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权力四项原则保护未成年人
草案在总则一章中设专条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为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草案还特别强调保护工作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要遵循四项原则,即优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强调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为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草案从两个方面做出了规定,使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机衔接。对其他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并明晰了处罚力度。
1、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法律法规禁止未成年进入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研究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5、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讨论中,很多委员对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草案中该如何体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
我建议对校园暴力问题要单列一条,现在校园暴力越演越烈,在草案中关于这一点还不够突出。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斯成:
像这样的留守子女问题和弃婴和流浪儿童问题,怎样保护他们的权利,这应该是法律草案关注的一个重点。
记者出镜: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全面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强调了法律修改的针对性也增强了可操作性。
-
强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原则
311人看过
-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359人看过
-
立法突出“保护未成年人优先”原则
198人看过
-
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04人看过
-
未成年人监护人确定原则的条件
280人看过
-
未成年人享有五项权利
362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国家未成年人保护原则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01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与保护相结合。
-
未成年犯罪的辩护原则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6从宽处理的原则、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分案处理的原则、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不公开审理的原则、全面调查的原则、迅速简约的原则。
-
-
第五十四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条款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16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法律规定了哪些原则?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0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法律规定了哪些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