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目标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幼儿保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二、考试内容
(一)幼儿园教师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职
业
道
德
与
素
养
1.1职业理念
1.1.1了解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能正确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1.1.2了解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发展的特点,能关爱学生并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
1.2职业规范
1.2.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1.2.2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道德规范问题。
1.2.3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为人师表。
1.3基本素养
1.3.1了解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常见的儿童科普读物和文学作品,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1.3.2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1.3.3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1.3.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节能力。
1.3.5具有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规范优美。
教
育
知
识
与
应
用
2.1教育基础
2.1.1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1.2掌握小学教育规律与学生特点的相关知识,能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1.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能分析和指导教育教学。
2.1.4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2.1.5了解小学组织运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
2.2学生指导
2.2.1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能设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方案。
2.2.2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3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
2.3.4了解小学生日常卫生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掌握面临特殊情况时保护学生的基本方法。
2.3班级管理
2.3.1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能开展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2.3.2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3.3了解人际沟通的方法,能主动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进行交流。
教
学
知
识
与
能
力
3.1学科知识
3.1.1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能在教学中运用相关知识。
3.1.2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能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3.1.3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按照综合学习的要求运用相关知识。
3.2教学设计
3.2.1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对其学习需求进行合理分析。
3.2.2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3.2.3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兴趣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3.3教学实施
3.3.1了解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方法,能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3.3.2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3.3.3掌握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能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注意与学生互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3.3.4掌握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合理布置作业。
3.3.5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3.4教学评价
3.4.1了解教学评价知识与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3.4.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二)小学教师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职
业
道
德
与
基本
素
养
1.1职业理念
1.1.1关爱幼儿,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尊严与基本权利。
1.1.2理解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能认识到幼儿教育必须以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
1.1.3理解教师职业的光荣与责任,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
1.1.4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
1.2职业规范
1.2.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儿童权利公约。
1.2.2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评析保育教育实践中的道德规范问题。
1.2.3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与职业行为规范,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
1.2.4有爱心、耐心、责任心。
1.3基本素养
1.3.1了解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和文学作品,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1.3.2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1.3.3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1.3.4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获得与处理能力。
教育
知识
与应用
2.1学前儿童发展
2.1.1了解婴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
2.1.2了解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熟悉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和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1.3了解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2.1.4了解研究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据此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2.1.5了解幼儿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
2.2学前教育原理
2.2.1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并能据此分析教育现象与问题。
2.2.2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并能据此分析学前教育中的现象与问题。
2.2.3了解幼教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教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2.2.4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并能据此评析幼教实践中的问题。
2.2.5理解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作用。
2.2.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2.2.7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了解幼教改革动态。
保
教
知识
与
能
力
3.1生活指导
3.1.1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具有将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意识。
3.1.2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
3.1.3了解幼儿保健、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处理常见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基本方法。
3.2环境创设
3.2.1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3.2.2理解教师的态度、言行对幼儿园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性,并能进行自我调控。
3.2.3了解幼儿园常见活动区的功能,能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相应的活动区。
3.2.4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与家长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3.3游戏活动的指导
3.3.1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及其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3.3.2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能根据需要提供支持与指导。
3.4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4.1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3.4.2掌握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教育方法。
3.4.3理解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开展综合教育活动的意义与方法。
3.4.4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并能据此进行调整。
3.4.5关注个体差异,能根据幼儿的个体需要给予指导。
3.5教育评价
3.5.1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能对保教工作进行评价与反思。
3.5.2能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保教工作,促进幼儿发展。
(三)初中教师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职
业
道
德
与
素
养
1.1职业理念
1.1.1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能正确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1.1.2了解初中教育阶段对学生发展的意义,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
1.2职业规范
1.2.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1.2.2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道德规范问题。
1.2.3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要求,能做到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3基本素养
1.3.1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1.3.2掌握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具有一般的审美能力。
1.3.3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教
育
知
识
与
应
用
2.1教育基础
2.1.1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1.2掌握初中教育规律与学生特点的相关知识,能分析、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1.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能分析和指导教育教学。
2.1.4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2.2学生指导
2.2.1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2.2.2了解初中生身体、情感发展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2.2.3了解初中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2.3班级管理
2.3.1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能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2.3.2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3.3了解人际沟通的方法,能主动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进行交流。
教
学
知
识
与
能
力
3.1学科知识
3.1.1掌握拟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能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学科知识。
3.1.2掌握拟任教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9学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
3.1.3掌握学科教学论的理论知识,能指导学科教学活动。
3.2教学设计
3.2.1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准确说明所选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3.2.2了解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分析学生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2.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描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3.3教学实施
3.3.1了解教学情境创设、学习动力激发与培养的方法,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3.3.2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3.3.3掌握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能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组织探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3.3.4了解课堂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合理布置作业。
3.3.5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3.4教学评价
3.4.1了解教学评价的知识与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3.4.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四)高中教师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职
业
道
德
与
素
养
1.1职业理念
1.1.1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能正确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1.1.2了解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发展的意义,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
1.2职业规范
1.2.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1.2.2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道德规范问题。
1.2.3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要求,能做到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3基本素养
1.3.1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1.3.2掌握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具有一般的审美能力。
1.3.3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教
育
知
识
与
应
用
2.1教育基础
2.1.1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高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1.2掌握高中教育规律与学生特点的相关知识,能分析、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1.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情况,能分析和指导教育教学。
2.1.4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用以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2.2学生指导
2.2.1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2.2.2了解高中生身体、情感发展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2.2.3了解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2.3班级管理
2.3.1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能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2.3.2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3.3了解人际沟通的方法,能主动与同事、学生、家长、社区等进行交流。
教
学
知
识
与
能
力
3.1学科知识
3.1.1掌握拟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能在高中教学中融会贯通地运用学科知识。
3.1.2熟悉拟任教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
3.1.3掌握学科教学论的理论知识,能指导学科教学活动。
3.2教学设计
3.2.1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准确说明所选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3.2.2掌握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分析学生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2.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描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3.3教学实施
3.3.1了解教学情境创设、学习动力激发与培养的方法,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3.3.2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3.3.3掌握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能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组织探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3.3.4了解课堂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合理布置作业。
3.3.5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3.4教学评价
3.4.1了解教学评价知识与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3.4.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三、附则
1.本标准是制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以及命题的依据。
2.本标准从公布之日起试行。
3.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
湖北省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
248人看过
-
清远教师资格证办理条件(幼儿园、小学、初中)
142人看过
-
成都大专可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吗
172人看过
-
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465人看过
-
徐闻县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办理时间限制是什么
97人看过
-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如何关爱单亲家庭孩子
107人看过
-
幼儿园和幼儿园人教学可以不用教师资格证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14以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例,根据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任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或者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经注册登记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依据《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即: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由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所谓从事会计
-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要求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121、思想道德。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通过申请人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的思想道德鉴定;应届毕业生由学校进行思想道德鉴定。2、教学能力。.国家目前有两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独立考试地区的考生需要通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门笔试科目和面试获得学前教师资格证书。国家统一考试地区的考生需要通过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两门笔试科目和面试才能获得学前教
-
-
幼儿园教师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可以举报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23以没有驾驶资格证为例,开车没有资格证被查处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营运车辆不扣证件只罚款,额度在元,《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里的规定如下: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件,驾驶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的;(二)使用失效、伪造、变造的从业资格证件,驾驶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的;(三)超越
-
怎么考幼师资格证学前教育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12一、报考流程: 1、填报个人信息。 2、上传个人照片。 3、提交审核材料及付费。 4、打印准考证,参加报考。 二、提出申请: 1、申请人向户籍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申请,提交以下材料: (1)二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 (2)六证:身份证原件和影印件、学历证书原件和影印件、户籍证明、体检合格证明、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影印件、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成绩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