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10:20:14
349 人看过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有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
直接故意犯罪,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如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杀人罪。
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行为发生。如某甲欲毒杀其妻某乙,在其饭碗中投毒,某甲明知其妻在吃饭时可能会喂孩子吃饭而毒死孩子,但某甲毒杀其妻心切,放任可能毒死其孩子的结果发生。对于某乙,某甲是直接故意犯罪,而对于孩子,某甲则是间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是故意犯罪,都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如何认定
365人看过
-
醉酒驾驶犯罪的故意如何认定
71人看过
-
审查起诉中,犯罪故意如何认定
431人看过
-
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的犯罪故意?
220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到底如何认定与认定的区别
61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认定故意犯罪?
28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
词条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最新文章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2022年如何认定贪污罪的犯罪故意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国家工作人员出于贪污、受贿的故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收受他人财物之后,将赃款赃物用于单位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赠的,不影响贪污罪
-
认定犯罪故意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18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触犯刑法、危害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故意的成立包含两个因素,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1、认识因素,是指对所有犯罪事实完全知道,如果没有认识到所有犯罪的客观事实事实,就不可能成立故意。 2、意志因素,表明犯罪行为人对法律感召的态度,分为“希望”和“放任”两种,其实质都是不反对结果发生的。
-
共同犯罪的故意应当如何认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4共同的犯罪故意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参加实施犯罪。 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到底如何认定与认定的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21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并相信可以避免,从而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有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来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结果。除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外; (3)必须明确规定处罚此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 (1)主观方
-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1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如下:在故意杀人未遂造成伤害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两种情况时,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如果行为人无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伤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观上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伤害罪致死认定;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