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否存在暴力犯罪司法解释规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9 08:23:47 132 人看过

一、暴力犯罪司法解释规定是什么?

我国不存在暴力犯罪司法解释规定,但在《刑法》当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概念指行为人使用具有强烈杀伤力、破坏力的犯罪工具和危害性极大的强暴手段获危险方法,对公民人身、公私财产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一些刑事案件的总称。如:杀

人、抢劫、强奸、绑架、爆炸等。重伤害犯罪也是以暴力形式表现出来的犯罪,而且社会危害程度也比较严重,应包括在严重暴力犯罪的范围中。

依法及时、有效干预。针对家庭暴力持续反复发生,不断恶化升级的特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对已发现的家庭暴力,应当依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妥善处理,不能以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或者属于家务事为由而置之不理,互相推诿。

2、保护被害人安全和隐私。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应当首先保护被害人的安全。通过对被害人进行紧急救治、临时安置,以及对施暴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判处刑罚、宣告禁止令等措施,制止家庭暴力并防止再次发生,消除家庭暴力的现实侵害和潜在危险。对与案件有关的个人隐私,应当保密,但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3、尊重被害人意愿。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既要严格依法进行,也要尊重被害人的意愿。在立案、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提起公诉、判处刑罚、减刑、假释时,应当充分听取被害人意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合情、合理的处理。对法律规定可以调解、和解的案件,应当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和解。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重病患者特殊保护。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通过代为告诉、法律援助等措施,加大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重病患者的司法保护力度,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积极报案、控告和举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款“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的规定,家庭暴力被害人及其亲属、朋友、邻居、同事,以及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单位、组织,发现家庭暴力,有权利也有义务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控告或者举报。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人、控告人和举报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行为的,应当为其保守秘密,保护报案人、控告人和举报人的安全。

迅速审查、立案和转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接到家庭暴力的报案、控告或者举报后,应当立即问明案件的初步情况,制作笔录,迅速进行审查,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根据自己的管辖范围,决定是否立案。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及时立案。对于可能构成犯罪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或者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经审查,对于家庭暴力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告知被害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施暴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二、暴力犯罪其他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注意发现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在处理人身伤害、虐待、遗弃等行政案件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审理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纠纷等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注意发现可能涉及的家庭暴力犯罪。一旦发现家庭暴力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将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办理,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属于自诉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害人提起自诉。

尊重被害人的程序选择权。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在立案审查时,应当尊重被害人选择公诉或者自诉的权利。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被害人不再要求公安机关处理或者要求转为自诉案件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查确系被害人自愿提出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撤销案件。被害人就这类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通过代为告诉充分保障被害人自诉权。对于家庭暴力犯罪自诉案件,被害人无法告诉或者不能亲自告诉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告诉或者代为告诉;被害人是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没有告诉或者代为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告诉;侮辱、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告诉。人民法院对告诉或者代为告诉的,应当依法受理。

暴力类型的犯罪行为在我们国家是受到广泛的关注的,我们国家相关司法解释当中也明确的提出了针对家庭暴力类型的犯罪必须要做好干预,而且注意发现犯罪的案件,也要尊重被害人的程序选择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06: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婚姻自由相关文章
  • 在我国非法狩猎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在我国非法狩猎罪司法解释是什么?非法狩猎罪的司法解释是违反我国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工具进行狩猎,破坏珍禽珍兽或者其他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一种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珍禽珍兽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触犯本罪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罚金,另外本罪包括单位犯罪。非法狩猎罪,是指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珍禽珍兽或者其他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刑法中破坏经济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犯罪客体是国家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珍禽珍兽或其他野生动物资源。(2)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狩猎,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把一、二、三类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繁殖地区,划分禁猎区,并按野生动物繁殖期,规定一定时间为禁猎期。只要在禁猎区、禁猎期进行狩猎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狩猎的,即为非法狩猎。情节严重主要指非法捕猎国家一类
    2023-04-13
    216人看过
  • 暴力取证罪法条司法解释
    暴力取证罪是指公务人员故意用暴力逼证人证明的行为,是侵犯公民的权利。一、暴力取证罪的构成1、国家公务人员对被告人进行捆绑,抽打,电击,火烧导致被告人受不了折磨被迫做作证的恶劣行为的;2、国家公务人员在审讯的过程中对被告人用刑导致被告人精神失常或致死;3、国家公务人员对被告人的案件审理错误,造成了冤案,包容犯罪的嫌疑人;4、国家公务人员对被告人3次以上,或对3个被告人以上的采用暴力的行为;5、国家公务人员强迫他人或指示他人对被告人进行暴力审理。二、暴力取证罪法条根据刑法条文的第二百四十七条国家公务人员对被告人采用形迅逼供或者是使用暴力逼被告人证明的会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进行拘留;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组织出卖人体器官】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进行拘留和管制;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故意杀人的或者是手法残忍导致被告人变为残疾的,会判处死刑、无期或者有期徒刑,期限在十年以上
    2023-04-13
    465人看过
  • 暴力犯罪能否假释
    一、暴力犯罪能否假释1、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的假释,指的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对其提前释放。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以上执行刑期的限制。根据司法解释,这种特殊情况指的是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特殊情况”应包括如下情形:(1)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2)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3)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在司法实践中,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除外;(5)为了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对未成年罪犯实行教育、感
    2023-04-22
    427人看过
  • 在我国校园暴力致死犯法吗?
    一、校园暴力致死犯法吗?校园暴力致死是犯法的,暴力行为无疑是要被追究的,发生在校园的暴力行为与其他一般的暴力行为不同点在于除了暴力事件直接关联人要负责以外校方也要负责。第一:根据伤害结果援引法律,一般的打架斗殴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由公安机关处理;如果被害人伤情达到轻伤级别,直接触犯《刑法》,公安局立案,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第二:根据暴力事件牵连的范围大小和社会危害程度,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都有规定,比如聚众,团伙,寻衅滋事等二、校园暴力是什么?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社会变迁,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等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龄层下降。校园不再单纯,校园
    2023-03-24
    315人看过
  • 在我国校园暴力杀人犯法吗?
    一、校园暴力少年杀人的处罚这些年来,校园暴力在我国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未成年人涉嫌刑事犯罪在同龄年中所占比例成倍增长,犯罪低龄化越来越突出。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社会治安,也给未成年人自我和家庭带来了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状况以及未成年人的特点,我国立法者在法律层面作特殊规定。1、对未成年学生的刑事处罚(1)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刑法》第17条第一、二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伤害致人重伤或者,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在年龄上划分负刑事责任的阶段,既有警示有暴力倾向的
    2023-04-27
    360人看过
  • 在我国校园暴力致死犯法吗?
    一、校园暴力致死犯法吗?校园暴力致死是犯法的,暴力行为无疑是要被追究的,发生在校园的暴力行为与其他一般的暴力行为不同点在于除了暴力事件直接关联人要负责以外校方也要负责。第一:根据伤害结果援引法律,一般的打架斗殴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由公安机关处理;如果被害人伤情达到轻伤级别,直接触犯《刑法》,公安局立案,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第二:根据暴力事件牵连的范围大小和社会危害程度,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都有规定,比如聚众,团伙,寻衅滋事等二、校园暴力是什么?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社会变迁,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等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龄层下降。校园不再单纯,校园
    2023-04-16
    315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婚姻自由
    相关咨询
    • 暴力取证罪法条司法解释,怎么规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11
      暴力取证罪是指公务人员故意用暴力逼证人证明的行为,是侵犯公民的权利。国家公务人员对被告人采用形迅逼供或者是使用暴力逼被告人证明的会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进行拘留。
    • 我国法律规定中暴力犯罪在特赦之类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09
      暴力性犯罪不在特赦之类。根据主席特赦令,对依据2015年1月1日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但犯贪污受贿犯罪,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 家庭暴力司法解释家庭暴力事件司法解释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2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
    • 暴力犯罪能否假释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3
      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不能假释。 根据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
    • 暴力犯罪是否能出国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7
      暴力犯罪不能出国。依据我国相关出境入境法律的规定,有刑事案件未执行完毕嫌疑人、犯人是不可以出境的,离开我国境内的。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