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式应规范、清晰。
建议使用欠条、收条等字据的规范格式。一个完整的欠条主要包括四个要件:债权人、债务人、欠款内容以及归还时间,当然还包括签名及时间等内容;收条则应包括五个要件:交纳人、收取人、交付理由、交付内容以及交付时间。这些内容反映在正规制作、填充式的字据(商店有售)上,使人一目了然,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十分明确。
2、形式注意事项。
书写字据,字里行间,不宜有空格空行,否则容易被持据人增写其他内容。不要用褪色的笔书写,钢笔最好用黑墨水或者蓝黑墨水,黑色水笔亦可。若用圆珠笔或其他易褪色的墨水写字据,遭遇保存不当受潮或水浸时,字迹会变得模糊不清,亦可能为别有用心者利用化学制剂涂改制造良机。
3、标的物应写清楚。
借款、还款,借物、还物,皆应写清楚金额、数量,最好使用大写数字,以防止涂改和伪造。是财,是物,要分清,不要模糊、混淆。
涉及数字部分,最好用大写。有小写而没有大写,大小写不一致,数字前头有空格,小数点位置不准确等,这些都便于持据人添加数字或修改,进而引发纠纷。如货款计拾捌万人民币(180000万元),此为常见之失误,笔者已见过多次;阿拉伯数字末尾加个零,数额会骤然巨变。
4、内容表述要清晰。
语句不可大意,顺序不能颠倒,借到张三与张三借到便有天壤之别;不要将欠条与收条相互改制,相关涂抹会为纠纷埋下伏笔;不要把欠条变为借条,有些公司拖欠民工工资,向民工出具借款借条而非公司拖欠工资的欠条,如此,一字之差,劳资纠纷瞬间转变成民事借贷纠纷,民工对于企业长期拖欠工资的行为,便难以到劳动仲裁部门举报、申诉,只能向法院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订立条据时最好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一般情况下条据都是手写,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写并盖章。
-
写欠条注意事项,欠条怎么写
424人看过
-
欠条的写法和欠款追讨的注意事项。
410人看过
-
房款欠条模板以及写欠条的注意事项
239人看过
-
公司间借款的借条如何书写,书写借条的注意事项
366人看过
-
书写工程欠款欠条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82人看过
-
借钱怎么写欠条、写欠条的注意事项
101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写欠条注意事项都有什么,欠条应该如何书写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6写借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身份信息内容; 第二,借款的数额,以及给付的方式; 第三,借款的用途,不能用于非法用途; 第四,归还的日期,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第五,是否给付利息,以双方约定为准; 第六,借款人签字,并注明借款日期。
-
工程补充协议的书写注意事项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04工程补充协议注意事项:1、工程补充协议注意事项——审查发包人和承包人的履约情况1。发包人应主要了解两个方面:①主体资质,即建设相关手续是否齐全。例如:建设用地是否已经批准,是否纳入投资计划,规划设计是否已经批准,是否已经招标。②履约能力是资金问题。施工所需资金是否已经落实或可能落实等。2、承包商的主要知识包括:①资质情况;②施工能力;③社会信誉;④财务状况承包商的二级公司和工程部门不能对外签订合同
-
欠条的格式,注意事项,欠条如何写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4欠条的格式与注意事项 欠条短小精悍,在日常民商事活动中经常使用。 比照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件(主体、客体、内容),出具欠条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主体 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注意“借”词的歧意)要明确;自然人为主体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抄录居民身份证号;法人单位为主体时,应盖上单位公章。 2、客体 数额单位要明确,数额应用中文繁体字书写,
-
如何写欠条及写妥欠条注意事项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2欠条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1、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注意“借”词的歧意)要明确;自然人为主体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抄录居民身份证号;法人单位为主体时,应盖上单位公章。 2、数额单位要明确,数额应用中文繁体字书写,分比应明确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 3、表达清楚,注意避免歧义。应将归还日期明确,如有利息约定,应写明,否则依法视为无利息,如有违
-
审写法律意见书的注意事项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1撰文前首先要做好调查工作,即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寻找有关法律依据,参阅有关文件、规定、批件,到实际部门进行实地调查、查询等。 答复要准确,法律依据充分。在出具法律意见书之前,必须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寻找出有关适用的法律依据,对问题经过梳理、分析、比较对照,从中归结出正确的答案,做到合理合法,切实可行。 合理安排好表达内容的逻辑结构。一般来说,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应放到前头说明,次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