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管制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被判缓刑在社区矫正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在我国,社区矫正人员都是罪犯,比如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对当事人实行的就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期间当然不是完全不受限制,比如要定期的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自己的活动,没有经过社区矫正机构的同意,也不能随便离开现在居住的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九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308人看过
-
社区矫正法如何遵守监督管理规定
324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应遵守的矫正制度,社区矫正人员的范围
305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是指什么人
453人看过
-
社区矫正期间应当怎样遵纪守法
262人看过
-
社区矫正人员遵守哪些规定,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能减刑吗
208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0主要包括:定期汇报、区域内活动、外出需办理请假手续、参与劳动(男年满60女年满55不用)、参加教育学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第十二条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
-
在缓刑期间去社区矫正,缓刑社区矫正功能的规定是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6缓刑社区矫正就是暂不收监,在社区进行改造,要定期向司法部门汇报,接受思想教育,如果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或者没有按时汇报和接受教育的,会被再次收监,按原刑期执行。
-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哪些情况, 需要遵守哪些规定程序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第十二条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
-
社区矫正人员经批准离开所居住区县的, 应当遵守哪些规定的限制要求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0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区县。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区县,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提交申请并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区县司法局批准。返回居住地后,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准予外出的,司法所还应及时向公安派出所书面通报。社区矫正人员经批准离开所居住区县不得超过一个月。管制、缓刑、假释社区矫正人员确因务工、经商、上学需长期离开所居住区县的,
-
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社区必须遵守哪些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05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