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3、犯罪对象是土地;
4、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
《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法院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既遂一般会判几年
构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犯罪行为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指以下情形:
(1)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十亩以上的;
(2)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三十亩以上的;
(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土地五十亩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等恶劣情节的。
二、中国刑法非法占用土地罪既遂怎么量刑
非法占用土地罪既遂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
334人看过
-
土地征收由什么部门批准
308人看过
-
非法批准占用土地构成什么罪
110人看过
-
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处罚是怎样的
150人看过
-
非法土地批准征收与征用罪分析?
63人看过
-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已获批准吗?
7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什么样的违法犯罪可以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09主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构的正常活动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正常管理活动。不正当行为严重干扰了国家土地管理法,法规的顺利实施,损害了国家土地管理,损害了城市规划机构的威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犯罪对象是土地。土地是我们靠生存的自然资
-
非法征收土地罪非法批准征地刑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5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是非法征用土地罪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4罪体主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徇私舞弊行为使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受到严重干扰,损害了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机关的威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犯罪对象是土地。土地是我们赖以生
-
2022年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构成要件包含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
什么标准才构成非法征用土地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4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10亩以上的; 2、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亩以上的; 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土地50亩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造成有关单位、个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