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第一条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认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应该具体考虑哪些因素
判断“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发生严重困难”,应从公司组织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公司虽处于盈利状态,但其股东会机制长期失灵,内部管理有严重障碍,已陷入僵局状态,可以认定为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在经营方面,考虑公司主营业务是否可以正常展开、是否可以实现公司设立目的等;在管理方面,考虑股东会、董事会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公司股东会及董事会管理机制能否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等.
-
如何判断公司的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
214人看过
-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应该如何判断
330人看过
-
怎么判断“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100人看过
-
对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应怎么样理解
116人看过
-
有以下情况,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之诉
494人看过
-
如果公司经营出现困难,我们如何要求解散?
169人看过
公司解散是指公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后死亡的法律行为。公司解散的原因: 1、被吊销营业执照; 2、股东大会作出解散决议; 3、因公司资不抵债破产而解散。 公司解散时,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公司解散必然导致劳动关系提前终止。用人单位... 更多>
-
对公司经营管理严重困难的观点理解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17公司无法正常经营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形: 1.公司经营不善,且无法通过调整经营管理人员得以改善; 2.股东利益对立严重,无法调和; 3.公司资产正被滥用、浪费; 4.大股东滥用公司控制权对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
-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应该如何判断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2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侧重点在于公司管理方面存在有严重内部障碍。公司严重内部障碍有以下情况: 1、当公司股东之间意见存在分歧,互不配合,无法在股东会上形成有效的决议时,即股东会机制已出问题,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2、公司连续多年未召开股东会,无法形成有效股东会决议,即无法通过股东会决议的方式管理公司,股东会机制失灵。 3、作为执行董事或监事的股东之间存在矛盾,他们已无法正常行使权利,即无法发
-
公司经营困难解散是否要赔偿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28公司经营困难解散需要赔偿。公司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公司经营发生困难,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解散公司的,应如何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8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它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符合下列事由之一,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一)公司持
-
公司能否因为经营困难为由解散股东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21股东不能根据公司经营困难的长期负债解散公司。 公司管理中严重困难的重点是公司管理中存在严重的内部障碍,如股东会机制失败、 不能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做出决定等。,不应片面理解公司资金不足、严重损失、长期负债等经营困难。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以下原因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公司两年以上不能召开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