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贷分期还款合同预期违约的规定有什么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这在中国是一种创新的制度,对中国《民法典》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具体操作中的困难。预期违约制度是积极、主动的制度,一经认定预期违约的构成,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让违约方在履行期到来之前承担违约责任,这也是最大的一个特点。
在实践中,鉴于明示预期违约当事人采取明确的意思表示,民法典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判断,而不仅限于依当事人的行为判断,《民法典》563条第2项规定了“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方面判断默示预期违约,而没有规定从客观事实方面判断,容易导致预期违约制度的滥用,并有违鼓励交易的合原则。
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1)适用赔偿损失责任时,履行期到来之前,法院让债务人承担赔偿责任,这个期间是债务人本应当享有的期间利益,那么在这之前就承担违约责任,实际上是剥夺了债务人的期间利益。在操作时应当适当作一些扣除,不能够像实际违约场合那样计算出来一个数额以后,算出多少就让债务人承担多少,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2)违约金责任时,违约金是当事人约定的,一旦违约了,就要承担这种责任,这种责任在预期违约场合,在履行期到来之前,法院可以判决让违约方承担这么一种违约责任。
(3)强制履行,原则上《民法典》没有把这种责任给予排除,当事人如果请求,也可以在预期违约场合适用强制履行。究竟怎样适用呢?对此,在英美衡平法上也确实有这类案件,他们的做法是,在履行期到来之前做出这个判决,但是实际履行要等到履行期到来,才让去履行,他们是这样处理这个问题的。
因此借贷合同分期还款也同样的需要履行对应的职责,一旦存在预期违约的情况,也是需要承担对应的违约责任的,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可能也比较普遍,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懂得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借贷合同如何判定预期违约
189人看过
-
租赁合同违约违约预期利益规定是什么
494人看过
-
民法典的预期违约责任有哪些规定,什么是预期违约
123人看过
-
借款合同分期还款违约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128人看过
-
借贷合同预期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吗?
123人看过
-
逾期偿还借款的违约金有哪些规定?
134人看过
-
-
民法典规定合同的预期违约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4-08-30一、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到来之前,明示或默示其将不履行合同,由此在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制度。有些合同从订立到履行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种种事由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合同履行会使债务人带来不利后果。而债权人明知债务人将不履行合同义务,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而静待恶果的出现,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法律规定预期违约对双方当事人及社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法
-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的特点, 什么是合同的违约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怎样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1、预期违约也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其有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其特点是:(1)是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的违约;(2)侵害的对方当事人期待的债权而不是现实的债权;(3)与实际违约后果不同(主要造成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害)。2、预期违约包括两种形态,即明示预期违约(明示毁约)和默示预期
-
合同实际违约与预期违约有什么区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31、违约时间不同 实际违约发生在合同履行期已经届满后,预期违约发生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 2、提起违约责任的时间不同 预期违约的违约责任只能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提出,而实际违约的违约责任可以在违约行为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提出。 3、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预期违约行为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义务,可以转化为实际违约或因违约方违约意思的撤销而消失,即预期违约只是一种违约的可能,而不像实际违约那样表现为现
-
合同的预期违约问题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1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并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1、明示毁约,指在履行期届满前,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明确肯定地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形态。 明示毁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债务履行期还没有到来。 ②明确肯定地向对方表示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③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是该合同的主要义务。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