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盗窃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电、气行业,由于单位是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组织,体现单位意志进行犯罪活动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比自然人犯罪更为严重,影响更大,对被害人的损害也更深。从本质上讲,单位盗窃应属犯罪行为,应当列为刑法打击的对象,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笔者认为,对单位盗窃按自然人盗窃犯罪处理是不科学的。首先,单位盗窃是否构成犯罪,只能由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确定,法无明文规定不构成罪,既不能对单位盗窃作犯罪处理,也不能将单位盗窃按自然人犯罪处理。规定单位盗窃按自然人盗窃处理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立法活动,既不符合法治原则,也有违于现行刑法的立法精神。其次,从犯罪构成上看,自然人盗窃的犯罪构成要件不适用于单位盗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复意见,单位盗窃的犯罪主体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主要的直接责任人员,单位盗窃必须是数额巨大、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这与自然人盗窃的构成要件不同。根据罪名确定原理,只有根据犯罪构成来确定罪名,才能使罪名达到法定性、准确性要求。因此将单位盗窃等同于自然人盗窃是欠妥的,应当单列罪名。第三,从适用刑罚上看,自然人盗窃的刑罚规定难以适用单位盗窃。根据有关现定,单位盗窃数额巨大,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而自然人盗窃数额巨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是加重处罚的情节,把自然人加重处罚情节作为单位盗窃的犯罪构成要件,致使犯罪构成要件与处罚情节相互矛盾。
综上,司法解释对单位盗窃的规定只能是一种权宜补救措施,单位盗窃的定罪量刑最终应当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只有通过立法程序,单独设立单位盗窃罪,对单位盗窃的概念、特征、定罪量刑进行明确界定,使司法机关依法准确、有力地查处打击单位盗窃行为,扼制当前越来越猖獗的单位盗窃现象。笔者建议,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中增设单位盗窃罪条款,并在有关盗窃罪的司法解释予以补充和完善。
-
盗窃罪解禁后对罪犯影响探讨
436人看过
-
对贪污贿赂犯罪增设罚金刑的探讨
352人看过
-
探讨工伤对单位的影响
58人看过
-
盗窃罪的成立标准探讨
303人看过
-
盗窃罪的量刑依据探讨
290人看过
-
盗窃罪的侵权客体探讨
197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盗窃罪审判方法的探讨福建在线咨询 2024-12-14对于某些小偷小摸行为、因自然灾害和生活困难而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逼参加盗窃活动但分赃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不视为盗窃罪,但主管机关可以适当给予处罚。这些行为应当与社会的盗窃犯罪有所区别。根据《解释》,对于这些案件,如果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处理时也应与社会的盗窃犯罪有所区别。 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存在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们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当盗窃行为
-
16岁犯盗窃罪问题探讨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01如果已满16岁,则已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盗窃罪的刑罚取决于盗窃数额,数额在两千至五万元之间,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在五万元至四十万元之间,刑罚为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数额在四十万元以上的,刑罚为十年以上。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定的刑罚较轻。如果盗窃数额不大,而且以前没有犯罪记录,认罪态度好并愿意退赃,那么被判处缓刑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亲属应当高度重视。这说明公安机关已经
-
盗窃罪刑罚裁量标准探讨广西在线咨询 2025-01-301.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如果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如果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单位犯罪中刑事责任的探讨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应受刑罚处罚。单位犯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 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 3. 单位犯罪通常由单位集体决定或由单位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根据刑法的规定,
-
单位盗窃罪定性?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7不能。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并且盗窃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是盗窃罪的犯罪主体。单位盗窃并不会构成盗窃罪,单位组织实施盗窃,获取财产归单位所有,应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主要的直接责任人员按盗窃罪依法批捕,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