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双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真实的意愿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合同成立是否代表合同生效
合同成立不代表合同生效。合同生效的条件有:1.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当事人必须在自愿和真实的基础上达成协议;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二、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图,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审批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办理。未办理审批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审批等义务条款及相关条款的效力。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反义务的责任。
三、合同有效成立的构成要件及效力有哪些
1、合同有效成立的构成要件:
首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意思表示真实;
最终,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另外,合同生效包括两种情况: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以来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合同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办理。未办理审批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审批等义务条款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反义务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
如何认定合同效力的诉讼时效
168人看过
-
借款合同如何认定效力
435人看过
-
如何认定经批准生效的合同效力
341人看过
-
合同效力的认定标准是如何的
110人看过
-
如何认定抵押合同效力并认定抵押合同有效
145人看过
-
如何认定内部承包合同,如何认定其效力
102人看过
合同内容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 3、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4、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除此之外,合同还可... 更多>
-
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认定,怎样追认效力待定合同?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1一、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认定效力待定合同不同于其他合同的最大特点在于:此类合同须经权利人的承认才能生效。所谓承认,是指权利人表示同意无缔约能力人、无代理权人、无处分权人与他人订立有关合同。同意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须相对人的认可即可发生法律效力。权利人的承认与否决定着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在权利人尚未承认以前,效力待定合同虽然已经订立,但并没有实际生效。所以,当事人双方都不应作出履行,尤其是相对人如果知
-
2022年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如何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4合同效力应根据下列标准予以认定: 1、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合同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是否违背公序良俗。 如果合同是依法订立的,一般是有效的。
-
如何认定甲方效力待定的合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3相关法律规定了以下三种情况为效力待定合同: ( 1)主体不合格的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是指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有效。纯获利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不必追认。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1个月内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合同被追认前,善意的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效力待定合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
-
如何认定经批准生效的合同效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07认定经批准生效的合同效力的方式:合同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合意后,依法订立书面的合同,并递交法律规定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该合同自出具审核通知之时生效。
-
合同无效如何定认定无效担保合同效力?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29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