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全责方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会指定一个定损中心(除非有人受伤,否则不需要向交警报案了,即使交警来了也不会给开单子的,还是叫去定损中心处理)。
2、双方一起到到定损中心,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定损员在一起集中办公的,填一张互碰责任书什么的,然后找全责方的保险公司定损员拍照定损,记住带好行驶证、驾驶证和交强险保单(无责方也要带着的)。
3、定损中心一般都和修车厂挂钩的,如果定损以后就决定在那里修,那么就一分钱也不用交,无责方修好车去拿车走人,不过要把行驶证、驾驶证和交强险保单复印件给对方(注意,无责方也需要提供交强险保单复印件)。
4、如果不在定损中心的修车厂修,那么就拿好对方的保险公司报案号,把车开到平时修车的4S店或其他修车厂,报案号告诉接待的人,然后就可以走了。修车厂会跟保险公司联系,让定损员来定损修车。
5、修好车后,去提车的时候需要先把修车费用交给修理厂。修理厂会给打印的定损单、修理单明细和发票。
6、跟对方约时间碰头,把前面说的行驶证、驾驶证和交强险保单复印件和修理厂给的定损单、修理单明细和发票给对方,对方给钱。
7、如果修理费用超过2000,那么麻烦点,还需要跟对方一起(一定要当事人双方一起到场)到定损中心去找交警(也是现场办公的,但只有周一到周五有)换事故认定单;换好后,当场跟对方结账即可。
二、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交通事故如何理赔,对方全责,因. . .
183人看过
-
如何处理对方不认交通事故全责的情况?
476人看过
-
对方全责跑了如何处理,如何判定交通事故逃逸
173人看过
-
全险能否应对交通事故全责,对方索赔应该如何处理?
217人看过
-
交警认定对方全责,但对方不承认,应该如何处理交通事故?
489人看过
-
对方是交通事故全责,但不愿赔偿,应如何处理?
203人看过
交强险的保险内容是发生意外事故时的车辆或者人员的损失。凡是对第三方造成损失的,无论是否有责任,都是交强险赔偿范围。 交强险合同中的责任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 更多>
-
法律规定如何处理交通事故中对方负全责?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8对方全责的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对于造成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对方负全部责任的进行补充赔偿。
-
-
一方全责的交通事故应该如何处理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17一方全责的交通事故应当由全责方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由全责方对对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具体怎么赔偿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如果无法协商的,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判决如何赔偿。
-
交通事故责任方对方全责, 我方车辆已过户, 对方不肯修理该如何处理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8发生交通事故后,就车辆的维修问题,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处理,选定修车单位,进行维修,出具修车单以及修车发票。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去法院起诉赔偿,也可以提前修复后依据发票,修车单主张权利,也可以直接申请鉴定机构就车辆的维修费用进行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维
-
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赔偿,对方全责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4护理人员的护理费与误工费是一个性质的赔偿,只能主张一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