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如何界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0:32:49 321 人看过

网络案件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案件的一些显著特征,如网络空间的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无疑动摇了传统管辖的基础,使法院对网络民事侵权纠纷的管辖面临挑战。网络是技术含量极高的领域,其举证、质证、确认救济方式无一不与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确认管辖权时,还要对法院能否应对技术问题加以考虑,在审级上加以限制,或由一些具备条件的法院集中受理,从而为案件的及时解决创造便利条件。

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尽快解决传统法律不适应网络空间之处,弥补司法解释的不足,借鉴外国的司法实践,针对网络特性,制定出一套适应中国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具体可表现为坚持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则。对侵权行为地认定,赞成《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观点,侵权行为地是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地的认定首先应坚持禁止一定因素作为确认管辖权的基础,同时应确立合乎目前国情的确定侵权结果发生地因素,如被告对侵权结果地预知并故意希望侵权结果在该地实现,则这类侵权结果地的法院享有管辖权。

最高法院于2000年11月22日出台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即规定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的管辖权问题。该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以及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该条在一般情况下明确了管辖地,但当以上两地均难以确定时,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这等于把侵权结果发现地视为侵权行为地,即与民诉法的规定保持了基本一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5: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网络侵权相关文章
  • 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的界定
    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的界定是什么?法理学说认为:网络侵权案件应当由原告住所地法院优先管辖,在原告住所地法院为不方便法院的情况下,可由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网络侵权行为地的确定应区分侵权行为实施地和结果地,并可以计算机终端所在地、ICP服务器所在地及是否有意利用等作为参考因素。根据现行有关网络侵权的两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一”第一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解释二”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涉及域名的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
    2023-06-13
    458人看过
  • 界定网络侵权行为的标准
    网络案件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案件的一些显著特征,如网络空间的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无疑动摇了传统管辖的基础,使法院对网络民事侵权纠纷的管辖面临挑战。网络是技术含量极高的领域,其举证、质证、确认救济方式无一不与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确认管辖权时,还要对法院能否应对技术问题加以考虑,在审级上加以限制,或由一些具备条件的法院集中受理,从而为案件的及时解决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尽快解决传统法律不适应网络空间之处,弥补司法解释的不足,借鉴外国的司法实践,针对网络特性,制定出一套适应中国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具体可表现为坚持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则。对侵权行为地认定,赞成《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观点,“侵权行为地”是“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地的认定首先应坚持禁止一定
    2023-06-13
    213人看过
  • 网络环境下如何界定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最重要的一项权利,但是由于对复制在网络中的特殊性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使这项权利在网络环境中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不利于对权利人的保护。复制权的定义为,是著作权人众多经济权利中的一种。由于复制是对作品的最初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和最普通的传播利用方式。其他的经济权利的实现无一不与其相伴,使复制权成为了各种经济权利的基础,对复制权的行使是作者行使著作权的集中体现。那么,现行法律体系下是如何界定复制和复制权的呢?复制,是通过某种方式将原作品再现,它是与一定社会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类智慧的直接反映。在传统的情况下,复制主要的手段是手抄以及简单的机械印刷,而现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形的静电复印、录像以及无形的电子复制手段大量的涌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法条中简单的用规定几种具体复制方式的定义方法来界定复制显然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不利于对著作权人的全面保护。
    2023-04-23
    139人看过
  • 网络暴力侵权危害怎么界定
    1、传播活动自发形成网络暴力事件的始终,不存在任何强迫行为。无论是首次传播,还是二次传播或多次传播都是网民的自发使然。无论是出于道德使命感还是情绪宣泄需要,网络暴力事件的传播都是在自发状态下进行的,纵使存在一些背后别有用心的事件操控者的主观行为,也是在不被发现的隐性状态下进行的,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被操控性,所以说网络暴力传播活动基本上都是自发的,至少是在参与者自认为自发状态下进行的。传播内容的社会敏感性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话题是敏感的,一提起就能引起轩然大波。纵观网络暴力事件的传播内容往往就是这样的一些话题:虐待、第三者、极度自私等等,不是违法的,就是悖逆公德的,或者是人们的情感较难接受的。这些话题都是社会极为敏感的话题,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些现象尚且嗤之以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就更难怪要群起声讨了。2、信息结构的开放性在网上,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只要你注册了一个论坛,就有
    2023-04-29
    377人看过
  • 如何界定网络诽谤罪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如何界定网络诽谤罪如下界定网络诽谤罪:1.主体是一般主体;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4.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二、可以作为诽谤罪的证据是哪些可以作为诽谤罪的证据有散布谣言的文字材料、被害人的陈述、视频音频资料、证人证言等。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三、污蔑诽谤可以报警吗污蔑诽谤可以报警,情节不重的,警方会简单的调解处理
    2023-08-01
    108人看过
  • 该如何界定网络诈骗
    法律综合知识
    1、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所以诈骗罪的共犯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那么共犯也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务,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01
    60人看过
  •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地怎么界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了对侵权行为地予以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在该解释中,针对信息网络,专门就侵权行为实施地以及侵权结果发生地,进行了更为具体明确的界定。该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一、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的确定。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产品质量纠纷的管辖。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
    2023-06-27
    434人看过
  • 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权如何确定,网络侵权行为包括?
    一、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权如何确定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了对侵权行为地予以明确,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在该解释中,针对日益活跃的信息网络,专门就侵权行为实施地以及侵权结果发生地,进行了更为具体明确的界定。该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二、网络侵权行为包括哪些1.是侵害人格权。主要表现为:(1)盗用或者假冒他人姓名,侵害姓名权;(2)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侵害肖像权;(3)发表攻击、诽
    2023-06-07
    485人看过
  • 如何认定网络游戏侵权罪
    如何判断网络游戏侵犯知识产权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未经知识产权人许可,非法使用知识产权,侵犯国家知识产权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过去,我国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只是分散在《商标法》、《专利法》、《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和全国人大《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定》中,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第二百一十四条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商品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只处以罚款;销售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作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
    2023-05-07
    358人看过
  • 网络销售侵权行为的法律界定
    代理商在未经过允许的前提下在网上销售,这属于侵权的行为。侵权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侵权的具体分类如下:1、按构成要件分为:(1)一般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基于过错直接致人损害,因而适用民法上一般责任条款的行为;(2)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但依民法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应承担责任的行为;2、按侵害对象分为:(1)侵害财产权行为包括侵害物权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行为;(2)侵害人身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身体和心理的行为;3、按致害人的人数分为:(1)单独侵权行为,致害人仅为一人的侵权行为;(2)共同侵权行为,致害人为二人以上的侵权行为,致害人应负连带的损害赔偿责任;4、按行为性
    2023-07-08
    181人看过
  • 网络名誉侵权是什么,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
    网络名誉权的含义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下延展,指名誉主体在国际互联网及计算机存储这一特殊领域内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其名誉,获得客观公正之社会评价以及免受侮辱、诽谤等加害行为的一种人格权。网络名誉权的内容和传统名誉权是一致的。正如王*明教授所说,名誉权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以及名誉利益支配权。二、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过错原则,是传统名誉侵权的归责原则,即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而网络名誉侵权因为其含义、形式、责任主体的不同,其归责原则需要分别考虑直接侵权行为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一)初始作者与传播者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做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初始作者是侵权言论的直接制造者,其地位与传统名誉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人相似。网络名誉侵权中初始作者的行为和现实中名誉侵权主体的行为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侵犯他
    2023-04-29
    279人看过
  • 侵权行为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如何界定
    一、侵权行为如何认定1、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行为的违法性。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但执行职务的行为,正当防卫的行为,紧急避险的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因其不具有违法性,故不为侵权行为。(2)损害事实。既包括对财产权利的损害,也包括对非财产权利的损害。对财产的损害可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害是指可得利益的减少。(3)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4)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无过错责任原则
    2023-04-19
    386人看过
  • 新司法解释界定网络侵权水军侵袭网站有责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规定》),对于网络传播中侵权行为的界定、保护范围、诉讼程序做了比较清晰的规定。为此,海外网邀请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岳运生,针对《规定》及网友关心的话题进行专业权威的解读。是否侵权要看错有多大在越来越开放的网络世界里,随着信息发布的门槛一再降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甚至信息源。面对这种情况,网络侵权行为的界定也变得越发复杂。那么,究竟发布哪些信息算侵权?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是不是只要转发就成了帮凶?对此,岳运生表示,新司法解释的一大亮点就是,它首次明确了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的范围,包括: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若是未经允许发布他人的上述信息,就是侵权了。至于转发是否侵权,岳运生表示,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如果传播内容出现侵权,只有
    2023-04-24
    101人看过
  • 如何界定花型版权侵权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如何界定花型版权侵权只要被告生产的产品在外观上与外观设计专利证书附图(六面附图)上相类似就可认定够成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一条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二、设计侵权索赔标准1、以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额;(1)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
    2024-01-25
    260人看过
换一批
#电子商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更多>

    #网络侵权
    相关咨询
    • 民法典网络软件侵权如何认定,如何防范网络侵权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2
      民法典网络软件侵权如何认定 民法典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补救措施与责任承担】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
    • 网络虚拟世界如何保护著作权及界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5
      1.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软件必须是由开发者独立开发,已开发完成,并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的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 2.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
    •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地怎么界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2
      1、将网上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 这种行为具体指未经网络作品权利人许可将网络作品下载并于传统媒体上传播的行为。网络作品是以数字0和1的形式存在并以网络为载体在计算机之间流动的作品。具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进入计算机网络前存在于纸,磁带等传统媒体,只是通过扫描等方式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编码,然后经由计算机的组织、加工、储存,并在需要时把这些数字化了的信息重新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
    • 网络网络侵权责任如何承担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21
      网络侵权责任有侵权人承担,如果找不到侵权人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承担责任; 要求其删除侵权内容,被侵权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 网络侵权行为地如何确定?人身侵权行为地与网络侵权行为地如何确定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人身侵权的管辖,在民事诉讼中有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两种选择。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9条对侵权案件的管辖是这么规定的,“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理学说认为:网络侵权案件应当由原告住所地法院优先管辖,在原告住所地法院为不方便法院的情况下,可由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网络侵权行为地的确定应区分侵权行为实施地和结果地,并可以计算机终端所在地、ICP服务器所在地及是否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