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通常不会归还,但若满足以下条件,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彩礼是一种婚前赠与,一般情况下是不予归还的。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这些情况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因此,符合这些条件的家庭可以在遇到困难时向法院寻求帮助。
未 办 理 结 婚 登 记 手 续 的 彩 礼 可 以 要 回 吗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因此,如果女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男方可以请求女方返还彩礼。但是,如果女方以及将彩礼部分用于婚礼筹备等上面,并且是男方悔婚的,那么女方就只需要返还没有使用的彩礼。
彩礼返还问题,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是否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是否导致生活困难来判断是否支持返还。如果符合上述条件,男方可以请求女方返还彩礼。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女方将彩礼用于婚礼筹备等方面,并且男方悔婚,则女方只需返还未使用的彩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彩礼的认定与返还问题
106人看过
-
探讨怀孕与彩礼退费问题
498人看过
-
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研究
272人看过
-
彩礼返还诉讼: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平衡
479人看过
-
彩礼返还问题涉及法律问题吗?
327人看过
-
罪犯手机取回问题:相关规定与实践探讨
449人看过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
居间合同的解除问题:探讨法律规定与实践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24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居间合同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此外,根据该法典第563条至第568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以及法律规定的
-
有关彩礼的法律问题探讨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09在中国,2022年索求彩礼行为并不违反法律法规。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并未明文禁止向伴侣支付或索回彩礼,但法律已严厉禁止借助缔结姻缘之机变相勒索财务。不过,我国法律禁止的是利用婚约强行索要超出合理范畴的彩礼,并不包括在正常范围内所给予的彩礼。因此,在2022年,合法地索求彩礼并不构成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
男性性侵的定罪问题:探讨法律适用与司法实践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1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针对男性性侵男性的行为,定罪处罚为强制猥亵、侮辱罪,对犯罪嫌疑人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在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则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由于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女性,因此男性性侵男性不构成强奸罪,而应当以强制猥亵、侮辱罪定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在聚众或
-
结婚彩礼的定义问题:探讨与分析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5-01-20结婚彩礼,也称为聘礼或纳彩,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按照这种风俗,男方在娶他家女子为妻时,应向女方家下聘礼或彩礼。彩礼的数额,根据当地情况、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而定,但一般不少于一笔。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结婚给付彩礼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许多生活本不富裕的家庭为了给付彩礼而背负沉重经济负担,这使得婚姻关系被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属于要约和反要约阶段,从订婚时起到办理结
-
彩礼返还诉讼的适用对象范围问题探讨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29在实际操作中,除了男女双方,彩礼的支付人和接受人还可能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因此,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彩礼返还诉讼的当事人。 对于在涉及彩礼返还的离婚诉讼中,被告提出原告不是实际给付人或自己不是实际接受人的抗辩,由于彩礼的支付是以男女双方为利益对象或代表,因此人民法院对此抗辩可不予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