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之间的借款关系受法律保护吗
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者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这种情形必须满足下面条件:
①协议订立的时间是:婚姻存续期间。
②借款的目的是用于借款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个人事务的。
③是以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出借的。
④离婚时,这笔借款的处理按照协议中约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二、婚内夫妻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吗
根据《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第82条规定,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者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以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聪明的你肯定已经明白其中的奥妙了,以后不要写啥忠诚协议、保证书之类的了,就写借条,借条写好用途为对方个人使用,银行转账过去,有流水,有借条,剩下的你还怕什么呢?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第八十二条
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者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以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三、不受法律保护的夫妻债务有什么
不受法律保护的夫妻债务有以下几种:
1.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n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法律是否认可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
447人看过
-
不受法律保护的借款关系有哪些?
266人看过
-
借贷关系:如何明确夫妻之间的借款责任?
406人看过
-
夫妻之间签署借款协议,能否成立借款关系
54人看过
-
婚姻关系期间夫妻之间借条生效吗
323人看过
-
法律如何保护合法夫妻关系?
268人看过
-
在法律上对夫妻间借款受到保护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7民法典并不禁止具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为借款合同的主体。同时,我国现行其他法律也未禁止夫妻之间在婚内相互借款的行为,根据私法领域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理,夫妻间婚内订立借款合同是可以成立的。
-
借款人与债权人之间借款关系的法律保护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06众所周知,无论是借条还是欠条,皆为受法律保护之文书。这两种格式均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且能充当有力证据,为解决各种法律纠纷提供关键性支持。 具体来说,借条一般为借款人向出借方所出示之书面文件,用以明确借款事宜,其中包括借款本金、期限以及相关利息等核心内容。若借款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出借方可凭借借条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以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在大多数情况下,借条所具备的法律效力相对较高。至于
-
离婚之后,夫妻之间有借贷关系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4如果离婚夫妇一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贷款关系,则可以认定存在真实的贷款关系。法律规定,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主张所依据的事实。
-
2022年夫妻之间写的离婚协议受法律保护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1夫妻之间写的离婚协议受法律保护的。离婚协议书是男女双方经过协商达成的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的一致意见,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经男女双方签字认可,办理离婚登记后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行为不允许其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
夫妻在民间借款能过夫妻关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7没领结婚证,一方借款,如果是用于家庭生活,对方就必须共同承担偿还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11.解除非示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