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一、检察院不批捕是释放还是取保候审
检察院不批捕如果必须要采取强制措施的话,那么是取保候审,如果确定无罪的话,可以无罪释放。取保候审到结案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取保候审并不代表着结案,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是一年,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符合逮捕条件的话,司法部门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新予以逮捕,从逮捕以后到结案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二、解除取保候审不结案有什么影响
解除取保候审不结案的影响是案件仍然处于刑事诉讼程序中,之后是否要追究犯罪要视情况而定。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解除取保候审不结案,可能是强制措施变更,案子还会到检察院法院审理判决,嫌疑人还需要等判决结果。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变更或解除的情况如下: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
我国刑诉法九十七条规定?
138人看过
-
新交法五十二条规定
421人看过
-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五十七条新规是怎样的?
120人看过
-
刑诉法七十七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430人看过
-
刑法第十七条有什么规定的
365人看过
-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五十五条是如何规定的?
247人看过
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公安机关没有足够证据认定犯罪人员存在犯罪行为,或者是需要变更其他的强制性措施。 解除取保候审不代表结案,因为取保候审只有一年的期限,如果到期仍无证据对该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的话,只有解除取保审,只有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后,... 更多>
-
新刑诉法七十五条适用范围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30《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
-
监察法(草案)2020第五十七条是如何规定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29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被监察人员、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被监察人员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二)是主要的;(三)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四)有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的。
-
刑法第十七条怎么规定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3刑法中第十七条的规定有: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等。
-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法律上如何认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10《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另外,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
-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对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81、刑法第三百四十七到第三百五十条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3、第348条:非法持有毒品罪 4、第349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第350条: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6、第351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7、第352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8、第353条:引诱、教唆、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