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摊销成本的概念(1)摊销成本概念的标准定义(1)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首次提出了“摊销成本”的概念,并通过定量计算给出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下简称金融资产(负债))的定义。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经下列调整后的初始确认金额的结果:
<1。扣除收回或偿还的本金;
2。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的差额加上或减去,形成累计摊销额;
3。扣除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销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收回或偿还本金±累计摊销金额-发生减值损失。其中,第二次调整金额的累计摊销额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各期间的摊余成本和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负债)在预期期间或适用的较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负债)当前账面价值的利率。(2)摊销成本和账面价值摊销成本的概念适用于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涉及初始确认金额与实际利率法下到期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本文将摊余成本的概念扩展到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计量。根据摊余成本的定义和实际利率法,即在定义的“当前”时点,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金额等于其账面价值。实际上,在金融资产(负债)的存续期内,其摊销成本也等于其账面价值。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其账面价值为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按“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分别核算。取得时,以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收到的利息。投资的面值计入“面值”子账户,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子账户。此时,计算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即实际利率。在持有投资期间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利息调整”子账户的金额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假设不考虑本金和资产减值的收回,摊销成本-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金额也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利息调整”子账户余额在持有期间摊销为零。可见,摊销成本的第一次调整是“成本费用”子科目的调整,第二次调整是“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子科目的调整,第三次调整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的调整。摊销费用的金额等于账面价值。第二,实际利率法核算模型及简易算法(一)实际利率法核算模型为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剩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分录模式如下:
借方:应收利息[面值(本金)×票面利率]
贷方:投资收益(摊销成本×实际利率)
借方/贷方:金融资产利息调整余额
分录模式适用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债券和贷款。”分录中的“应收利息”是指分期计息债券的应收利息,属于流动资产;如果是一次性付息到期的债券,则属于非流动资产,应计入“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
对于金融负债,在持有期间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销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分录模式如下:
借方:成本成本账户(摊销成本×实际利率)
贷方:应付利息[票面价值(本金)×票面利率]
借方/贷方:金融负债利息调整余额
此分录模式适用于长期贷款和债券应付的。分录中的应付利息,是指分期付息的债券的应付利息,属于流动负债;债券为一次性付息到期的,其应付利息属于非流动负债,应列入“金融负债-应计利息”科目。(2)简易算法的实际利率法核算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上述分录模型中的金额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一般采用列表法计算。确认后,在计算实际利率时,编制“实际利率法摊销表”。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报表金额进行会计处理。根据以上分析,如果摊销后成本等于账面价值,则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后续计量中,可以列表的形式计算分录模型的金额。相反,应当在各期间分摊的投资收益或成本费用,可以按照该金融资产(负债)摊销前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直接确认,按票面价值(本金或利率)计算,以成本和票面利率(合同利率)确认各期应收取或支付的利息债权或债务,差额作为利息调整项目。这样就避免了编写和保存表单以备将来使用的麻烦。按照入账模式摊销账面价值,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后,按照账面价值和新的实际利率确定当期投资收益。无需重新编制摊销表,简化了会计工作。(3)简化会计的例子。a公司属于工业企业。1月1日,20×0,出资1000万元购买一家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万元,年利率4.72%。到期还本付息,利息不按复利计算。a公司将购买的债券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首先计算实际利率,(59×5+1250)×(1+R)-5=1000,R=9.05%。此时未编制“实际利率法摊销表”。2000年1月1日,购买债券时,借方: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贷方:银行存款1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2000年12月31日,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50-250=1000,
借方: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250×4.72%)59
持有至到期投资--调息贷款余额31.5
贷款:投资收益(1000×9.05%)90.5
3.20×12月31日,利息收入按实际利率法确认,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成本”借方余额为1250,“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借方余额为59,其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借方余额为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为250-31.5=218.5,账面价值为1250+59-218.5=1090.5。实际上,账面价值可以根据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是什么
409人看过
-
基本农田是什么概念
261人看过
-
100%控股股本的概念是什么?
350人看过
-
管理会计中的多种成本概念是什么
144人看过
-
什么是可撤销合同的概念
55人看过
-
资本公积金是什么概念
109人看过
融资从广义上讲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融资方式分别是基金组织、银行承兑、直存款、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直通款、对冲资金。... 更多>
-
资本成本率的概念是什么资本成本率有哪几种类别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4资本成本率的概念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资费用与有效筹资额之间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在公司筹资实务中,通常运用资本成本的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的种类一般而言,资本成本率有下列种类: 1.个别资本成本率个别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各种长期资本的成本率。例如,股票资本成本率,债券资本成本率,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公司在比较各种筹资方式时,需要使用个别资本成本率。 2.综合资本成本率综合资本成本率是
-
高利贷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1-08-01高利贷或叫大耳窿、地下钱庄,这些现今称为“放数”的放债人,向“高利贷”借钱,一般毋须抵押,甚至毋须立下字据。昔日主要在街市放数,街市档口无论肉档菜档,遇有赌输钱,或周转不灵,便向“大耳窿”借钱,正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债仔有档口在街市,每日也要做生意,不怕走数,照借如仪。昔日钱银交易,大银码多数用“大头”(银元),小数目为“铜板”(铜仙),高利贷者收数后,多数将银元、铜仙之类塞在耳窿,日子有功
-
撤销权和形成权的概念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2合同撤销权,即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享有的以其单方意思表示撤销已成立的合同的权利。在行使撤销权后,合同无效溯及合同成立之时,自始不发生效力。 形成权,是指依照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
成本费用利润率的概念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25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计算公式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及附加和三项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分析时,可将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对比,计算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
-
注册资本是个什么概念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6一般来说区别不大,公司注册需要满足最低注册资金要求即可,而改革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没有最低限额。目前,在我国要想取得金融机构贷款,要求公司有一定的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判定公司自有资金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公司的注册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