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遇到意外应如何自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1:46:27 324 人看过

1、意外失火:破窗脱身打滚灭火

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员应立即熄火、切断油和电源,关闭百叶窗和点火开关后,立即设法组织车内人员离开车体。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脱身。当人身已经着火时,应采取向水源处滚动的姿势,边滚动边脱去身上的衣服,注意保护好露在外面的皮肤和头发。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2、汽车翻车:脚勾踏板随车翻转

当司机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车体旋转。车内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上,抓住车内的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座椅中,稳住身体,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而受伤。翻车时,不可顺着翻车的方向跳出车外,而应向车辆翻转的相反方向跳跃。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的方向滚动或跑开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3、车辆落水:先深呼吸再开车门

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浅,不能淹没全车时,应待汽车稳定以后,再设法从安全的出处离开车辆。若水较深时,先不要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司机和乘客维持5至10分钟,应首先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4、迎面碰撞:两脚踏直身体后倾

交通事故中的迎面碰撞,受到致命危险的主要是司机。一旦遇有事故发生,当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司机一侧时,司机应手臂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踏直,身体后倾,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一瞬间,头撞到挡风玻璃上而受伤。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临近驾驶员座位或者撞击力度大时,驾驶员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而受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4: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遇到车祸时如何保护自己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家属可以选择等待肇事者支付医疗费用再进行治疗,或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保障权利能力得到主张。同时,在协商过程中切勿将有关医疗凭证及诊断时医院拍摄的片子、交警部门的认定书原件交给对方。应及时掌握对方信息,对于外地车辆,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尤其是受害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时,如果肇事者不愿意支付医疗费用,受害人家属可能会选择等待肇事者支付医疗费用再进行治疗,以便及时治疗受害者的伤势。交通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等信息,对于外地车辆,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保障权利能力得到主张,判决能够得到履行。对于事故发生后,在和对方协商的过程中,尤其是对方要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切勿将有关医疗凭证及诊断时医院拍摄的片子,交警部门的认定书的原件交给对方。 交 通 事 故 受 伤 怎 么 处 理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受伤者应该立刻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
    2023-10-08
    71人看过
  • 自行车遇到碰瓷如何处理
    自行车遇到碰瓷,应当立即报警,由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并据此进行赔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2024-04-19
    66人看过
  • 遇到他人随意发布自己照片时应该如何应对?
    别人乱发自己的照片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侵权责任的确定如下:1、以营利为目的的,无论是否情节严重,也无论是否盈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营利,且肖像权人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就必须承担赔偿责任;2、对于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肖像权的,侵害肖像权精神利益损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就必须承担赔偿责任。未经允许拍别人的照片合法吗?未经允许拍别人照片违法。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
    2023-08-17
    494人看过
  • 在沙漠中遇险如何自救
    法律综合知识
    专家们认为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取决于三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周围的温度,活动量及饮水的储存量。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进行体力活动,人所消耗的水也要比阴影下多三倍。如果人们将水的消耗降低到最低最低的限度,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便随之增加了。专家们有一句警语:“不要与沙漠对着干,而要去适应它。”有一个英国飞行员,迫降在西撒哈拉沙漠后,在11天内步行了224公里而获救,秘诀就在于“夜行晓宿”。如果在白天行走他所带的水是绝对不够的.看看美国人维瑞尔与妻子罗娜的沙漠经历对你也许有所启迪。专家不仅教给人们如何保存体内水份的方法,还教给人们如何在表面上看来滴水不存的地方找地下水源,许多从沙漠死里逃生的人发现,形形色色的仙人掌恰恰是天然的水库。一名美国飞行员脱险后讲述道:“对众多的仙人掌类植物品尝后,我发现一种瓶状的仙人掌含水量最为丰富,只需挤压一下就能畅饮一顿。”在沙漠中有一种仙人掌据说一次可以挤出4升水。许
    2023-04-24
    81人看过
  • 自驾游需注意高速路遇车祸自救常识
    在高速路上出车祸,司机是否懂得自救?昨日,一场发生在界水高速路的模拟事故测验显示:10多个司机都不懂事故后应立即规范摆放警示标志,以及立即离开现场的自救常识。对此,高速路执法部门紧急发布国庆期间安全驾车提醒。特别事故是市高速公路执法支队八大队策划的。“超速行车发生碰撞事故是节假日最常见的事故。作为事故双方首先该干啥?”执法队员对在场司机提问。“报警。”几乎所有司机都这样回答。“错!节日期间车流量大,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很高。”执法队员说。八大队负责人提醒计划在国庆假期驾车出游的市民,可通过以下方法避免交通事故——驾车发现前方车祸,不要盲目前往施救,可替事故双方报警或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伤者前往安全地带。因事故已造成公路阻塞,若在现场停车盲目施救,必定阻碍通行引发二次车祸。遭遇事故,用手机或相机取证后,所有人前往护栏外的安全地带等待救援,不要站路中跟对方理论。驾车发生事故后,司机若受
    2023-06-05
    218人看过
  • 遇到开车口角,如何妥善处理?
    1、立即停车;2、及时报案;3、抢救伤者;4、保护现场,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包括其中的车辆、人员、遗留的痕迹、散落物不随意挪动位置。当事人在交通警察到来之前可以用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车辆等进入,避免现场遭受人为或自然条件的破坏。为抢救伤者,必须移动现场肇事车辆、伤者等,应在其原始位置做好标记,不得故意破坏、伪造现场。若有人受伤,应尽快将伤者送医急救。若为死亡车祸,不得任意移动死者身体,须待勘验后再行处置。倘涉及其余车辆,应立即记下该车之车牌号码、厂牌,并询问对方联络电话、该车的保险公司及保险内容。对肇事逃逸者,应记下该车的车牌号码、厂牌、颜色,并速拨打110通知警方处理。5、协助现场调查取证,在交通警察勘察现场和调查取证时,当事人必须如实向交警部门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6、随后应向保险公司报案,接下来在五日内携带保险卡、身份证、驾照、被保险人印
    2023-07-03
    337人看过
  • 发生车祸后如何自救互救
    对事故伤员的现场急救,应从受伤部位、伤后不同姿势以及伤员的具体伤情出发,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最常见的是驾驶员被方向盘或变形的驾驶室撞伤,并困在其内。在撬开驾驶室门窗后,可用硬纸板或厚塑料纸固定颈部,以免颈椎错位或损伤;同时可用一块板插到伤员背后,用绷带或布条固定,一起将伤员慢慢移出驾驶室。切勿随意将伤员拉出,造成二次损伤,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对弹离座位或被车辆撞倒的伤员,不能随便抬抱,要先将伤员作为一个整体转至平卧位,固定颈部,由三四人步调一致托起,并移至木板上;其次,用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头放后、足在前,平稳搬运。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急救者应靠近伤员后面,双手穿过伤员腋下,抓住其未受伤的肢臂,轻轻抬起,然后小心向后拖曳。拖动时,保持伤员的头、颈、胸部处于一直线水平上。伤员表面皮肤少量出血,可用布压迫止血后包扎;喷射状出血,说明大血管破裂,应设法钳夹血管止血;对四肢出血,一般可用带子扎在近
    2023-04-26
    121人看过
  • 遇到交通意外险如何申请赔偿
    一、意外身故保险责任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且自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因该意外事故导致身故,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意外身故保险金,同时合同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二、意外残疾保险责任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且自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因该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残疾,保险公司根据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的规定给付意外残疾保险金;三、意外医疗责任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在保险公司指定医院治疗,或在就近医院抢救(被保险人病情稳定后须转入保险公司指定医院治疗),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自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以内所支出的合理医疗费用,按照合同给付意外医疗保险金;不同的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上有很大差别,投保时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意外险;四、保险金申请保险金申请人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时,应提交以下材料。保险金申请人因特殊原因不能提供以下材料
    2023-03-18
    93人看过
  • 遭遇家暴该如何取证自救
    一、遭遇家暴该如何取证自救遭遇家暴该如下取证自救:1.如果有受伤的,可以前往医院验伤,提供验伤证明。2.在发生家暴时可以立马报警,在出警记录中写明出警原因和被家暴的过程。3.对方如果在事后请求原谅的,可以要求写保证书,让对方自己承认家暴行为,保证书作为书证证明其有家暴行为。《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二、遭遇家暴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离婚1.协议方式:如果双方能就离婚、子女的抚养、财产的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双方亲自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离婚协议书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2.诉讼方式:如果双方不能就以上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想要离婚的一方可以去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离婚,被告经常居住地和住
    2023-12-05
    186人看过
  • 救护车遇到堵车怎么办
    7月24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进行一审。救护车遇到堵车怎么办,救护车遇到别人不让路怎么办,救护车路权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急救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这次会议审议的《条例草案》规定,救护车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可以依法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消防通道、应急车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可以在禁停区域或者路段临时停车,并免交收费停车场停车费和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而单位和个人在行驶中应当主动避让执行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因避让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免予行政处罚。《条例草案》特别提出,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平台、110、119、122等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之间应当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做好突发事件和其他公共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指挥调度机构可以根据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需要,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必要的救护车通行保
    2023-06-03
    355人看过
  • 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自救与求救
    (一)处理办法:1、应立即把车辆转移到紧急停车带上,打开双闪灯并在距车辆150米以上的位置放置警示三脚架。2、责任划分不明确的,拍照留存证据后尽快将车辆转移至紧急停车带,同时打开双闪灯并在距车辆150米以上的位置放置警示三脚架。3、不要逗留在车内或车辆周围,事故车内人员及相关围观人员应第一时间疏散至安全处。(二)自救方法:迅速抱头缩身成球形当车祸来临,两车迎面相撞,来不及做缓冲动作的时候。车厢内的人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以此可减少头部、胸部受到撞击。当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司机一侧时,司机应手臂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踏直,身体后倾,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一瞬间,头撞到挡风玻璃上而受伤。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临近驾驶员座位或者撞击力度大时,驾驶员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而受伤。一、交警查车不停车会有什么后果路上有交警查车不停下属于不服从交警指挥,罚款200元。
    2023-06-22
    102人看过
  • 自己遇到车祸伤人该如何处置
    出车祸撞人的处理: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份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车祸撞人多久结案民事诉讼按普通程序,一般是6个月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
    2023-07-06
    161人看过
  • 意外伤害应如何得到补偿
    关于意外伤害问题之赔偿方案的详细阐述: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凡损害他人生命健康之人,必须负责赔偿受害者为此手术及康复期间所投入的合理开支,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以及住院伙食津贴等相关支出。若对他人造成肢体残障,需承担辅助器械费及伤残抚恤金;若导致其人员伤亡,则须支付丧葬费并承担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
    2024-08-18
    223人看过
  • 如果是遇到应急救援车辆不避让怎么处置?
    予以治安处罚,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3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在行驶中应当主动避让执行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因避让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免予行政处罚。相反,如果阻碍救护车通行则将面临刑事追究。针对恶意拨打、非法占用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和线路的;阻碍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通行的;侮辱、殴打院前医疗急救人员,或者以其他方式阻碍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实施救治的以及其他扰乱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秩序的行为,草案规定,单位和个人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
    2024-01-16
    26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打车遇到黑救护车时如何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2
      黑救护车”引发的一元钱官司新华网浙江频道(2015年)1月20日电(记者裘立华)市民陈某妻子病重在市区某医院抢救,在联系救护车返家时,竟然在医院门口遭到“黑救护车”营运人员的围堵,并发生肢体冲突,致使陈某多处软组织受伤。随后,陈某把医院告上法庭,仅向医院索赔1元人民币,但同时要求医院在主流纸质媒体上向陈某公开赔礼道歉。
    • 车祸后如何自救互救?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0
      对事故伤员的现场急救,应从受伤部位、伤后不同姿势以及伤员的具体伤情出发,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最常见的是驾驶员被方向盘或变形的驾驶室撞伤,并困在其内。在撬开驾驶室门窗后,可用硬纸板或厚塑料纸固定颈部,以免颈椎错位或损伤;同时可用一块板插到伤员背后,用绷带或布条固定,一起将伤员慢慢移出驾驶室。切勿随意将伤员拉出,造成二次损伤,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对弹离座位或被车辆撞倒的伤员,不能随便抬抱,要先将伤员作为
    • 自己开车出意外意外险能报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4-04-28
      自己开车出意外,意外险是否能报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单方事故或自己为有责方,则可以报意外险。但是车险和意外险中对于医疗费用的报销,加起来不得超过实际花费的医疗费用,身故保险金则可以叠加赔付。如果自己为无责方,则不可以报意外险,因为己方经济损失会由有责方承担赔偿责任。
    • 遇到交通意外险如何申请赔偿?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1
      一、意外身故保险责任 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且自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因该意外事故导致身故,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意外身故保险金,同时合同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二、意外残疾保险责任 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且自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因该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残疾,保险公司根据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的规定给付意外残疾保险金; 三、意外医疗责任
    • 包车司机遇到意外事故拒绝报警属于见死不救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0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司机没有通报不救人的是死亡不救人的,如果死亡的话,可以以故意犯杀人罪或故意犯伤害罪处罚,以故意犯死亡罪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