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资格中易出现的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2 07:30:10 243 人看过

证监会所颁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中的发行条件中明确了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行、财务与会计、募集资金运用等内容,从企业发展进程的时间坐标上涉及到企业的前世、今生和来世。从法律角度而言,企业最易出现的风险在于其前世(主体资格)存在一些问题。

公司的主体资格(设立与沿革)是企业上市审核过程中间审核人员最为关注的法律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公司的股本是否属实,公司的股东取得股份是否合法,公司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主体资格是否成立的基本判断。

发行条件要求企业是依法设立,合法存续的,公司身份清白;企业历史沿革是清晰可见,历次增资、重组、扩张、股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合法合规。

(一)企业设立时出资的法律问题

1、企业由现金出资设立,易出现的风险是抽逃资本或变相抽逃资本情形出现。

由于我国工商登记采取的主要是形式审查,工商部门对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年检、日常检查、投诉举报三种方式进行,其中主要是根据投诉举报,日常检查涉及得较少。如果不发生重大债务纠纷、股东纠纷或者竞争对手举报,虚假出资、抽逃资本被查处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这往往使企业产生错误的认识,心存侥幸。股东为了满足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要求,又使企业显得资金雄厚,规模大、实力强,但又不让企业占用过多的资金,选择了出资后抽逃资本这一方式。

股东抽逃资本固然可以满足一时之需,但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地雷。一旦审计力度加强,或发生重大债务纠纷,极易因债权人主张权利或股东、竞争对手的举报东窗事发。抽逃资本会使企业运营资本明显减少,业务收入与注册资本明显不符,资本收益率会十分低下,长期投资、应收债权会显著增加;若执行会计准则,坏账准备如何提取,坏账如何处理,长期投资如何回收,相应的法律文件是否齐备等等,都会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公司法规定,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一旦履行了出资义务,股东出资的财产即转为公司财产,股东抽逃资金实质上是不法侵占公司财产,股东应当在抽逃出资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抽逃资本,违反了《公司法》第36条的规定,按《公司法》第201条的规定,将受到行政处罚;如果金额巨大、性质或后果严重的话则触犯了《刑法》第158条、第159条、第160条,将受到刑事处罚,这样企业不仅无法上市,相关股东个人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对于这种风险一定要加以规避。如果发现抽逃出资行为,则要及时补救措施,主要是适时补足出资,从源头上予以补救。这种补救措施本身是合法的,但并不意味着过去的行为就因此而合法了,还可能因此而接受处罚。此外,要加强重大合同和担保的风险控制。企业在发生重大债务或对外担保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使企业的负债维持合理的限度之内,保证企业的基本运转。

2、非货币资产出资易出现的风险是会有虚假出资情形出现。

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东以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的,其出资应当是能够作为资本直接用于该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物品,包括交通工具、办公用房、办公用品和生产经营所需设备、原材料及产品等。以非货币财产出资,首先必须证明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资产股东合法持有,按照对《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理解,设立公司可以分批投资,先要将30%的货币资金设立公司,这样非货币财产出资时就可以办理过户移交手续后,再办理验资手续。非货币财产应当有完全的排他权,能以货币计量,持有人可以自由处分,有权证的房产、土地可以房产证或土地证证明权属,但要注意该房产是否存在抵押、担保、未决诉讼、纠纷等事项。

非货币财产出资易出现的风险是,会有虚假出资(即出资不到位)情形出现,主要是出资人用于出资的实物资产或其他资产不予办理资产交接和产权转移,即使已经办理的,出资人也可能将出资资产(全部或部分)收回或再用于其他投资或用途。此情形往往也是为了满足注册资本达到一定额度的需要而出资,而实际上企业的生产经营并不需要如此多的实物资产,在此情形下,可能在出资后再将用于出资的实物资产全部或部分抽回或转移;如果出资人的出资额不能在规定的出资期限及时到位,则会形成虚假出资的情形。一些企业成立时所投入的非货币资产从表面上看到位了,但实际上对于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言根本不可能发挥作用,如将不能用于所设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物品进行出资;再有就是虚夸投入资产的价值,一些出资人先将用于出资的实物资产进行评估,在夸大了相关资产的价值后再委托验资,而实际上用于投资实物资产的价值根本没有那么高,会造成形式上到位而实质上并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形。

虚假出资的责任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出资人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违约责任和对债权人的清偿责任。如有记录在案,有可能成为上市必须披露之事项。

《公司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一次缴纳的,应即缴纳全部出资;分期缴纳的,应即缴纳首期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公司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发起人补足其差额;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虚假出资股东得按照出资协议或者章程的规定补足虚假出资的部分,并承担对其他股东的违约责任。如果公司还有债权人,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的,虚假出资股东个人还需在其应出资额限度内对债权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严重的则按《公司法》第201条的规定,将受到行政处罚;如果金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触犯了《刑法》第159条、第160条,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159条规定,构成虚假出资罪的,可以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相当比例的罚金。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骗取工商登记,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至50万元以上的,便可构成虚假出资罪。如果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是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如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发起人、股东合谋的,有前科受过行政处罚的、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也可以构成该罪。一旦出现上述风险会给公司上市带来实质性障碍,应当避免之。

怎样把控合同中主体资格的审查

把控合同中主体资格的审查的方式:

1、合同主体为自然人时,需要审查对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是特殊行业,需审查其从业证书。

2、合同主体为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时,需审查对方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如果是特殊行业,需审查其资质证书,还要审查签订人是否持有授权委托书以及授权委托的权限范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3: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坏账相关文章
  • 股权转让主体资格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股权转让主体包括转让方和受让方,主体资格不应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的瑕疵,否则,可能直接导致转让行为的无效,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股东资格的丧失、超越转让时间的限制、受让方资格不具备等都是主体资格瑕疵的主要表现。1、出让方(股东)资格瑕疵的法律风险出让方资格的限制主要来自于法律或公司章程的限制,主要表现为:(1)股东资格丧失的法律风险如果不具备股东资格,当然无法发生股权转让的效果。比如,在公司未成立时,股份认购人尚不具备股东地位,当然也不具备股权转让的条件。另外,因各种原因丧失股东资格的人,也不具有股权转让资格,因此,受让方考察出让方股东资格的相关证明尤其重要。认定股东资格要依托多种方式来证明,是证据证明力比较综合使用的结果。公司章程、出资证明、股份证书、股票、股东名册以及注册登记等记载;公司股权的转让协议、公司设立后的授权资本或者新增资本的认购协议、隐名投资者与显名投资者有关股权信托或代为持有
    2023-06-09
    180人看过
  • 对于股权转让主体资格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股权转让主体包括转让方和受让方,主体资格不应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的瑕疵,否则,可能直接导致转让行为的无效,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股东资格的丧失、超越转让时间的限制、受让方资格不具备等都是主体资格瑕疵的主要表现。1、出让方(股东)资格瑕疵的法律风险出让方资格的限制主要来自于法律或公司章程的限制,主要表现为:(1)股东资格丧失的法律风险如果不具备股东资格,当然无法发生股权转让的效果。比如,在公司未成立时,股份认购人尚不具备股东地位,当然也不具备股权转让的条件。另外,因各种原因丧失股东资格的人,也不具有股权转让资格,因此,受让方考察出让方股东资格的相关证明尤其重要。认定股东资格要依托多种方式来证明,是证据证明力比较综合使用的结果。公司章程、出资证明、股份证书、股票、股东名册以及注册登记等记载;公司股权的转让协议、公司设立后的授权资本或者新增资本的认购协议、隐名投资者与显名投资者有关股权信托或代为持有
    2023-04-27
    454人看过
  • 签订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
    签订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是如果签订合同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则合同无效;如果签订合同主体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只有经代理人追认后才有效,否则的话也无效。一、合同签订主体什么意思签约主体是实际签署合同的人,可能是代理人或者代表人。在这里,容易和合同主体这个概念弄混淆,我们来解释一下。合同主体与签约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主体是实际承担合同权利义务的民事主体,而签约主体是实际签署合同的人,可能是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与合同的权利义务无关。企业法人作为法律拟制的人,其意思表示必须通过法人机关的特定自然人来行使,法人机关中的特定自然人基于职务对外所为的民事行为,应为代表行为,适用代表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了法定代表人制度,除此之外企业其他人员对外签订合同,必须具有授权委托。如果授权有缺陷导致合同无效,将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即使是长期合作的业务员,由于是否离职很难查证,因此企业仍然应当坚持审查其是否
    2023-04-05
    171人看过
  • 民营企业融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什么是企业融资?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融资方式有哪些?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协助企业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协助企业融资两类方式。直接协助企业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协助企业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债务融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部协助企业融资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部协助企业融资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
    2023-06-23
    429人看过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有哪些
    如果合同主体不适格,通常合同不会发生法律效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无权处分,当交易主体无权处分合同标的物时,将影响合同效力。2、不具备法定的资格,法律规定一些商业行为只能由具有特定资格的民事主体才能进行,而普通民事主体从事这些活动将导致主体不适格。3、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法律禁止一些主体从事特定交易活动,若对方恶意利用这些禁止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企业将面临法律风险。4、合同义务部分为第三人才能履行的。这种主体不适格更为隐蔽。这种为第三人设立义务的约定无效,会导致部分合同内容无效或者效力待定。一、怎么确定保证合同效力确定保证合同效力如下:1、担保合同是从合同中存在的,即依赖于主合同的存在。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自然无效。当事人在担保合同中另有约定如约定为不可撤销的担保的,按当事人约定的内容处理;2、担保合同主体不合格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单独担保合同
    2023-03-12
    234人看过
  •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是什么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风险:1、有些行为主体表面上符合普通民事主体资格,但在特定交易中属于不合格主体时带来的法律风险。比如第一个无权处分人。交易主体无权处分合同标的物,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否则,合同无效。善意取得的除外;2、没有法律规定的资格。法律规定的一些特定的商业活动只能由具有特定资格的民事主体进行。不具备特定资格的主体签订的合同不仅无效,而且可能涉嫌合同欺诈;3、合同约定了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履行的义务。根据合同的相对性,第三人履行的义务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4、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独立解决争议的条款的效力。合同无效或者撤销后,应当返还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无效合同中的违约行为的处理如何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无效的自始至终是无效的,所
    2023-06-27
    427人看过
换一批
#商帐追收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坏账
    词条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发生坏账时,财务要及时把该笔账务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以往交易记录绘制成相应的表格,并且通过分析,明确产生原因。... 更多>

    #坏账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合同主体出资不适格的法律风险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3
      合同主体不适格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如果一方当事人明知自己没有主体资格,仍与对方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 合同主体适格的风险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9
      订立合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若因合同主体不适格,将可能导致合同存在无效或效力待定的法律风险。
    • 担保人主体资格的风险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9-02
      如果担保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职能部门或者法人的分支机构,那么这些担保主体就可能不具备合法的资格,担保主体资格的不合法会导致担保行为无效。 : 民间借贷房产抵押注意事项有哪些 民间借贷纠纷民事起诉状范文 民间借贷利息怎么处理
    • 合同中容易出现风险类的范本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1
      阁下,根据你所述情况,涉及的标的及利益巨大,风险自然也很大,岂能用范本解决?合作的合法性方案审查、确定及交易步骤安排,合同内容、条款的设置等都需非常专业把控。合同是指导交易的进程,确定交易的步骤,控制交易的风险,重要是以备不时之需,以免一方遭受风险过大,导致重大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并非是为了签合同而签,更非一个形式,到发生纠纷时合同的作用就是你们之间的宪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比某些法律条文还要大
    • 哪些是主体资格瑕疵的法律风险?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0
      法律上,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民事主体都可以成为专利转让合同的当事人。作为专利出让人,应是合法拥有专利技术的权利人,也包括其他有权对外转让技术的人。实践中,可能出现下述无转让权人擅自转让专利的情形:(1)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的科研组织擅自以自身名义签订专利转让合同;(2)法人或其它组织内部设立的从事技术研发的部门擅自以自己名义将法人或其它组织的专利转让给他人;(3)法人或其它组织的个人擅自转让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