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起诉,是一个新的案件,是需要缴纳诉讼费用的。提供的材料除了第一次起诉时的材料以外,还需要提交第一次起诉法院的判决书。此外不管是笫几次起诉,只要法院立案,要交诉讼费,一律按相关规定办理。
一、第一次起诉没判离第二次会判吗
第一次起诉没判离,第二次一般情况下会判。
两次起诉要时隔六个月。所谓的六个月的期限是对第一次被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原告方再次起诉的时间上的限制,是第一次判决以后,六个月内原告不能再次提起离婚诉讼。
对于离婚案件,如果夫妻双方不能协议离婚的,其中一方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从实务经验来看,如果对方坚决不同意离婚,又没有证据证明存在法定离婚理由的,原告第一次起诉时,法院不会判决离婚,会给双方一个和好的机会。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和好的,原告进行第二次起诉离婚的,法院一般会认定双方感情确实破裂,判决双方离婚。
原告一方起诉离婚,又无法定理由,对方又坚决不同意离婚的,原告一方起诉两次法院判决离婚是常态,并不是必然会有这种结果,如果案情特殊,也可能存在第一次起诉就判决离婚或者第三次起诉法院才判决离婚的情况。
二、没借条有转账记录能不能起诉
没借条有转账记录能起诉。
1、原告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
2、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
3、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起诉流程如下:
1、当事人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
2、当事人写起诉书,载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3、当事人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准备的材料提起诉讼;
4、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三、开庭前已经调解成功还需要诉讼费吗
开庭前已经调解成功了,还需要诉讼费,但是减半收取。诉讼费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交纳的费用,可以不交纳或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诉讼费一般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以及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符合减免缓交诉讼费情形的当事人,应当在起诉或上诉时提交书面申请、足以证明确有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等。
-
第一次起诉后撤诉,第二次起诉算第几次
169人看过
-
第二次起诉彩礼钱怎么要回?
417人看过
-
第一次起诉离婚对方不出庭,第二次起诉还需要缴费吗?
400人看过
-
第一次请的律师第二次起诉还收费吗
423人看过
-
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提交新的诉状吗?
325人看过
-
第一次洗钱会跟第二次一起判吗
236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起诉第二次要多少钱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25第二次起诉交纳的诉讼费与第一次是一样的。案件受理费根据财产纠纷数额确定,财产纠纷不超过二十万的诉讼费50-300之间,超过二十万的部分按照百分零点五交纳。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
一次判不离二次起诉还要交起诉费和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6诉讼费是一定要交的。诉讼费或代理费一般都是以一个案件收费一次的,第二次起诉就是第二个案件了,所以又要交诉讼费。律师费一般也是按案件的阶段收取的,另有约定除外。如果签定的协议中包括了二次起诉或者直到离婚位置的,那不需要二次支付律师费了。如果协议签定的是仅代理一次,那二次起诉律师费还是要缴纳的。起诉离婚是公民的权利。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那么应当通过诉讼离婚。诉讼离婚要在被告
-
-
二婚起诉一次还要起诉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9二婚起诉不一定一次能离,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或者有证据证明一方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等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况下能一次判离。
-
第二次起诉还能再次起诉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9可由双方协商,不能协商的,应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达到这一标准的,应会判离。离婚时共同财产、债务一般平分,个人财产、债务归个人。不存在或双方都存在有过错的情况时,离婚时互不赔偿。否则无过错方有权向过错方索赔。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两周岁先协商,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