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被拘留的用人单位如何处理
劳动者被拘留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单位的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劳动合同法》规定若职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被行政机关依法处罚的,单位规定中若对职工被行政处罚的类似情形进行了规定则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劳动者被行政拘留会通知单位吗
行政拘留一般情况下不会通报单位,但是会通知家属。如果是无法通知家人,会通知其他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主体,如单位。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对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三、劳动者被行政拘留有案底吗
劳动者被行政拘留没有案底。
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七十五条 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处理。
-
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的人身权利应如何处理
59人看过
-
用人单位应该如何处理员工被行政拘留
178人看过
-
劳动者被恶意拖欠社保如何处置用人单位
394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该如何处理?
352人看过
-
劳动者的财物是否可以被用人单位扣留?
118人看过
-
劳动者被刑事拘留,用人单位可不可以因此解除劳动合同
285人看过
-
劳动者被拘留的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被拘留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191、可以解除。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此时无须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等程序要求。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六项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3条规定:“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家属哪里拿到拘留通知。 3、就你问的第三个问题,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劳动者造成火灾,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如何处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7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劳动者造成火灾,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相关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能否扣押劳动者的证件?用人单位应当如何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08《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
-
试用期满劳动者选择留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如何处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1、何谓试用期?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考核的时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2、试用期满的两种选择:劳动者有两种选择,去或留。单位的两种选择,用或不用。双方的两种选择都是合法的。 3、试用期满的两种结果:劳动者选择留,单位选择用,结果是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与单位建立正
-
如何处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02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处理,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