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在家带孩子而离婚时的财产分割由双方协议处理共同财产,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状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对于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法律规定另一方也应当给予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分财产怎么个分法
一、离婚分财产怎么个分法
1、离婚财产的分割遵循以下原则:
(1)双方协商决定。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
(2)男女平等。不能歧视妇女,不能认为妇女挣的少,就应少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
(3)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决离婚后财产分割一方不配合怎么处理
决离婚后财产分割一方不配合怎么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如果有可供执行财产,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如果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也没办法。但可以要求制定还款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离婚女方照顾孩子如何分割家产
288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处理财务问题,以便更好地照顾孩子?
252人看过
-
离婚照顾孩子共同财产可以归照顾孩子那一方吗
392人看过
-
如何解决女方离家出走带来的孩子无人照顾问题?
59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分配房产和照顾已成年子女的问题
281人看过
-
离婚夫妻怎么分割共同财产,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
366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如何处理, 在抚养问题中如何处理子女抚养权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8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1.应考虑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等因素。 2.应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 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 4.10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随父还是随母,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在抚养问题上如何实施: 1.哺乳期内的子女的抚养。“离婚后,哺乳期内
-
孩子的照顾问题后怎么办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30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离婚后孩子怎么办对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义务的确立主要有以下原则: 1、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原则; 2、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3、哺乳期后的子女,以双方协商优先,不能达成协议时,以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为补充为
-
没有共同财产离婚的话女方有照顾权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16离婚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也就是说,在离婚协议中,必须要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约定。当然,实践中,因各种原因,在离婚协议中不予约定或者一方隐匿等情形而没有分割也是存在的。离婚协议书是协议离婚的必备材料。如果确实在离婚协议中没有约定,则需要作如下处理:如果夫妻双方还没有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这时,可以重新签订离婚协议书,将未尽的财产分割问题写进行,再办理离婚登记;如果原夫妻双方
-
夫妻离婚孩子归女方怎么处理财产问题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27办理离婚手续,孩子名下的财产是不能起诉的,离婚时能够分配的只有婚内共同财产,而孩子的财产归孩子个人所有,不需要进行分配,结婚之前所获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也不需要分割。
-
女方在家照顾孩子,离婚时可否要求赔偿?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3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女方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照顾子女的主要职责时,在离婚时有权提出相应的赔偿要求。关于离婚后家务劳动经济补偿的请求,当事人必须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提出,而不能期待法院主动作出判断。依据法律规定,补偿的标准可参考婚姻关系持续期间、家务劳动的具体事项以及当地生活收入水平进行衡量。然而,由于相关证据难以搜集和证明等问题,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家务劳动补偿可能会面临较大困难。然而,根据我国司法机关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