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债务人怠于履行主债务,导致担保人未及时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担保债务,从而导致该部分迟延利息的产生。在没有充分证据证实担保人系因主观故意未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况下,担保人可以就该部分迟延利息向主债务人追偿。
一、保证具有附从性和补充性
保证的附从性是指,保证债务以主债的存在或将来可能存在为前提,随主债的消灭而消灭。其范围和强度不得超过主债务,不得与主债务分离而转移。保证的补充性是指,在一般保证中,先由主债务人履行其债务,只有在对其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时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对债权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在连带责任保证中,虽不存在上述履行的前后限制,但也只有在主债务人不履行主债务时,债权人才既可以请求主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对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关系来说,形式上属于清偿自己的债务,但对主债务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实质上仍然属于清偿主债务人的债务。因此,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二、迟延利息并未超出主债权的范围
《民法典》第七百条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保证人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产生的迟延利息属于合法利息,并未超出主债权的范围。
三、主债务人未提供证据证实迟延利息的产生系由于担保人过错所致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对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规定了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的惩罚性措施。但是,司法实践中,债务人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原因存在多样性,既可能是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原因不能履行,也可能是存在主观过错怠于履行生效判决。本案中,担保人如果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原因不能履行生效判决,却又必须自己承担该部分迟延利息,未免有失公允。因此,在主债务人宋某没有证据证实担保人王某系因主观故意不履行生效判决,从而导致损失扩大的情况下,担保人王某可以就该部分迟延利息向主债务人宋某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查封的财产,执行员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因被执行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
担保人拒绝履行担保产生的延迟利息债务人是否要还
227人看过
-
"迟延履行利息是否可以用于追偿"
476人看过
-
不履行生效判决导致的逾期未付利息可否追讨
247人看过
-
生效裁定未写迟延履行利息能不能减免
120人看过
-
迟延履行判决超期利息“翻番”
457人看过
-
不履行仲裁裁决书迟延利息的责任如何追究
324人看过
-
担保人拒绝履行担保产生的延迟利息债务人必须还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09担保人拒绝履行担保而产生的迟延利息,债务人原则上要偿还。 所谓“迟延利息”,一般是指对担保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担保责任,代为支付本金、利息、违约金等费用时,按法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这部分利息,债务人原则上要偿还。因为在司法实践中,担保人拒绝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原因存在多样性,既可能是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原因不能履行,也可能是存在主观过错怠于履行生效判决。如果担
-
迟延履行生效判决书的利息,有哪些规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4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民事诉讼法》的法律条文规定中,有这样一条是如果在法律上要求被执行履行义务的这个被执行人,一旦他推迟了或者是发生了延迟这个履行的行为,那么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个被执行人,是应该在这个被延迟履行行为的这个时间段里面要支付双倍的赔偿利息的。
-
如何计算迟延利息,超过生效判决怎样追讨迟延利息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31债务人不履行生效判决产生的延迟利息,保证人偿还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 《《民法典》第七百条规定,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在担保责任范围内追偿债务人,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第六百八十一条规定,担保合同是保证债权实现的合同,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
-
迟延利息可以追偿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3可以。 主债务人怠于履行主债务,导致担保人未及时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担保债务,从而导致该部分迟延利息的产生。 在没有充分证据证实担保人系因主观故意未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况下,担保人可以就该部分迟延利息向主债务人进行追偿。
-
判决生效后法院生效担保人可不可以继续担保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9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如果没有约定的,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一般保证场合,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6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