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结婚的程序有:
(1)首先打一份结婚报告(基层部队有些还要提前半年打恋爱报告)。内容很简单,就说
“我与XX从什么时候确立恋爱关系,经N年时间的自由恋爱,现感情成熟,准备组织家庭。”,并在报告下面介绍一下双方基本情况,比如出生年月、籍贯、所在单位、何时入伍等。
(2)打了结婚报告后,到政工机关领一式两份“申请结婚登记表”,填完之后,一级一级盖公章。
(3)政审函调。如果对方是地方人员,还得政审,一般以函调的形式开展。
(4)开结婚介绍信。现在学校是在善后办开,有效期2个月。
(5)如果是用学员证办结婚,得由单位出具证明没有发军官证。
(6)拍照片,2寸的那种彩色合影,共需3张。
(7)带上个人身份证件和结婚介绍信,还有照片,就可以去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登记了。
现役军人结婚登记手续如何办理
现役军人结婚登记手续如下:
1、军人向单位提交结婚申请表;
2、结婚申请经逐级审批后,政治部门向非军人单位发出调函审查;
3、非军人单位审查情况返回部队,经部队审查合格后通知军人单位;
4、向军人单位提交结婚申请表;
5、男女双方进行婚前检查,并向军人单位提交体检表;
6、经政治部审查合格后,向政治部发出结婚介绍信;
7、男女双方本人持介绍信,身份证原件到民政局即可进行婚姻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
军队中的退伍军人是如何产生的?
425人看过
-
军队中的新人结婚需要哪些程序?
239人看过
-
离婚各方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75人看过
-
士官和士官在军队转业时如何安排?
277人看过
-
军队中的新人如何注册结婚
178人看过
-
2022年军队征兵流程及时间安排
240人看过
军婚,是与现役军人形成婚姻关系的婚姻。军婚,受到国家法律重点保护,破坏现役军人的家庭婚姻关系,应受到刑法的严厉打击。 现役军人是指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具有军籍的人员。退役军人、复员军人、转业军人和军事单位中不具有军籍的... 更多>
-
军队婚姻离婚案件的调解程序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261. 在婚姻关系、子女状况等方面进行调解。如果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军人同意,那么他们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会查明双方是否已经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和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达成一致,婚姻登记机关将予以登记,并发放离婚证。 2.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一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如果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那么婚姻登记
-
中国的军队军人结婚的年龄规定是多少啊湖南在线咨询 2023-02-081、军人结婚年龄原则上按照民法典规定的法定婚龄执行,男方的法定结婚年龄为二十二周岁、女方结婚年龄为二十周岁。 但部队干部、战士和职工,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晚婚的号召,不要过早地恋爱结婚。 2、军队干部选择的配偶必须符合军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干部建立恋爱关系后,要主动向党组织报告,由军队党组织和政治机关对干部的恋爱对象作必要的政治审查。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结婚。 3、战士一
-
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军婚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8法律对军婚的保护主要体现在离婚上,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的,必须要经过军人的同意。但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只要军人一方不同意离婚该婚姻就可以永久维持下去。法律规定,在“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军婚也是可以离的。所谓“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通常包括:(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其他重大过错
-
中国涉外结婚程序是如何规定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3根据法律规定,中国涉外婚姻程序为:中国公民在中国大陆与外国人结婚,内地居民在香港、澳门、台湾、华侨在中国大陆结婚的,男女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永久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
-
军队中的婚礼是否需要到学校参加审批?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03在应征入伍的考核程序中,地方县级政府的兵役机构会与当地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合作开展联合审查工作,包括实地察访和背景调查两部分内容。政治审查的重点是深入了解应征者本身的遵纪守法观念以及现实表现,同时关注其近亲亲属的政治素质状况。家庭访问是政治审查的一部分,旨在了解应征者个人对参军的看法,以及直系亲属和其他家人的相关情况,确认他们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参军的刑事犯罪或政治不当行为。此外,将听取周边社区居民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