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的刑事政策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2 14:02:59 333 人看过

我国的刑事政策是:既保留死刑又坚持少杀。

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刑法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刑法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包括审判时和羁押时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在审判时和羁押时流产的妇女。

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刑法48条2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刑法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缓刑期间有犯新罪并且是故意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判处死刑。

5、刑法分则的限制:

(1)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规定了死刑;

(2)在规定死刑的犯罪中,都以情节特别严重,后果特别严重作为死刑的判决的条件。

一、死刑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死刑,依据法律相关规定,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剥夺一个犯人生命的刑罚,是最古老也是最严厉的刑罚。

死刑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处决,在严惩犯罪者、威慑和教育有犯罪企图者,安抚受害者遗族、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人类伦理道德底限等方面,拥有特殊作用,其效果也非常显著。在各类阶级(或私有制)社会,作为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它必然将像法庭、监狱、警察等国家机器一样,拥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适用死刑的罪名(不同国家以其具体规定为准):谋杀、叛国、严重的故意伤害、强奸、暴力抢劫、劫持、绑架、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情节极其严重的各类普通刑事犯罪、数额巨大的贪污受贿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3日 10: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怎样理解慎用死刑的政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的规定:要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政策。对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论罪应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要依法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统一死刑案件的裁判标准,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拟判处死刑的具体案件定罪或者量刑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得出唯一结论。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但只要是依法可不立即执行的,就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2023-06-11
    454人看过
  • 如何应对限制死刑的政策?
    适用方法如下:1.死刑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2.对犯罪时未满18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死刑判决必须经过严格的审判程序。4.对于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不适用死刑。死刑复核程序如何适用死刑复核程序只适用于死刑案件,复核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只能是高级人民法院,具体申报程序如下:1、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核准权,在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复核内容、方式等,与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相同。高级人民法院按照不同情形分别处理:(1)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发回重新审判;(2)认为原判量刑过重的,依法改判
    2023-07-16
    408人看过
  • 认罪认罚减刑政策是什么
    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一、刑法中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
    2023-02-22
    356人看过
  • 新刑法的减刑政策
    新刑法减刑如下:被判处管制、拘役以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狱条例,接受教育改革,表现出真正悔改或者立功的,可以减刑。另外防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报告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调查核实,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也可以视情况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修改后的新刑法第五十条【死缓变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
    2023-07-01
    299人看过
  • 最新的刑事免责政策是否意味着刑事处罚?
    刑诉法没有“免除刑事起诉”,只有“不起诉”。不起诉不是刑事处罚。“不起诉”与免予刑事处罚的前提都是构成犯罪,不追究的理由都是犯罪情节轻微。不同的是,“不起诉”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应当由检察院做出;免予刑事处罚适用于审理阶段,应当由法院作出判决。《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什么是免除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法处罚的犯罪分子的一种处理方式。免于刑事处罚针对的
    2023-07-03
    383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什么是死刑辩护
    一、刑事案件中什么是死刑辩护?死刑辩护是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事实和刑法规定,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案件的辩护。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死刑辩护主要是量刑辩护,在一审中主要是辩护犯罪达不到必须适用死刑的程度,找出各种有利的量刑情节,建议法庭采纳不适用死刑。二审的死刑辩护,一般都是一审已经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上诉主要为了“免死”,故二审的辩护主要是针对死刑立即执行的辩护,找出有利的,一审没被法院采纳或被法院故意忽略的量刑情节,证明案件严重程度,依法应当被判处死刑,但却不必被判立即执行,建议法院改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达到保命的目的。二、辩护权的内容有哪些?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诉讼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一般包含:(一)陈述权。当对被告人进行讯问时,给予其陈述和辩解的机会。(二)诘问权。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在庭审时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的权利。
    2023-06-03
    345人看过
  •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2004年12月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提出对轻微犯罪采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它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涵义是:针对犯罪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有宽有严,宽严适度;宽不是法外施恩,严也不是无限加重,而是要严格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惩罚犯罪,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宽严相济,具体来说,对于严重威胁国家政权,社会治安秩序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主要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应当坚决依法严惩。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轻缓犯罪、偶发犯罪及因为民事纠纷而引起的一般犯罪,则要依法从轻、减轻处罚。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同时,立足社会
    2023-04-20
    192人看过
  • 国家政策与民意下的中国死刑
    无论我们怎样批评、斥责死刑为人类带来的痛苦、恐惧,抑或为之辩护,说说死刑是社会威慑、存在的必须。但它离开地球的可能性还是很低,虽然世界各国都逐渐轻刑化,或者对死刑进行严格控制与限制,以在世界上留下重视人权的高大形象。当然,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小国(在经济上、政治上是大国)不仅仅是简单地维持形象而已,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素质、社会环境的宽容,国家、社会与民众对此有承受力,故死刑废除的理念能够在法律上、司法中实现。对中国而言,则有些复杂:首先,其实,中国一直就是一个重刑的国家。从沈家本一部《历代刑法考》中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死刑所列出的名目就足以让今天的我们吓坏;就是以快进入近代的明清为例,死刑种类也非常吓人,死刑分为斩与绞两种,如果具体的话还有枭首、凌迟、剥皮实草、灭十族、戮尸等种类。虽然在今天这些残忍的刑罚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但死刑作为对穷凶极恶、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的最终处罚的
    2023-06-11
    161人看过
  • 新刑法减刑政策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为确保依法公正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第一条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第二条对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在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第三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认罪悔罪;(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对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罪犯,不积极退赃、协助追缴赃款赃物、赔偿损失,或者服
    2023-03-21
    494人看过
  • 服刑人员回家探亲的政策是什么
    关于服刑人员回家探亲政策,具备下列条件的罪犯,可以批准其离监探亲:(一)原判有期徒刑以及原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执行有期徒刑二分之一以上;(二)宽管级处遇;(三)服刑期间一贯表现好,离监后不致再危害社会;(四)探亲对象的常住地在监狱所在的省(区、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一、申请假释条件有哪些服刑人员申请假释条件有: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3、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5、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可以假释。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二、服刑期满当天能出来吗服刑期满当天零时后释放
    2023-03-22
    237人看过
  • 为什么取消死刑的刑事处罚?
    一、为什么取消死刑的刑事处罚?我国未取消死刑的处罚,对于犯罪分子,是属于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二、《刑法》对于死刑的有关规定第48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年满75周岁以上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第50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
    2023-06-16
    227人看过
  • 将死刑改为无期徒刑的法律和政策问题
    1、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话,那么是不能减刑为无期徒刑的。2、如果是判死缓的话,如果没有故意犯罪,那么在二年期满以后,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是()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是20年。判无期徒刑需要具备的条件有:1、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部分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2、刑法分则在规定无期徒刑的条文中,情节是决定可否适用该刑种的重要因素。如刑法第236条规定的强奸罪,只有具备了刑法所列举的5种特别严重的情节才能适用无期徒刑;3、刑法规定的所有适用无期徒刑的犯罪都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没有判无期徒刑的。判死刑的条件有:1、实施抢劫、盗窃、强奸等犯罪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并造成死亡后果的;2、聚众斗殴致人死亡中的首要分子,且系致人死亡的直接
    2023-07-04
    65人看过
  • 什么是死刑,什么是死刑立即执行
    什么是死刑?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什么是死刑立即执行?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2、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经第二审程序不同意判处死刑而改判为死缓的,则同时为核准程序,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依法应
    2023-06-04
    234人看过
  • 什么样的死刑年龄是不能判死刑
    死刑包括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两方面内容。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没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的人不适用死刑。一、入党的能免死刑吗入党是不可以免死刑的,免除死刑和是否入党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二、死刑适用条件具体包括哪几种死刑具体有下列几种适用条件:1、死刑一般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三、贩毒中国判多久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
    2023-06-24
    29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死刑刑事处罚的政策是怎样规定的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4
      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刑法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刑法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包括审判时和羁押时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在审判时和羁押时流产的妇女。
    • 死刑都适用哪些刑事政策?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31
      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刑法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刑法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包括审判时和羁押时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在审判时和羁押时流产的妇女。
    • 什么是刑罚政策?刑罚政策的原则有哪些?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7
      刑罚政策是指国家设定刑罚以及运用刑罚手段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准则、策略、方针、计划和措施等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关于设定刑罚目的以及如何运用刑罚手段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策略。刑罚政策主要的原则主要有:量刑原则、刑责相适应原则、刑罚个别化原则、依照刑事法律政策量刑的原则。
    • 我国的死刑政策是什么,在刑法上是如何体现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2
      我国的死刑政策是“保留死刑、坚持少杀、严防错杀”。这一死刑政策在刑法上体现为:(1)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刑法总则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刑法分则把死刑的适用范围具体化,死刑一般是作为选择性的法定刑而适用。(2)限制被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的范围,规定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规定了死刑核准程序,规定死刑除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
    • 死刑的刑事政策的相关规定有哪些呢?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4
      我国的刑事政策是:既保留死刑又坚持少杀。 ①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刑法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刑法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包括审判时和羁押时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在审判时和羁押时流产的妇女。 ③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刑法48条2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