人犯在羁押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根据不同情节分别给予警告、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禁闭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犯监规纪律、经教育不改正的;(二)散布腐化堕落思想,妨碍他人悔改的;(三)不服监管,经查确属无理取闹的;(四)故意损坏公物的;(五)欺侮、凌辱其他人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六)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经常扰乱管理秩序的;(七)传授犯罪方法或者教唆他人进行违法犯罪的;(八)逃跑或者组织逃跑的;(九)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对人犯的警告、训诫和责令具结悔过,由看守干警决定并报
    2023-07-08
    359人看过
  • 无罪释放手机会归还吗,无罪释放会有案底吗
    无罪释放手机会归还的,可以和公安那边的承办人员联系退还事宜;无罪释放不会留有案底,已经查明当事人确无犯罪事实的,就不会有犯罪记录留在档案里。一、无罪释放手机会归还吗无罪释放手机会归还。一般会在判决后归还,判决生效后与公安承办人员联系退还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一条,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对其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检查。非日常用品应当登记,代为保管,出所时核对发还或者转监狱、劳动改造机关。违禁物品予以没收。发现犯罪证据和可疑物品,要当场制作记录,由人犯签字捺指印后,送案件主管机关处理。二、无罪释放会有案底吗无罪释放不会有案底。刑事拘留如果无罪释放,对于行为人而言没有什么严重的影响,因为行为人本身就没有犯罪的行为,所以不具备处置其刑事责任的条件,对其进行犯罪记录自然是不合法的。《刑事诉讼法》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
    2022-07-16
    214人看过
  • 抢劫未遂会无罪释放吗
    抢劫未遂不可能会无罪释放。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2023-06-13
    90人看过
  • 刑事案件无罪释放的审判阶段
    “无罪释放”的原因1.无罪判决(1)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2)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3)案件部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的判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不予认定;(4)被告人死亡,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2.不负刑事责任(1)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同时作出对被告人
    2023-06-01
    300人看过
  •  保释期满,案件仍未解决,该怎么办?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如果涉嫌的刑事案件仍未结案,执行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但如果证据不足,无法追究责任,则应当撤销案件处理。因此,在取保候审期限结束之后,如果涉嫌的刑事案件仍未结案,执行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在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期限结束之后,如果涉嫌的刑事案件仍未结案,执行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如果证据不足,无法追究责任,则应当撤销案件处理。《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取 保 候 审 措 施 到 期 , 证 据 不 足 , 怎 么 办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证据不足,行为人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如果审查起诉羁
    2023-09-29
    465人看过
  • 宣告无罪释放又立案会被逮捕吗?
    宣告无罪释放又立案会被逮捕,无罪释放是司法机关宣布在押人犯无罪并解除其被拘禁束缚的状态,恢复其人身自由。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均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人民检察院审査起诉时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并立即释放被告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则作出无罪判决,并在宣判后释放在押的被告人。一、无罪释放有如下几种情况:(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均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3)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时,应当作出不起诉
    2023-04-10
    467人看过
  • 刑事自诉案被告人会无罪释放吗
    会的,如果法院审理认为其不构成该犯罪的,就必须对犯罪嫌疑人无罪释放。无罪释放的情形:(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均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3)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时,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并立即释放在押的被告人;(4)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则作出*无罪判决,并在宣告判决后立即释放在押的被告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在侦查过
    2022-02-03
    97人看过
  •  被告何时被判无罪并释放
    这段内容讲述了缓刑考验期的计算方式和在上诉抗诉期内的操作。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判决做出时被告人可以立即释放。在上诉抗诉期内,法院一般会将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这样被告人就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间等待上诉抗诉期的结果。总之,被告人一旦被判有期徒刑或缓刑,就可以在判决做出时立即释放。如果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即从判决做出时立即释放。但是由于刑事判决有10日上诉抗诉期,一般法院的操作是判决做出时,将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通俗点说,就是判决一旦做出,被告人办完手续就能立即出来。抱歉,我需要更多的上下文和明确的法律问题,才能为您提供一段150字的法律分析。这段话涉及到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的计算和变更强制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期徒刑缓刑的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判决做出时被告人可以立即释放。但若被告人对判决有10日上诉抗诉期
    2023-09-02
    145人看过
  •  为何刑拘超过14天后仍未释放?
    该段内容讲述了刑事拘留期限的相关规定以及在不同情况下拘留的变更情况。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拘留一般为十四天,最长不超过三十七天。在拘留期间,可以根据诉讼的推进进行及时变更,如转为逮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或者释放被拘留的人。如果刑事拘留超过14天或37天人还没出来,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即被逮捕了。如果刑事拘留超过14天或37天人还没出来,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即被逮捕了。一旦被逮捕,标志着将开始较为漫长的刑事诉讼程序。在我国,拘留的期限一般为十四天,最长不超过三十七天。但在刑事拘留期间,随着诉讼的推进,拘留要及时予以变更,或者转为逮捕,或者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或者释放被拘留的人。 刑 事 诉 讼 程 序 启 动 : 拘 留 变 逮 捕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程序分为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初步调查,收集证据,确定侦查方向。在此阶段
    2023-09-13
    30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念斌投毒案是哪一年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7
      请看看念斌投毒案2008年2月1日,福州市中级法院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念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念斌不服判决提出上诉。2008年12月18日,福建省高院在开庭审理该案后,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案件发回福州中院重审。2009年6月8日,福州中院再次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念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念斌不服再次提出上诉。2010年4月7日,福建省高院做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依法报请
    • 案件到法院会无罪释放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9
      1、犯罪的情节是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行为的。 2、犯罪案件已经超过追诉时效的,而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在《刑法》中作出了规定。 3、犯罪嫌疑人经特赦令免除刑事责任的,但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4、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死亡的,就不会再追究刑事责任,但不能免除民事赔偿的责任。 5、法律规定其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 撤案释放是不是无罪释放?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25
      不是的. 无罪释放与撤案释放是有区别的:无罪释放是在法庭审判后,合议庭认为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而取消对行为人的强制措施,这种无罪释放必须在审判程序之后。而撤案释放,可能是由于公安机关不立案、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起诉决定不起诉,是在审判程序之前取消对于当事人的强制措施。
    • 已无罪释放怎么撤销案件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13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的结果不必然构成犯罪,对重大嫌疑分子经拘留期间的调查,排除犯罪嫌疑,不构成犯罪的,予以释放,发给释放证明,此种情况下,撤销刑事案件,不构成犯罪必然不会留下案底。但若经公安机关侦查,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最终经人民法院判决有罪,则刑事拘留30天
    • 刑事案件多少天无罪释放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四十一条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 (一)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 (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