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处罚
上市公司拖欠工资的处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解决
公司拖欠工资的解决方式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1)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申请支付令。
三、拖欠工资用请律师吗
拖欠工资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请律师。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包括辞职后扣押工资不予发放的情况,可带上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合同,工作证,工牌等)、身份证、用人单位工商登记信息(去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网站查询打印)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填表投诉。如果投诉得不到满意结果,可以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去申请劳动仲裁,全面主张更多权利。
-
拖欠工资怎么处罚公司,被拖欠工资的职工如何维权
473人看过
-
离职拖欠工资怎么处罚,已经离职公司拖欠工资的处理
264人看过
-
拖欠工资对公司怎样处罚规定是什么
441人看过
-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找谁
294人看过
-
工资拖欠怎么办,原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85人看过
-
如何处罚拖欠工资的行为,公司克扣工资怎么办
297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拖欠公司工资应该怎样处罚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61、对于公司拖欠工资的处罚,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金,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
-
被上市公司欠了3个月工资了,上市公司能拖欠工资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0《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
-
怎么处罚拖欠工资的公司和个人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41、企业拖欠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要怎么处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上约定的工资发放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且该约定不得违反“按月支付”的原则。若超过时间未发放的,即属于拖欠工资,为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2
-
拖欠工资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处理法律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0公司拖欠工资的处理方式:(一)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二)向企业的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三)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五)其他法律支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