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怎么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18:30:45 302 人看过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罚: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指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非法持有管制刀具的构成是什么

非法持有管制刀具是指,行为人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非法持有管制刀具的构成是:第一、行为人具有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第二、该行为必须危及公共安全,且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

二、非法携带危险物品罪判几年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为人携带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但拒不交出的,构成本罪。行为人携带爆炸物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罚。

三、有管制刀具怎么处理

携带管制刀具,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构成一般违法甚至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22: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随身携带刀具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1、不一定,具体要根据是否故意,以及主客观因素确定。但是建议尽量不要携带刀具去公共场所。认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看行为人是否出于故意,如果行为人为他人利用,确实不知情而非法携带的,就不应构成犯罪。二是应当对行为人非法携带上列物品的数量、危害大小等情节进行综合分析。如果行为人非法携带上述物品数量很小,行为人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能马上、主动交出的,也可不予追究处罚。2、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是刑法修改后,新增设的罪名,其主要特征是:(1)客观方面,首先,必须有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和危险物品之行为;其次,必须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第三,危及公共安全必须是情节严重的。(2)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自己携带了枪支、弹药和危险物品而故意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公共安全。本罪为结果犯,必
    2023-03-21
    158人看过
  • 新刑法对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罚标准?
    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谓非法携带,是指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而携带,即依法不能携带上述物品进人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而仍决意携带。非法携带枪支量刑标准有哪些新刑法新刑法对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的量刑标准:行为人构成非法储存枪支罪既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8-09
    322人看过
  • 什么是管制刀具,携带管制刀具有什么处罚
    一、什么是管制刀具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我国1983年颁布的一个叫做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指出,生产管制刀具的单位必须领取《特种刀具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经销管制刀具的商店,必须申请领取《特种刀具购买证》,凭证购买。自2002年起,《规定》设置的关于刀具生产、销售和携带的行政许可,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取消的审批项目。国务院取消对管制刀具的有关许可审批项目后,公安部《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中除有关许可审批的规定不再执行外,其他管理制度仍然有效。二、携带管制刀具有什么处罚1、二〇〇七年一月,为切实加强管制刀具治安管理,制定了《管制刀具认定标准》,对管制刀具认定标准进行了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
    2023-03-30
    430人看过
  • 管制刀具非法携带的惩罚标准
    需分情况讨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定罪量刑?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定罪量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
    2023-07-05
    366人看过
  •  危及公共安全非法携带枪支罪如何判刑?
    非法携带枪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枪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有此罪的人应当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携带枪支的定义包括以火药为动力或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发射枪弹的军用和非军用枪支。非法携带枪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枪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有非法携带枪支罪的人,应当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是指非法携带以火药为动力或者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发射枪弹的军用和非军用枪支。 非法携带枪支罪如何判刑?非法携带枪支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上非法携带枪支,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携带枪支罪属于轻罪,主要表现为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上非法携带枪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非法携带枪支罪,具体判刑要根据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态度等因素
    2023-08-20
    272人看过
  • 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处以罚款
    一、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处以罚款1、情节严重的构成刑事犯罪,《刑法》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第二百九十七条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4、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管制刀具的定义及种类根据国务院批准公安部1983年颁布的《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
    2023-04-24
    416人看过
  • 14周岁携带管制刀具怎么处罚
    我国对枪支弹药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每个家庭都是使用刀具的情况,不允许公民随身携带管制刀具。一、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一般判几年?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主动上交管制刀具还要处罚吗主动上交管制刀具是否需要处罚看具体情况而定。主动将管制刀具上交公安机关,并如实说明情况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其中,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等恶劣情节的,予以免除处罚。如果是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如何处罚自带管制刀具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
    2023-06-21
    218人看过
  • 携带管制刀具怎么认定携带
    认定本罪,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看行为人是否出于故意,如果行为人为他人利用,确实不知情而非法携带的,就不应构成犯罪。二是应当对行为人非法携带上列物品的数量、危害大小等情节进行综合分析。《刑法》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七条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4-04-30
    370人看过
  • 携带管制刀具会被处罚吗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携带一颗子弹如何处罚携带一颗子弹怎么处罚视情况而定。非法携带弹药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弹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立法上没有规定数额、情节的限制。但是,根据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应认为是犯罪,可以依照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1、要把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枪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行为
    2023-03-08
    475人看过
  •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行为受哪些处罚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治安处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拘禁会判多长时间非法拘禁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买开刃的剑犯法吗?买开刃的剑犯法吗买开刃的剑不构成犯罪,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会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进入公共场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管制刀具还需要上交吗管制刀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违法性,是需要上交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
    2023-03-29
    455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定义、量刑】
    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解释】本条是关于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本罪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枪支、弹药”及“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含义与范围与本章其他条文所规定的内容是一致的。本条规定的“管制刀具”,是指国家依法进行管制,只能由特定人员持有、使用,禁止私自生产、买卖、持有的刀具,如匕首、三棱刮刀、弹簧刀以及类似的单刃刀、双刃刀和三棱尖刀等。“公共场所”,主要是指大众进行公开活动的场所,如商店、影剧院、体育场、街道等。“公共交通工具”,是指火车、
    2023-06-11
    459人看过
  • 2023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处罚标准是什么1、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1)携带枪支或者手榴弹的;(2)携带爆炸装置的;(3)携带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二十米以上的;(4)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2、行为人非法携带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携带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不以犯罪论处。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
    2023-08-06
    92人看过
  • 管制刀具非法携带是否属于治安管理犯罪?
    违反治安管理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怎么治安处罚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治安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行为人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
    2023-07-02
    87人看过
  •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参加集会罪的处罚有什么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参加集会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又危害了公共安全,还侵犯了国家有关武器、管制刀具及爆炸物的管理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刑法》第二百九十七条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4-05-09
    16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危及公共安全罪非法携带枪支怎么处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30
      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犯本罪的,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的立案标准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9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携带枪支一支以上或者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二)携带爆炸装置一套以上的; (三)携带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二十米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
    • 超过什么标准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才能立案?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10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控制刀具或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况之一,应立案追诉:(1)携带枪支或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2)携带爆炸装置一套以上(3)携带爆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导火索、导火索、导火索二十米以上或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未发生火灾的工具未发生的公共工具或
    • 非法携带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立案标准:非法携带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立案标准: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10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控制刀具或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况之一,应立案追诉:(1)携带枪支或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2)携带爆炸装置一套以上(3)携带爆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导火索、导火索、导火索二十米以上或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未发生火灾的工具未发生的公共工具或
    • 关于处理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未遂的相关法律法规
      甘肃在线咨询 2024-12-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被称为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确定从轻或者减轻的幅度大小时,应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但对于情节特别恶劣、危害后果严重、人身危险性大的未遂犯,也可以与既遂犯同等处罚,而不予从轻或者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