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不用返还,这是员工的基本福利。
一、公司员工缴纳社保,需要的材料
公司员工买社保,公司需要准备:去社保中心开户,需要带上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财务印,公章,公司银行开户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去劳动保障中心带上员工的身份证,劳动合同,一寸照片进行登记。员工准备:签订好的劳动合同、身份证、一寸照片。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险或保障机制,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其本质是追求公平,目的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社会保险需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
二、因为考勤扣员工的工资合法吗
1、单位因为员工违反公司纪律,扣员工工资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是不合法的。但是如果扣除的是单位给予员工奖励性的待遇就是合理合法的。2、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应该包括工资、固定福利、奖励性福利。其中基本工资和固定福利应算在工资中,是不能随意扣除的。
三、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是多少
我国法律规定,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为每月工资薪金总额的百分之二。其中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规定的,可以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一、工会经费返还比例具体如下:
1、个人缴纳比例。工会会员每月应向工会组织交纳本人每月工资收入百分之零点五的会费,工资尾数不足十元的不计交会费;
2、行政拨交比例。凡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应按上月份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当月份的工会经费;
3、上缴比例。成立工会组织的,按工会经费按40%上缴上级工会组织。未成立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按全额上缴上级工会组织,一般工会经费返回企业基层工会的比例为60%。
二、工会经费的用途有以下:
1、用于开展职工教育、文娱、体育、宣传活动以及其他活动;
2、用于履行工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业务工作;
3、用于工会所属为职工服务的非独立核算的文化、体育、教育、生活服务补助。
总之,行政方面每月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经费,这是法律固定下来的,具有长期的法律效力。上缴经费支出是按规定比例上缴上级工会的经费。
-
产假期间的社保费用还需要交么
286人看过
-
公司职工的产假怎么交社保
214人看过
-
产假请假期间,公司是否需要为员工继续交纳社保?
84人看过
-
产假期间公司交的社保要从生育津贴里扣么
311人看过
-
产假期间公司未交社保是否违规?
127人看过
-
产假社保要还给公司吗
147人看过
-
产假期间社保是公司缴纳还是产假社保还给公司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3产假期间公司应继续为员工缴纳社保。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待遇不得低于平时的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针对产假社保还给公司的问题是错误的,是没有法律的依据。
-
产假期间公司交社保是否归职工本人?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8女职工休产假期间的社保是和正常工作期间一样,是个人缴纳一部分,单位缴纳一部分。因为在产假期间也是正常的劳动合同期内,在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必须继续缴纳社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
-
产假期间公司要求离职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7公司的做法不合法。建议你不要主动离职。 你们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法定产假期间的工资,如果单位解除你,你还可以主张双倍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等。
-
职工产假期间是不是需要自己交社保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081、职工产假期间是不需要自己交社保的。孕妇生产后的产假期间将继续享受社保待遇,同时,孕妇原单位将按照规定按照上月社会保险缴纳基数继续缴纳,个人缴纳部分孕妇可以自己交给单位,由单位统一缴纳;也可以与单位协商,由单位代扣或垫付,以后归还。 2、产假期间的产妇是享受社保缴纳权利的,原单位也无权以生产为由拒绝缴纳产妇保费。
-
孕妇产假期间的社保是公司交还是自己交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9-06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保应该由公司承担。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产假期内的女职工还和公司保持劳动合同关系,应该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 2、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患病、负伤; (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