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美国,正通过各种途径,对网络实施着成熟和有效的监控和管制措施。
9·11事件是布什总统任期最重大的安全事件,这也促成了信息安全战略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战略。布什任职期间,美国发布了《信息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和《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并设置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奥巴马上任伊始,着手推进网络安全评估并制定美国新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2009年公布了《美国网络安全评估》,同年年底成立了全国通信与网络安全控制联合协调中心,协调和整合国防部、国土安全部等下属6大网络行动中心的信息,以提供跨领域的网络空间发展趋势判断能力,分析并上报全国网络空间的运行状况。2010年2月,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009网络安全法》,该法案给予总统权力宣布网络安全的紧急状态,允许关闭或限制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信息网络。美国国会还陆续通过了《保护网络资产法案》、《信息安全与互联网自由法》,在监管互联网方面给予总统和联邦政府更多授权。2011年又分别发布了《可信网络空间身份标识国家战略》(正式稿)和《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美国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美国互联网监管体系主要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3大领域和联邦与州2个层次。对于互联网所在的电信产业的管理,从联邦的层次上来看,立法、司法和行政3个体系相对独立,分别行使各自的权力。在立法方面,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作为最高立法机关,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电信立法法案进行听证、辩论、表决,从而影响国家电信政策的制定。在司法方面,美国最高法院、联邦审判法院和申诉法院组成了美国的联邦司法体系,拥有着对电信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并解决其间的纠纷的权力。
美国的互联网法规涉及面较为全面和广泛,既有针对互联网的宏观的整体规范,也有微观的具体规定,其中囊括了行业进入规则、电话通信规则、数据保护规则、消费者保护规则、版权保护规则、诽谤和色情作品抑制规则、反欺诈与误传法规等许多方面。这些法规多达130多部,主要包括:《1977年联邦计算机系统保护法案》、《1984年伪装进入设施和计算机欺诈及滥用法》、《1986年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1987年计算机安全法》、《1990年电子通信秘密法》和《中小企业计算机安全、教育及培训法》、《1991年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法案》、《1994年计算机滥用法修正案》、《1995年数字签名法》(犹他州)、《1996年电信法》、《1996年全球电子商务框架》、《1996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法案》、《1997年域名注册规则》、《1999年统一电子交易法》,等等。9·11事件后,美国国会陆续通过《2001年爱国者法》、《2002年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2002年国土安全法案》等法规,并设置总统安全顾问,巩固了互联网安全在安全地位和作用。此后,美国政府又成立总统关键基础设施委员会,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还首次设立由委员会主席担任的总统网络安全顾问,但其职权比较小。2003年国土安全部成立后,美国政府把负责美国网络安全的职责移交给该部。
针对互联网发展给版权问题带来的挑战,美国制定了《数字千年版权法》,涉及网上作品的临时复制、文件的网络传输、数字出版发行、作品合理使用范围的重新定义、数据库的保护等,明确规定未经允许从互联网下载音乐、电影、游戏、软件等为非法,网络著作权保护期为70年。目前,美国国会两院还在讨论两项新立法,旨在打击销售盗版电影、音乐等制品的外国网站。
在打击儿童色情方面,美国自1996年开始,相继制定了《通信内容端正法》、《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法律,力图限制互联网色情内容的传播。其中,《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最终通过了美国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根据这一法律,美国的公共图书馆都必须为联网计算机安装色情过滤系统,否则图书馆将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补助资金;政府对建立网络过滤系统提供资金支持;任何因商业目的在互联网交流中导致未成年人接触有害信息的人,可受到不高于5万美元的罚款或被判不长于6个月的刑期。
就网络安全的国际法而言,2007年美国加入了欧盟委员会2001年制定的《网络犯罪公约》。《网络犯罪公约》规定了9类网络犯罪行为以刑法处罚:非法存取、非法截取、资料干扰、系统干扰、设备滥用、伪造电脑资料、电脑诈骗、儿童色情的犯罪、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了新挑战。为此,美国对《联邦刑法》、《刑事诉讼法》、《1978年外国情报法》等法律进行了修正,制定了《爱国者法》,授权国家安全和司法部门对涉及专门化学武器或恐怖行为、计算机欺诈及滥用等行为进行电话、谈话和电子通信监听,并允许电子通信和远程计算机服务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向政府部门提供用户的电子通信,以便政府掌控涉及国家安全的第一手信息。随着社交网络发展迅速,美国国土安全部已开始起草监控推特和脸谱等社交网站的政策。据美国媒体报道,从2010年6月起,美国国土安全部分布在各地的指挥中心已开始执行社交网络/媒体能力项目,对网上公共论坛、博客、留言板等进行常规监控,多个知名社交媒体及众多热门博客均在监控名单中。
-
透视移动互联网络安全问题
281人看过
-
互联网外信息安全
167人看过
-
互联网之父等83位专家联名炮轰美国互联网政策
216人看过
-
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
438人看过
-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破产重整案
241人看过
-
外资互联网面临安全审查
459人看过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
互联网金融安全相关疑问西藏在线咨询 2022-12-15流动性风险。 这个指客户资金从a账户到b账户之间流动时候的风险。举例,客户收益资金,全部取现回进来的原卡。本来正常1天到账,最后合作方或者其他原因,搞了7天到账。虽然钱没丢,但实际上出现流动性风险。这种流动性风险对一些客户伤害仅次于资金被盗。
-
互联网视频造成侵权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9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根据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指令,通过互联网自动提供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内容的上载、存储、链接或搜索等功能,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不进行任何编辑、修改或选择的行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直接提供互联网内容的行为,适用著作权法。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内容提供者”是指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内容的上网用户。那么现在对MP3,还有一些小的短片,图片进行了修改,做成了彩铃,彩信.那岂不是不算侵权了
-
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法律问题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在互联网上的交易日益增多,用户在享受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与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一样,用户很注重交易的安全,因为由于电子交易的无纸化,当事人没有类似合同书这样的证明文件来作为证据,电子记录是否准确、电子签名是否真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用户在从事电子交易的时候所担心的问题。除电子合同交易问题外,网络违法犯罪问题也是用户所关注的,“黑客”、病毒袭击、网络色情、网上侵
-
大型的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05-26事件1:英特尔芯片漏洞 影响评级:★★★★ 时间:2018.1.3 原因:处理器存在一个底层设计缺陷。 影响范围:该漏洞会影响许多CPU,包括来自英特尔、AMD、ARM的芯片,以及搭配运行的设备和操作系统,迫使Linx和Windows内核需要展开重大的重新设计。 警示:没有百分百的安全,企业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事件2:美国HancockHealth支付解密5.5万美元赎金 影响评级:★★★ 时
-
国美易卡网贷安全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08可能会。 如果用户使用网贷消费之后出现了逾期,并且经过网贷机构和第三方的催收人员催缴欠款无果之后,网贷公司可能就会向法院提起诉讼。网贷公司提起诉讼之后,法院就会要求欠款人偿还本金和规定的利息以及服务费,如果欠款人无法偿还欠款,那么法院就会依法冻结欠款人名下的资金账户,包括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网贷公司的法律诉讼绝大多数都是在公司的所在地地区进行,欠款人需要前往所在地区应诉。 行动建议: 如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