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社保生育保险报销流程
本人或所在单位持相关材料于产假期满后5日内向有关部门递交资料申请生育待遇报销。
二、报销条件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2、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职工,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三、报销标准
1、津贴补助
①怀孕7个月以上顺产或流产:2000元
②满7个月以上剖宫产或流产:3000元
③多胞胎生产: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400元。
④怀孕3-7个月生产或流产:1000元
⑤怀孕3个月以下流产:300元
2、一次性补贴:
①流产:400元
②顺产:2400元
③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
3、生育营养补贴与围产保健补贴
凡符合享受国家规定90天(含90天)以上产假的生育女职工可享受生育营养补贴300元、围产保健补贴700元。
注:因计划生育需要,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皮埋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费用,也在生育保险保障范围,由生育保险基金结付。
四、报销材料
1、女职工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
《成都市生育保险待遇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行政公章)、劳动合同书、本人身份证、财政部门制作或监制的医疗服务收费票据、出院证明书、生育指标、婴儿出生证或其他医学证明、婚姻证明。
2、男职工生育医疗费补贴:
《成都市生育保险待遇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行政公章)、劳动合同书、本人身份证、财政部门制作或监制的医疗服务收费票据、出院证明书、生育指标、婴儿出生证或其他医学证明、婚姻证明、配偶户籍证明、配偶社会保险关系证明或配偶的失业证。
3、计划生育手术费:
《成都市生育保险待遇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行政公章)、手术费收费票据、病情证明书、劳动合同书、本人身份证、婚姻证明。
4、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医疗费:
《成都市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住院医疗费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行政公章)、财政部门制作或监制的医疗服务收费票据、住院费用清单、复式处方、单位证明、出院证明书、婚姻证明、社会保险卡、本人身份证。
-
四川成都男生育保险报销满足手续有哪些2024
284人看过
-
四川成都报销生育保险需要材料及有什么手续2024
163人看过
-
四川成都市男方报销生育保险手续包括什么2023
88人看过
-
四川成都市社保生育险报销标准2023
441人看过
-
成都生育保险如何报销成都生育保险如何报销流程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30办理资料:1。女职工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成都市生育保险待遇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行政公章)、劳动合同、本人身份证、财政部门制作或监管的医疗服务收费票据、出院证明、生育指标、婴儿出生证明或其他医疗证明、婚姻证明。2、男职工生育医疗费补贴《成都市生育保险待遇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行政公章)、劳动合同、本人身份证、财政部门制作或监管的医疗服务费票据、出院证明、生育指标、婴儿出生证明或其他医疗证
-
四川成都市社保交费基数规定2024重庆在线咨询 2024-08-311、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2、缴费基数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份不计入缴费基数;缴
-
职工生育保险报销步骤:如何办理生育保险报销手续?新疆在线咨询 2025-01-02根据我国现行的生育保险制度,符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的女职工,在生产前需要将用于报销生育费用的相关资料提交给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向当地社保部门申报。社保部门会对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签发医疗证。 在生育产假满的30天内,女职工需要将身份证、结婚证、社保卡、婴儿出生证明、医疗费用原始凭据等资料交由当地社保部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资料要求。 社保部门进行审核后,核准通过后,生育科会
-
成都XX保生育险报销标准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1报销标准: 1、妊娠满7个月施行剖宫生产剖宫流产:3000元; 2、妊娠满7个月生产流产:2000元; 3、妊娠满3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流产:000元; 4、妊娠不满3个月流产:300元; 5、多胞胎的每多生产一个婴儿:增加400元。
-
2024四川成都社保缴费最低标准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31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