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行为侵犯隐私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4 16:30:46 368 人看过

一、如何认定行为侵犯隐私权?

认定行为侵犯隐私权是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区别

1.主体不同。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不愿公开的秘密,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隐私权方式是未经同意而披露传述等,侵害名誉权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

4.侵害的内容不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内容并非虚构,侵害名誉权的内容是捏造虚构的。

5.行为人心理状态不同。侵害隐私权可能故意或过失,侵害名誉权大多主观是直接故意、恶意。

6.行为人主观目的不同。侵害隐私权的目的可能故意或无意,侵害名誉权目的是毁损贬低他人名誉。

7.保护方式不同。隐私权侵害只能通过停止侵害、道歉、赔偿损失三种方式进行。而名誉权保护还可以通过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的方式进行。

三、侵犯隐私权怎么承担赔偿责任

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1: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偷拍、偷录行为如何确定是否侵犯隐私权?
    偷拍偷录行为无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禁止。如果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使用了非法手段,如暴力、胁迫或诱骗等行为,并且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违反了社会公德,那么就可能会进一步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因此,任何人都应该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不要进行偷拍偷录行为,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偷拍偷录行为无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禁止。如果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使用了非法手段,如暴力、胁迫或诱骗等行为,并且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违反了社会公德,那么就可能会进一步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法 律 禁 止 偷 拍 偷 录 行 为偷拍和偷录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权,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和第一千零一十三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获取、公开、使用或公开披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同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
    2023-09-04
    151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行为的看法
    法律综合知识
    一、侵犯隐私权行为的看法(一)《刑法》有如下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规定: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二)《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怎么构成侵犯隐私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如下:(一)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
    2023-06-03
    217人看过
  •  侵犯他人照片隐私的行为如何定罪?
    发布别人的照片可能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权和公民肖像权。要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应尊重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不进行非法干涉、获取、收集、利用和公开他人的信息。同时,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乱发别人照片,可能侵犯公民肖像权。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进行侵犯他人隐私权和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发布别人的照片可能涉及到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以防止他人非法干涉、获取、收集、利用和公开这些信息。同时,权利主体有权决定在何种程度上向他人公开自己的私生活,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另外,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乱发别人照片,可能侵犯公民肖像权。侵犯隐私权与肖像权的区别隐私权与肖像权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在侵犯时需要分别考虑。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
    2023-11-10
    339人看过
  • 探讨盗窃和偷拍行为如何侵犯隐私权
    偷拍偷录行为是否侵犯隐私权,看是否具备以下情形,即:1、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是否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2、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是否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如采用暴力、胁迫、诱骗等非法手段;3、在实施偷拍偷录行为时是否违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以下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1、未经他人许可,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者公布其财产状况;2、泄露公民的个人资料或公开或扩大公开范围;3、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情况。隐私是指公民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个人生活的秘密,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者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秘密。工资单是个人的隐私,有权不让他人查看。但如果夫妻双方对工资没有明确约定,工资单在夫妻双方之间不属于隐私,可以互相查看,如果约定的工资属于个人所有,工资单可以作为隐私,不告诉配偶,配偶也不能未经对方同意私自查看对方的工资单。《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
    2023-08-14
    371人看过
  • 夫妻之间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如何判决
    一、夫妻之间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如何判决夫妻之间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按照侵犯隐私权行为判决,法院一般会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法律没有规定任何例外,就算是夫妻也要尊重对方的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二、怎样认定侵犯隐私权认定侵犯隐私权的标准是: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
    2023-09-12
    457人看过
  • 被侵犯隐私权怎么处理?常见的侵犯隐私的行为
    一、被侵犯隐私权怎么处理?在民事领域对隐私权的保护方法有三种:1.直接保护方法。2.间接保护方法。3.概括保护方法。世界范围内隐私权法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其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在理论上对隐私权进行研究和在立法、司法上对隐私权进行保护,呈加强趋势;其二,世界各国对隐私权的保护呈专门化的趋势;其三,对隐私权的保护呈显出国际统一化的趋势。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各国在立法上还不完备,在司法上还比较懈怠,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二、常见的侵犯隐私的行为常见的侵犯隐私的行为如下: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
    2023-05-03
    227人看过
  • 侵权行为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如何界定
    一、侵权行为如何认定1、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行为的违法性。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但执行职务的行为,正当防卫的行为,紧急避险的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因其不具有违法性,故不为侵权行为。(2)损害事实。既包括对财产权利的损害,也包括对非财产权利的损害。对财产的损害可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害是指可得利益的减少。(3)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4)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无过错责任原则
    2023-04-19
    386人看过
  • 怎样正确界定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应这样界定侵犯隐私权的行为: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须具违法性;2、存在隐私权被损害的事实,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3、损害事实与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一、公开他人信息违法吗公布他人不良信息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精神损失等,同时可对侵害人予以治安处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二、在附近的别人车上安装gps功能怎么处罚在他人车上安装gps的处罚如下:1、在车上装跟踪器,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肯定属于违法行为,可根据情节,由公安机关给予罚款、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2、就隐私权而言,刑法尚没有规定为犯罪,不属于犯罪行为,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造成严重后果的,受侵害的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三、民法上行政侵权行
    2023-06-23
    400人看过
  •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行为方式,网络侵犯隐私权标准
    一、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行为方式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行为方式包括:1.个人的侵权个人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宣扬、公开、传播或转让他人或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授权截取、复制他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未经授权打开他人的电子邮箱或进入私人网上信息领域收集、窃取他人信息资料。2.网络经营者的侵权某些网络经营者把用户的电子邮件转移或关闭,造成用户邮件内容丢失,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泄露;未经用户许可,以不合理的用途或目的保存或收集用户个人信息。3.商业公司的侵权某些专门从事网上调查业务的商业公司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浏览、定时跟踪、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下载、复制用户网上活动的内容,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资料。4.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的侵权个别软硬件厂商在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中专门设计了用于收集用户信息资料的功能,致使用户隐私权受到不法侵害。二、网络侵犯隐私权标准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标准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
    2023-04-24
    162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有哪些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隐私权是个人自由、个人信息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的权利。一、偷偷监控犯罪会被判刑吗违法,一般情况下会被罚款或者是拘留,情节严重的判刑。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侵犯隐私权判侵犯隐私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隐私权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
    2023-04-10
    391人看过
  • 怎么认定侵犯隐私权以及侵犯他人隐私权罚款多少
    一、怎么认定侵犯隐私权认定侵犯隐私权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二、侵犯他人隐私权罚款多少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
    2023-04-24
    54人看过
  •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人隐私权怎么处理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有没有经过他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非法闯入他人住宅,监视窃听他人,没有经过他人允许偷看他人物品等。侵犯人隐私权通过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一、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有: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等;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二、侵犯人隐私权怎么处理侵犯人隐私权通过双方协商处理,协商
    2023-07-10
    127人看过
  • 侵犯隐私的证据法律如何认定?
    一、案例介绍李清与商人胡松经人介绍相识并结婚。婚后李清辞去工作成为家庭主妇。聚少离多的生活让两人感情出现问题。随着胡松生意越做越大,夫妻之间沟通较少,夫妻感情也越来越淡,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后来李清向法院提出离婚,并表示胡松有出轨行为,对婚姻破裂应负主要责任。为此,李清向法院提交了一组胡松在出租房内与另一女子的不雅照片。胡松表示,此照片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其作为证据的效力不应被认定。二、法官说法在实践中,关于偷拍而来涉及当事人隐私权的照片效力认定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的依据。本案中,胡松正是据此认为由于照片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所以不应作为证据被认可。事实上,本案中胡松具有隐私权的同时,妻子李清也具有对于夫妻之间是否忠诚的知情权。也就是说,李松个人私生活的不检点具有对社会大众构成隐
    2023-06-07
    354人看过
  • 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如何认定
    一、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如何认定作为人格权之一,侵犯隐私权责任的构成也同侵犯其他权利一样,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四要件。1、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2、违法行为的存在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负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进行的行为均被纳入侵犯隐私行为之列,除非有正当合法抗辩事由存在,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以公开他人隐私为要件。结合行为类型的多样性与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与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3、损害结果发生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
    2023-06-11
    203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侵犯隐私权如何确认侵犯隐私权怎么判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11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 不过也不能说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一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 根据《刑法》当中的规定: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
    • 名誉权与隐私权的区别是什么,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侵权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5
      (1)客体不同隐私与名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名誉,一般说来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名誉的含义除了通常所讲的社会综合评价(即外部名誉)这层含义外,还应包括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以及其他素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即内部名誉,也可称之为名誉。如对自然人而言,包括他的素质、能力、品行、信用等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2)侵害的方式不同隐私权的侵害通常表现为将个
    • 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哪些怎么认定侵犯隐私权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1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 侵犯隐私权怎么判怎样认定侵犯隐私权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18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 不过也不能说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一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 根据《刑法》当中的规定: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
    •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及处罚?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有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6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