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专利竞争的一般规律
专利法律竞争是明战,更是企业间主要的法律竞争形式。例如,美国全部337案件中,约90%涉及专利。在美国联邦法院,高技术企业间的竞争也主要是专利竞争。例如,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3月19日间,摩托罗拉公司介入的全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律诉讼共69件,其中知识产权诉讼30件,专利诉讼25件,其余则主要是涉及消费者保护、员工保护的民权诉讼。
在美国普通法体制下,专利法的进步主要靠司法实践的推动。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经济结构、经济生态调整的周期性过程。经济危机伴生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大批企业被淘汰出局,社会资源被强制性配置到新的技术、产业部门,从而迎接新的经济繁荣。
因此,美国历次经济危机经常孕育三个现象:
第一,孕育新的经济巨人,美国大部分工业和科技巨人一般诞生于经济危机阶段,目前,美国硅谷对新能源、新材料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有可能造就新的经济巨头;
第二,产业整合强度空前强烈,经济资源被市场配置到更高效的组织形式,例如,2008年,美国500强的总收入约占美国GDP的51.88%,1000强的总收入约占美国GDP的78%,目前,北美银行、汽车、IT、电子、化工企业之间的整合速度相当迅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结构与美国类似,中国500强企业的收入总额约占全国GDP的8成;
第三,大批专利权人启动对企业的专利屠宰运动,加速旧经济衰亡、解体、整合的速度,也就是说,经济危机会导致专利明战升级,通过专利竞争淘汰旧技术、旧产业、老企业。
二、美国经济危机再次启动专利屠宰运动
此次美国经济危机,再次启动了专利屠宰运动。
以美国企业为例。微软历史上总共卷入107件美国专利诉讼,仅2009年就卷入17件,要求微软赔付4亿美元以上的大案频频发生。思科历史上总共卷入35件美国专利诉讼,仅2009年就卷入10件,具有重大杀伤力的专利大案频频指向思科。
以中国企业为例,联想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8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36%;UT斯达康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6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37.5%;华为公司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2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华为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66%;中兴通讯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3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75%,另一件发生在2008年11月,也在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海尔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3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50%。
代表中国企业打赢最多美国知识产权案件的著名律师夏廷康博士表示,中国企业在国外遇到的专利诉讼,95%以上发生在美国;为开展在美专利备战,中国企业在北美的专利部署高潮将在2010年之后出现,2015年左右,中国大批企业将获得大规模冲击美国市场的专利基础;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中国优秀企业的专利屠宰已经提前到来。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专利危机,这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预警和应急战略的核心内容。华为、中兴、联想、UT斯达康公司一并被告后,中国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三、中国大批高技术产品卷入专利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专利诉讼覆盖的中国产品非常宽泛。
例如,2009年6月以来,美国媒体监护技术公司对中国整个电视机和计算机行业发起了专利诉讼,覆盖产品涉及中国进入美国的各种电视机、计算机、影碟机、视频播放装置。
再如,2009年7月7日,WIAV网络公司对中兴通讯、联想、华为、UT斯达康等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认为它们故意侵害US6480497号专利。该专利保护在分组无线网状网络中,最大化数据流量的方法和设备。原告认为中兴通讯通过进口、生产、使用、以及销售等方式侵犯专利,涉嫌侵权的产品包括无线网络设备,例如ZXV10系列的路由器(如ZXV10H108N,ZXV10H211,ZXV10H201,ZXV10H260,ZXV10120X,ZXV10W300B,和ZXV10H108N)。原告认为联想公司通过进口、生产、使用、许诺销售,以及销售等方式侵犯专利,涉嫌侵权产品包括便携式电脑产品,如IdeaPadS10、ThinkPadR500,和ValeLineG530。UT斯达康涉嫌侵权产品包括无线通讯设备,例如F1000G、F3000。华为涉嫌侵权产品包括无线网络设备,如HG、MT、BM系列的路由器(如HG520s、HG522、HG527a、MT841、BM635、BM625、BM325)。
四、商业秘密暗战的升级与发展
美国最致命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是专利诉讼,因为专利诉讼的取证手段过于温和,缺乏强有力刑事调查手段、羁押措施和刑事惩罚。相比之下,美国FBI和各州警察主导的企业间商业秘密暗战更加致命。
例如,中国两家企业曾被控侵犯美国硅谷技术秘密,涉案人员已经被抓捕,分别涉嫌盗窃计算机芯片设计、油气资源勘探软件。
克林顿签署《经济间谍法》之后,美国联邦法院审理的第一起经济间谍案件指向中国。被告是波音公司员工,涉嫌盗窃30多万页太空技术秘密给中国企业。
该法生效后,美国联邦法院宣判的第一个经济间谍案件也指向中国。被告曾在美国高技术企业工作,涉嫌为中国企业盗窃海军武器系统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技术资料。
目前,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侵权和经济间谍案件每年增加约10%,远远超过专利案件的增长速度。清理美国高技术企业垃圾的中国人甚至也被FBI逮捕,理由是他们涉嫌通过垃圾分析,为中国企业盗窃太空船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秘密。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中国最大的铁路铸件生产企业卷入了美国337商业秘密法律诉讼。该企业位于河南。其个别员工聘自山西某合资企业。山西合资企业的美国出资方,以跳槽员工从山西企业向河南企业披露技术秘密为由,在美国ITC提起商业秘密法律诉讼。美国在华合资、独资企业数以十万计。一旦该案中原告胜诉,大批北美企业将改变诉讼策略,改用商业秘密这种更加强有力的法律诉讼打击中国竞争对手。和其他知识产权诉讼相比,商业秘密暗战更有杀伤力,其快速升级与发展值得中国广大合资、外贸企业高度关注。总体上看,它是杀伤力最大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五、美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手段的强化
在美国,商业秘密保护原来主要由州的刑事和民事法律管辖,主要是普通法。1979年,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发表了《统一商业秘密法》,试图作为学理上的示范法,让各州效仿,以统一各州司法实践。此前,在1976年,美国已有38个州制定了本州的商业秘密保护法;有5个州赋予商业秘密以财产权地位;有的州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开始给予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加入TRIPS后,美国各州已普遍承
-
从环保行业中美知识产权典型案件的比较看我国专利制度的巨大竞争优势
69人看过
-
基于港口经济发展的港口竞争态势分析
246人看过
-
知识产权资本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利器
294人看过
-
美国:文化产业强国重知识产权
61人看过
-
知识产权对未来知识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
452人看过
-
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繁荣知识产权文化
60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发展趋势?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15未经国务院知产行政部门许可,以经营为目的的从事知识产权代理业务的行为,均称为黑代理,黑代理是不受代理条例约束,不承担相关的责任的。很多不合法规的“黑代理”利用申请人不了解国家的相关规定,以营业执照或者以知识产权局备案欺骗申请人,冒充正规代理机构。 对于申请人,如果您不慎委托了“黑代理”申报知识产权业务(如专利、商标等),那么极大程度上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专利质量差而得不到保护,或权利
-
未来20年经济大趋势中国怎么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2趋势一旦走出来,就犹如狂奔的野马,人跟在它的后面,无论多么努力,都难以再追上。只有走在前面,骑在马上,抓住缰绳,才能与之前行。如果以前不关注未来的趋势演变,还能够在随波逐流中找到机会的话,那么,在正在到来的全球大巨变中,这种盲目的做法将导致无可挽回的错误。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未来的大趋势将如何演变面对未来的大趋势,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
-
-
美国的知识产权侵权是怎么处罚的呢?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12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或法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取得的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关于表演艺术家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关于人们在一切领域的发明权利;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关于外观设计的权利;关于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和标记的权利;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以及有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里一切其他来自智力活动的权利。知识产权具有的法律特征:一是知识产权的客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