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是否包括非法集资等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08:51:52 466 人看过

非法集资属于经济犯罪。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三)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四)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五)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七)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八)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九)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一)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诈骗属于非法集资吗

诈骗和非法集资虽然都属于侵犯他人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但是两者并不相同:1、诈骗和非法集资所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侵犯的客体通常是单一的客体,如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至于非法集资在大部分情况下侵犯的客体属于两人以上的复杂客体,这样的行为是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诈骗和非法集资所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侵犯的对象一般是某一个特定人或者是单位所拥有的公私财物、而非法集资所侵犯的对象通常是社会中并不特定的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10: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行为人欠多少钱是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
    2023-02-17
    112人看过
  • 法律行为是否包括举证和承诺等行为?
    口头承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形式,不是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法人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实施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具备法律效力,行为人除非依照法律规定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否则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一、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包括
    2023-07-07
    236人看过
  • 经济犯罪是否被视为刑事罪行?
    经济犯罪算刑事案件。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领域,为谋取非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是一种犯罪,因此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此外,经济犯罪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发生在经济领域。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2、主观上是故意的,一般都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3、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犯罪影响征信吗经济犯罪会影响征信吗经济犯罪服刑期满,个人征信如果在经济犯罪行为中有过不良记录,那么是会影响贷款的。如果不清查自己是否有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查询:去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进行查询。关于征信的相关法律知识征信活动的产生源于信用交易的产生和发展。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借贷和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
    2023-07-02
    310人看过
  • 贩毒是否为经济犯罪
    贩毒属于经济犯罪,根据国家规定,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都属于经纪犯罪,经济犯罪在量刑上需要考虑涉案金额,如果进行退还的,可能在量刑上会有所减小。一、经济犯罪法律规定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经济犯罪并非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具体罪名,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种类罪。经济犯罪可以分为单位经济犯罪以及个人经济犯罪,在定罪条件和量刑标准不同。具体包括货币类犯罪、危害金融机构管理秩序犯罪、危害信贷管理秩序犯罪以及危害期货管理犯罪、危害金融票证管理秩序犯罪、危害外汇管理秩序犯罪、危害多种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第一,定罪问题上,不同的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成立条件各不相同。第二,量刑标准也不同,需要根据犯罪分子所采取的犯罪手段、涉案金额的大小、造成的危害结果程度等决定。二、国家规定贩卖毒品犯罪多久才可以量刑国家规定贩卖毒品犯罪多久都可以量刑。贩卖毒品的量刑不是以贩卖毒品的时间而定,法律规定,只要有走
    2023-03-13
    236人看过
  • 经济犯罪包括过失犯罪吗
    经济犯罪没有过失犯罪。一般经济犯罪是属于故意犯罪,如诈骗罪、非法经营罪、走私罪等。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后果的犯罪。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围标算经济犯罪吗算。围标也称为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串通投标罪,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023-08-16
    122人看过
  • 加重犯罪的分类包括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等。
    1、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2、强奸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3、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或死亡;4、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5、拐卖妇女、儿童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或死亡;6、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使被害人死亡;7、虐待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8、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9、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或者运送他人偷越国(边)造成被组织人、被运送人重伤或死亡;10、非法行医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或者造成就诊人死亡。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罪过形式是指行为的主观方面的特征,这是把握结果加重犯的核心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基本犯罪的主观特征。基本犯罪的主观特征是故意。过失不能成立结果加重犯基本罪。第二,加重结果的罪过特征。关于加重结果的罪过特征,学说上有“过失说”、“过失+间接故意说”、“兼含故意说”等几种理论,从我国目前的刑法规定来看,我们采取的是“兼含故意说”。这种观点认为,像犯抢劫罪致人死亡这样的结果加
    2023-07-03
    215人看过
  • 经济犯罪是什么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一、经济犯罪是什么行为经济犯罪是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二、经济犯罪包括哪些罪行经济犯罪的罪名如下:1.金融凭证诈骗罪;2.信用卡诈骗罪;3.票据诈骗罪;4.贷款诈骗罪;5.合同诈骗罪;6.挪用资金罪;7.职务侵占罪;8.集资诈骗罪;9.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10.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11.假冒注册商标罪;12.保险诈骗罪等。三、经济犯罪立案后可以撤案吗经济类犯罪案件在立案后可以撤案,但一般需要出现以下情形,才可以撤案: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
    2023-12-31
    82人看过
  • 非法集资和经济诈骗罪区别
    刑法上没有非法集资罪,如果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构成集资诈骗罪。1、犯罪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但经济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九十四条【票据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
    2023-02-08
    482人看过
  • 非法集资行为中的出纳是否构成共犯?
    非法集资出纳,是属于共犯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对帮助犯的考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他人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向社会公开收取重置费、福利费、回扣费、佣金等费用,构成非法集资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购物返现是非法集资吗购物返现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四个特征要件是: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购物返现通常宣称购物后一段时间内,可分批次返还购物款,符合非法集资的特征要件之一。返利网站在提现时会设置诸多限制,使参与人不可能将投入的资金全部取出。还有返利网站还将返利金额与参与人邀请参加的人数挂钩,成为发展下线会员式的传销平台。《中华人民
    2023-07-01
    380人看过
  • 非法集资能抓到犯罪行为人吗?
    一、非法集资能抓到犯罪行为人吗?是否能抓到,取决于报案者提供的材料。二、非法集资犯罪手段(1)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暴利引诱,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2)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不法分子以种植仙人掌、螺旋藻、芦荟、火龙果、冬虫夏草,养殖蚂蚁、黑豚鼠、梅花鹿、家禽再回收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有的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群众“投资入股”;有的以商铺返租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3)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
    2023-04-28
    96人看过
  • 故意犯罪是否包含受贿罪等行为
    一、故意犯罪是否包含受贿罪等行为故意犯罪包括受贿罪。受贿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益,而无受贿意图,后者以酬谢名义将财物送至其家中,而前者并不知情,不能以受贿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二、构成故意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构成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放任态度;行为人出于以上两种心理状态实施了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
    2023-09-09
    370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等9罪拟取消死刑属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昨天初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对9种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此次刑法修改拟取消死刑的9种罪名分别是: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后,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制定和修改的首批重要法律之一。京华时报记者孙乾孙思娅变化19罪名有望取消死刑若通过涉死刑罪名降至46个【变化】提请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对9种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即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解读】目前我国有55种罪名可以被判处死刑,此次拟取消死刑的9种罪名,占涉死刑罪名总数的16.3%。中国
    2023-06-09
    179人看过
  •  集资犯罪的经济影响
    这段文字描述了不同金额的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数额越大,刑罚越重。犯罪行为包括盗窃、抢劫和诈骗,对应的刑罚分别是拘役、有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其中有期徒刑的刑罚最重。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则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则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经济犯罪中非法集资的定罪标准非法集资是经济犯罪中的一种常见行为,其定罪标准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集资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向社会公开宣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其次,根据该罪的定罪标准,行为人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2. 向社会公开宣传;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同时,还需要满足非法集资数额较
    2023-10-16
    185人看过
  •  是否对经济犯罪行为征收罚款?
    在经济犯罪案件中,若被告人不主动履行法院所判处的罚款,将会产生以下后果:1、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促使罚款判决得以执行;2、如果不缴纳罚金的,会对在服刑期间的减刑产生影响。因此,被告人不应忽视这一后果,应尽快履行法院的判决。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如果您不主动履行法院所判处的罚款,将会产生以下后果:1、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促使罚款判决得以执行。2、如果不缴纳罚金的,在服刑期间的减刑将受到限制。请您尽快履行相关义务,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后果。 经 济 犯 罪 罚 款 问 题经济犯罪罚款问题涉及到我国《刑法》中有关经济犯罪的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犯有金融、财政、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特定职务犯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2023-09-11
    31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经济犯罪
    相关咨询
    • 非法集资等行为犯罪量刑标准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02
      非法集资的刑事和行政标准不同。认定构成非法集资刑事犯罪,需要具备特定的构成要件和最低起点。在行政监督层面,认定非法集资的核心要素只有两个:集资性质和面向公众。因此,对于行政监管者来说,只要是为公众筹集资金,无论是否采取公开宣传手段,都可以认定为非法集资活动。
    • 非法集资经济犯罪构成形式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
    • 众筹非法集资是不是构成经济犯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4
      一般的众筹是合法的,国家也积极倡导发展众筹模式,但众筹非法集资是犯法的,构成了经济犯罪,国家是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的。
    • 经济犯罪案件是否包括诈骗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9
      经济犯罪案件包括诈骗罪。 经济犯罪的包含范围十分广泛,一般情况下都是和金钱有关系,诈骗在一般情况下也涉及金钱。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 非法集资的钱用于投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07
      我们现阶段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需要雄厚的资金来作为基础,那么这时候就会出现融资,可能会有许多不法分子会利用欺骗和虚构事实等行为进行非法集资,如果非法集资的钱用于投资是否构成犯罪呢?通常在非法集资案件中,资金的用途只是量刑的标准,无论何种用途都会构成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