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规定,死刑缓刑两年执行的案件在判定生效后,会按照审判监督的程序申请再审。如果符合了以下的情形,人民法院应该进行重新审判:首先有了新的证据去证明原来的判决认定的事实有错误,可能会影响到量刑的。其次是原来的判定、裁定的适用法律是有错误的。然后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会影响到审判的。
死缓复核后的处理
死缓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应当裁定核准;
(二)原判认定的某一具体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存在瑕疵,但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执行并无不当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的判决、裁定;
(三)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过重的,应当改判;
(四)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依法改判;
(五)复核期间出现新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依照本解释第二百二十条规定审理后依法改判;
(六)原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高法解释第349条第1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是否可以重新审视法院的判决结果?
405人看过
-
重新审视:如何申请撤销裁决
403人看过
-
经过二审,是否还可以重新审视?
341人看过
-
缓刑结束后是否可以重新被判缓刑?
249人看过
-
再审判决后是否可以申请再审,还可以上诉吗
402人看过
-
是否可以重新审视民事判决书所确定的抚养费?
476人看过
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 更多>
-
一审判决缓刑二审发回重审申请可以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09一审判缓刑,值不值得上诉,需看上诉后是否由新证据足以推翻一审判决事实,如有证据足以证明无罪的,可能可以。《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
-
缓刑人员判哪里,可以重新申请吗,判缓刑后到哪里重新申请,可以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3缓刑人员判哪里,不可以重新申请。判缓刑后,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向考察机关申请并经批准。《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
-
XX二审终审判决是否可以申请重新再审有没有期限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当事人对2013年1月1日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审查确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但该期间在2013年6月30日尚未届满的,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前款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的,仍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一)有新
-
一审判决不服申请再审是否可以直接重审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9首先对一审判决不服应当是上诉,二审发回重审,那么就等一审重新组成合议庭成员开庭审理。如果一审是生效了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那么发回重审也是一样重新组成合议庭成员开庭审理。
-
取保候审是否可以重新再申请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5取保候审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到期的应该及时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为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因此,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吋,依法应当解除取保候审。为监督公安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期限执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取保候审超过法定期限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