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理流程
第一步:准备材料(根据“提交资料”规定,申请人4月底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第二步:材料初审阶段(5月份的工作日,申请人将材料送到各街道的登记点进行申请登记和初审)。
第三步:材料复核阶段(6月,由各职能部门对初审材料进行复审)。
第四步:发放通知书(7月第三周工作日,各登记点对通过审核人员发放《成都市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
第五步:学校报到(8月第四周的工作日,通过审核人员持《成都市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户口簿、《原学校就读证明》到安排的学校报到,完善入学手续)。
二、所需材料
1.材料入学
(1)流动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随迁子女在郫都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应于5月份的工作日向居住地所在街道办文教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填报《成都市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的原件,提交复印件:
①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成都市居住证》(本市户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②申请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
③申请人与郫都区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申请人在郫都区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材料);
④截止2019年5月31日,申请人已在本市连续依法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12个月的清单(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⑤截止2019年5月31日,申请人已在郫都区连续居住满一年的相关材料;
⑥除申请小学一年级入学外,须提交原就读学校签章的学籍证明。
2.积分入学
积分达到11分及以上(具体要求是:其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10分,合法稳定居住指标或累计居住指标不低于1分)但未入户的居住证持有人,其随迁子女在郫都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应于5月份的工作日向居住地所在街道办文教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填报《成都市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的原件,提交复印件。
①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成都市居住证》;
②申请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
③申请人的居住证积分信息;
④除申请小学一年级入学外,须提交原就读学校签章的学籍证明。
-
成都市郫都区外地子女积分入学办理满足流程有哪些2024
469人看过
-
2024成都入台证办理程序新疆在线咨询 2024-08-261.自行办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通行证及个人旅游签注(G签)。 2.准备好办理入台证所需的资料。 3.向旅游顾问提交电子版资料。(或前往门店请旅游顾问协助扫描入台证办理所需资料) 4.完成入台证办理,可至门店自取打印好的入台证,或提供邮箱自行下载并彩色打印。
-
成都集体户转个人户口需要满足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25一、成都集体户转个人户口流程 1、符合户口迁移的条件,持集体户口本或户口页、身份证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 2、持户籍证明(和符合户口迁移的条件的证件,如:房本等)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准迁证”; 3、持准迁证到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4、持迁移证到迁入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落户。 二、成都如何办理集体户口 四种方式落集体户口: 1、具备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往届都可以),
-
成都市积分入户流程是怎样的?成都市积分入户流程是怎样的?怎么走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成都市积分入户流程是怎样的?1、提出申请持证人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模拟估分,符合积分条件的,可委托用人单位在区(市)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受理窗口进行申报。如以个人身份进行申报的,可自行到居住地区(市)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受理窗口进行申报。需申请积分入户的,应同时提交申请。2、材料受理区(市)县政府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收到积分申请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出具收件凭证;对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
-
产假产假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多长时间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6正常产假98天,最多可休158天。 法律规定: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
-
成都办理公积金卡要满足什么流程青海在线咨询 2023-04-25一、成都公积金卡办理流程 1、单位到中心窗口领取(或中心网站下载)相关表格; 2、单位填制相关表格; 3、单位持填制完备的相关表格到中心办理。 4、住房公积金卡办理后,由单位统一到发卡行办理领卡手续,职工在单位办理领卡。 二、成都住房公积金卡办理条件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2、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