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7 22:33:37 223 人看过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

(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

一、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法定和约定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但不是有不可抗力就可以解除合同,而必须是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能解除合同。

(二)与主要债务履行相关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预期违约

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2.迟延履行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三)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四)双方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解除合同。

(五)在不归属双方过错的情况下,因情势变更致使继续履行合同有失公平的,当事人也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只是此时当事人并不当然拥有解除权,必须提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才能解除合同,决定权在法院或仲裁机构;且必须先协商,协商不能才能提出。

二、逾期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逾期后,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然不履行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权利义务终止。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0: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哪些法定情况能够解除合同
    当事人协商一致,能够解除合同。当事人能够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能够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能够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能够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综上可知,当事人能够自由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能够解除合同。但合同双方当事人不能在一份设立权利义务的合同中,同时约定任意一方可不附任何条件的解除合同,这有违订立合同的根本目的。
    2024-01-22
    415人看过
  • 民法典中哪些情况涉及劳动合同的解除,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中哪些情况涉及劳动合同的解除民法典对哪些情况涉及劳动合同的解除没有规定,而《劳动合同法》规定,涉及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利益,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者违反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三种。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2023-04-19
    316人看过
  • 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及其对合同解除的影响
    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下:合同解除后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解除时,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债权人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的范围,不仅包括债务人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还包括合同解除造成的损害赔偿。合同解除后哪些条款仍具有法律效力一、合同解除后哪些条款仍具有法律效力1、合同解除后以下条款仍具有法律效力(1)合同解除后合同尚未结算清理完毕,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清理条款仍然有效。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2)争议解决条款效力单独生效。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条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二、合同一般具有哪些条款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可以
    2023-07-04
    360人看过
  • 一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况是怎样的
    一、一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况是怎样的(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此时无须经催告程序,被违约人在违约人履行期限届满末履行合同时,即可通知对
    2024-01-29
    60人看过
  • 合同解除的几种情况,合同的解除程序
    一、合同的解除的几种情况合同的解除包括了以下的情况:1.合意解除。合意解除,是指根据当事人事先约定的情况或经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其中协商解除是以一个新的合同解除旧的合同。而约定解除则是一种单方解除。2.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解除合同。《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二、合同的解除程序合同的解除需要经过以下的几个程序:1.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2.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
    2022-05-16
    239人看过
  • 法律规定:未约定履行期间合同解除的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民法典规定,合同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并不是解除合同的情形,当事人可以补充约定履行期限。但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合同。如果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合法有效,依法应受法律保护。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解除条件的,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双方可以协议解除,协议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解除。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的法律规定为规范执行程序中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解释。第一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计算之后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该利息的,不予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
    2023-07-06
    230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合同能够被法律认定为解除
    一、哪些情况下合同能够被法律认定为解除合同能够被法律认定为解除的情况如下: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二、解除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几年解除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
    2023-09-09
    328人看过
  • 发生什么情况合同应该如何解除,有没有法律规定
    一、发生什么情况合同应该如何解除,有没有法律规定合同解除的情况分别有: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合同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向法院起诉解除合同,由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后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二、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法律
    2024-01-19
    10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况详解
    合同无效的有下列几种情况:(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法裁员的情况有哪些裁员的情形: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
    2023-07-03
    274人看过
  • 了解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和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下列情形下当事人可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2、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拖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达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依法解除合同效力的行为。合同一旦签约,具有国家法律保护。合同解除分为合意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解除是合同之债终止的事由之一,它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时,合同解除是指履行合同实在困难,若履行即显失公平,法院裁决合同消灭的现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一、约定解除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愿解除合同的权利。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也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2023-07-03
    475人看过
  • 了解如何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判断用人单位是否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是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解除是否有法定事由:法定的解除事由主要是,存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二、具备法定的解除程序:第一步:有证据证明存在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第二步:用人单位依法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第三步:采取有效的送达方式将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书面送达给劳动者。第四步:妥善保存送达回执,留档备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即: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的赔偿费用;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
    2023-07-07
    195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权的时间
    第一种是在法定或当事人约定期限内行使。需注意的是无论法定期限还是约定期限,在性质上都属于除斥期间,解除权于预定存续期间届满当然消灭。当事人行使约定解除权的期限,应明确地写入合同中。在有法律规定的解除期限时,当事人之间也可以通过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来改变法定解除期限。第二种是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这是针对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而言的。一、法定解除权的行使程序解除权的行使,具体应当遵循下列程序:(一)解除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只有出现了合同规定的条件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一方才有权通知对方解除合同。(二)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通知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当事人在作出解除合同的通知以后,不得随意撤销。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至于通知的形式,我国法律没有特别的要求。(三)解除权的行使必须及时。如果当事人约定了
    2023-03-11
    416人看过
  • 不可抗力情况下购房合同的法律规定详解
    购房合同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为自然原因,如洪水、暴风、地震、干旱、暴风雪等人类无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事故。社会原因,如战争、罢工、骚乱;政府行为,如政府禁止令、征收、征用等。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由此可见,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所发生的,不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对其发生以及造成的后果是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控制、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购房合同违约金计算的法律规定(一)《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2023-07-03
    92人看过
  • 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法定情形,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法定情形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法定情形有:1.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2.终止合同的法定情形:(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二、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有以下解决措施:1.恢复原状。2.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
    2023-06-20
    36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06
      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手续如下:一般需要依法提前通知对方当事人;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办理工作交接;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者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提前书面通知或者支付代通知金后解除;其他。
    • 合同是否有法定解除的情况?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8
      合同有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解除合同。《民法典》合同编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什么情况解除合同合同解除有哪些情况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能够解除合同的情况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如何规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5-01-08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和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下情况可以解除合同: 1. 因不可抗力、一方迟延履行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2. 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存在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无法实现; 5. 根据法律规定或其他情形。 对于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
    • 请问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因情势变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8
      因情势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特别提示:此中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须提前30天通知。工作地点重大调整即可适用该规定。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表现 1.滥用试用期内单方解除权: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