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监察条例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4 10:10:20 103 人看过

一、广东省劳动监察条例是怎样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监察工作,保障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劳动监察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劳动监察,是指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必要时依法予以处罚的执法行为。

第三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劳动监察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公安、工商、财政、银行、卫生、海关等有关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协同做好劳动监察工作。

第五条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职责

第六条劳动行政部门履行下列劳动监察职责:

(一)监督检查招用工及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情况;

(二)监督检查支付职工工资情况;

(三)监督指导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工作;

(四)监督检查社会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执行情况;

(五)查处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术鉴定机构和对外劳务合作机构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

(六)受理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的检举、申诉和控告;

(七)在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处理因劳动纠纷引起的职工集体上访、罢工等突发事件;

(八)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察职责。

第七条劳动监察采取定期监察、随时抽查和专案调查等方式。

第八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依法进入用人单位进行检查,了解其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调阅或复制必要资料,询问有关人员。

第九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得向他人泄露案情、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及有关的保密资料,并为举报者保密。

第十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到用人单位执行公务时,应佩戴统一标志,出示证件,并应有两名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共同进行。

第十一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对用人单位进行检查时,用人单位应如实介绍情况,回答提问,并提供必要的文件资料和证明。

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如需进入劳动场所检查时,用人单位不得阻止。

第三章管辖

第十二条省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全省的劳动监察工作,查处本省范围内的重大劳动违法案件,并负责对驻广州市的省直属及中央、部队所属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察。

市、县(含县级市、市辖区,下同)劳动监察的管辖范围由各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第十三条下一级劳动行政部门认为案情重大的案件,可以请求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办理;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查处其行政区域内案情重大的劳动违法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指定下一级劳动行政部门办理。

第十四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劳动行政部门发生管辖争议时,由发生争议的各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提请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法律、法规对劳动监察管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章检举控告与查处

第十五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设立投诉信箱,公开举报电话,建立和健全举报制度。任何单位、组织和劳动者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均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第十六条检举控告应说明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地址以及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事实。

检举控告可写明举报人的姓名、联系地址及电话。

第十七条劳动行政部门对举报人应予保密,对检举控告应及时登记、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及其责任人,可下达《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或《劳动监察指令书》,提出处理意见,听取当事人申辩。

用人单位及其责任人在《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或《劳动监察指令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应如实向劳动行政部门作出书面答复。

第十九条劳动行政部门查处劳动违法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第二十条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违法行为需下达劳动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应在劳动行政处罚决定书发出后10日内报送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行政处罚决定生效后,发现处罚决定不当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劳动行政部门依法予以纠正。

上级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下级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已生效的处罚决定不当时,有权依法予以纠正或者指令下级劳动行政部门重新作出处罚决定。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复议或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国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在规定期间内不执行,不申请复议,又不起诉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劳动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已规定处罚的,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根据情节轻重,对用人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通过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隐匿毁灭证据以及拒绝提供必要资料等手段阻挠、抗拒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依法行使劳动监察职权的;

(二)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

对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员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由用人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行政管理权限处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需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三)向他人泄露案情、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及有关保密资料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

劳动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检查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国家法律法规对劳动安全卫生的监察另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本条例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15: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监察相关文章
  • 广东省婚假条例是怎么规定的喃?
    广东婚假规定: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3天(含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这就是广东省婚假条例的相关内容。陕西关于婚假条例是怎么规定的?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登记前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在3天法定婚假的基础上增加10天假期,可以休13天婚假。产假也在98天法定产假的基础上增加60天,参与孕前检查的女性还可以再增加10天产假。女职工孩子满一周岁之前,所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保证哺乳时间并提供哺乳条件。无法提供的,经单位与本人协商,可以给予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哺乳假,哺乳假期间比照生育津贴标准发给津贴,不
    2023-08-08
    472人看过
  • 广东省职工病假条例的工资计算是怎么样的?
    一、广东省职工病假条例的工资计算是怎么样的?1、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0.9天和67.4小时,可以照此折算出员工日平均工资。2、对于事假工资,企业完全可以不支付。3、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性质而实行不同的制度,企业中的工人由于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一般在事假期间不发工资;企业中的行政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请事假每个季度在两个工作日以内的,照发工资,超过两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天数不发工资。职工休探亲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在规定的探亲假期间和路程期间内,照发本人的标准工资。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
    2023-04-13
    99人看过
  • 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
    发布部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文号: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关联法规:第二条在本省水域、滩涂和国家规定由本省实施渔业监督管理的水域从事养殖、捕捞等渔业生产活动以及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采取措施,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渔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渔业科学技术水平。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渔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渔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推行渔业标准化生产,
    2023-06-06
    402人看过
  •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5年1月1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1月1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资支付,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建立和谐的,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条例执行。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在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中确定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工资指导线,并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指导和服务。第四条工资支付实行按时足额、优
    2023-06-10
    188人看过
  • 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1998年12月31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广东省流动人员管理条例,根据2003年7月25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流动人员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2009年7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为《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维护社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的居住管理、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进入本省和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跨地级以上市居住的人员。第三条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优化服务、保障权益和居住地属地管理的原则。第四条流动人口管理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广东省居住证是流动人口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通用的居住证明。第五条各
    2023-05-29
    490人看过
  • 广东省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条例[已被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规范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保障流动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招用流动人员和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的管理。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流动人员,依照本条例执行。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员系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进入本省和在本省内跨市(市政府所在地的市区,下同)、县(含县级市,下同)劳动就业人员。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主管部门。公安、计划生育、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工作。第二章招用与就业第五条用人单位招用流动人员须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发招用流动人员许可证。跨省、市招用流动人员,
    2023-06-10
    85人看过
  • 哪些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一、哪些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1、适用、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情形如下:(1)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适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执行。2、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条二、劳动监察的主要特征1、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而不是其他国家机关或组织。2、劳动监察的内容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应当遵守的劳动法律规范。3、劳动监察必须依照行政执法程序进行。4、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劳动监察决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必须遵照执行。劳动监察对象对行政决定不服时,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但在复议和诉讼过程中,劳动监察决定一般不中止执行。
    2023-06-19
    296人看过
  • 广东省病假支付条例是什么?
    一、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相关规定:1、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2、请长病假的职工,在病假期间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3、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4、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6、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7、企业富余职工
    2023-04-13
    259人看过
  • 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2024年)
    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2001年10月28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通过2013年8月1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条例。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前款所称的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
    2024-01-19
    341人看过
  • 山东省工会颁发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细则
    为了保障和规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指工会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的有组织的群众监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工会吗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出现国家法
    2023-07-03
    241人看过
  • 《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条例》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今年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二十周年。二十年来,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化解劳资矛盾,解决劳动争议,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维护劳动者权益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00年以来,我省劳动仲裁工作紧紧围绕抓机构、抓达标、抓制度、抓素质、树形象、推改革的四抓一树一推总体思路和全面建设、完善提高、改革突破的三大目标,注重基础建设,突破薄弱环节,把握发展机遇,形成广东特色,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和突破性进展。但也面临仲裁机构设置不健全,办案力量不保障,工作经费不落实,及时快速解决争议与现行体制制约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环节过多,程序繁杂,裁审脱节,劳动仲裁刚性和权威不足等问题,需要在机制上予以规定,在制度上予以完善,在体制上予以突破。为进一步推动劳动仲裁体制改革,《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列为今年全省十二项立法项目之一。为如期完成立法任务,按照立法时间表
    2023-06-10
    387人看过
  • 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2000年5月26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5号):《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由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5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00O年七月二十八日第一条为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机动车,是指由内燃机驱动或牵引的车辆,但铁路机车和拖拉机除外。本条例所称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机动车向大气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制造、销售、使用的机动车的排气污染防治。第四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
    2023-04-24
    411人看过
  • 关于修改《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有关条文的决定
    关于修改《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有关条文的决定状态:有效发布日期:1997-12-01生效日期:1997-12-01发布部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文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对《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第四条和第三十七条修改如下:第四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为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为劳动卫生监察机构,对本条例的实施行使监察职能。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劳动、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视其情节可给予罚款、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一)忽视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削减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或有防护措施不使用的;(二)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未经验收同意,或经验收达不到标准要求而强行投产;(三)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达不到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标准,接到劳动、卫生行政部门发出的《
    2023-06-09
    208人看过
  • 广东省深圳市从化市劳动者产假是怎样的
    产假最多休178天,包括法定产假98天以及地方规定80天。一、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产假和陪产假是怎样的产假最多休158天,包括法定产假98天以及地方规定60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五日。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二、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产假天数是怎样的法定产假98天,符合条件的可延长60天。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三、劳动法产前假规定女职工的法定产假是98天,产前可以休15天,如果是剖腹产,可以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
    2023-04-04
    247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 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部门或劳动者,根据现行劳动法、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提出警告、批判、罚款、吊销许可证、命令停产整顿的处罚,违... 更多>

    #劳动监察
    相关咨询
    • 广东省劳动监察条例第五条具体内容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22
      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 劳动保障监察监察条例规定劳动监察的内容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6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与同级工会应当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保障监督的协作制度,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工会劳动保障监督组织,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察和监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邀请工会选派人员担任劳动监察协管员,协助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用人单位应当接受和配合监察人员和监督人员依法进行监察与监督。
    • 新劳动监察条例是怎么保护劳动者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1
      第十五条投诉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 (二)应当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仲裁,或者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时间超过过2年的。 前款第(三)项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其时间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广东省劳动合同实施条例是什么啊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3
      第十四条【注册地与履行地】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 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条文注释] 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时如何适用劳动标
    • 广东省的劳动局监制的劳动合同正规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5
      劳动局监制的劳动合同比较正规。最关键的是: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