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通行权,应注意两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6 21:30:39 462 人看过

1、相邻通行权的主张必须以确有必要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相邻一方的土地或房屋由于自然条件或其他原因限制,而处于相邻他方所有或使用的土地或房屋包围之中,致使其不通过他方土地或房屋就不能通行的情况下,相邻方才能主张其行使相邻权。如果除经由该土地或房屋通行外,尚有公共通道或其他通常可以通行,则相邻方一般无权主张“通行权”。

2、主张相邻通行权的一方应当选择给相邻他方造成损失最小的通行路线、通行方法,并且对所造成的他人损失予以适当补偿。

发生相邻通行权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相邻关系人因相互斗气报复而激化矛盾。相邻方素有矛盾或者关系交恶,未能及时化解,积怨很深,造成相邻方相互仇视,只要涉及到对方一点利益,立即就会发生冲突。

(2)相邻当事人法律水平有限,法律意识淡薄,对如何正确处理通行、排水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发生相邻关系纠纷时,往往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相邻一方,从而激化矛盾。在大部分相邻通行权纠纷中,土地经营权人都片面强调对自己有利的观点,断章取义地理解法律条文,认为其持有合法的承包地、林地或者宅基地使用证书,就对相应的土地享有合法的独占经营权,完全排除相邻方利用其土地通行的合理要求,从而引发纠纷。

(3)相邻通行权纠纷本质上还是由物质利益争执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其一,绝大多数当事人提起诉讼是缘于争利(不动产相邻利益);其二,提起诉讼活动要求相邻方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其三,绝大多数相邻诉讼的当事人,并不愿放弃经济赔偿或补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4: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宅基地使用证相关文章
  • 相邻权
    法律综合知识
    一、相邻权相邻权的定义是:相邻权是基于相邻关系产生的权利,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和使用人因对各自所有或占用的不动产行使权利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相邻各方应如何处理相邻关系,包括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证邻里和谐与公平合理的相处原则。二、侵害赔偿相邻权的侵害可能涉及采光权、通风权等方面,如遭遇侵害,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在三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对于噪声污染等问题,公民有权要求排污者采取措施,并在损害发生时要求赔偿。至于农民通行权问题,如必须通过他人土地,应准许通行,但可能需要给予补偿。三、装修与通行在装修和通行方面,法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住宅室内装修应避免破坏建筑主体结构,需向有关部门登记,并与邻居沟通。历史形成的通道不得被堵塞,确保邻里之间的正常交往和生活秩序。而在不动产使用上,也有限制性规定,保障相邻一方的建筑物
    2024-01-11
    143人看过
  • 我该怎么维护我的相邻通行权
    一、我该怎么维护我的相邻通行权一般邻里通行权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是由双方自行通过协商处理此纠纷。2、可以通过当地村委进行调解纠纷。3、如果前两种办法不可行,那么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排除妨碍,保障通行权。一般来说发生邻里纠纷的是建议应首先尽量协商处理,并且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二、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相邻关系中的通行权问题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一条【通行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也就是说,不动产权利人原则上有权禁止他人进入自己的土地,但他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或进入其土地时,不动产权利人应当提供一定的便利,即容忍相邻权利人在某些情形下永久或者临时使用自己的土地予以
    2023-05-06
    473人看过
  • 答辩状的内容应注意哪两点
    民事答辩状的写作要注意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格式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应的内容,而答辩状内容主要就针对对方的诉讼请求进行辩解,然后给出我方的理由,注意明确提出你的意见,分条解释分析你的理由,过程需要注意清晰明了。不过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尽量不写或者简单地写几句提纲式的答辩内容。虽然法律规定答辩期在15天(简易程序),30天(普通程序),但不提交答辩并不是答辩权的丧失,你仍然可以在庭审时答辩。如果原告诉请的事项属实,在写答辩状前,应当首先考虑陈述目前的困境以便求的原告谅解。债务纠纷的答辩状应该写(一)首部1、标题。居中写明“民事答辩状”。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如答辩人系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应在其项后写明其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及其与答辩人的关系;答辩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
    2023-08-04
    167人看过
  • 签订承揽合同应注意的两点
    1、合同形式的选择承揽合同是诺成、不要式合同,当事人可任意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因为书面式合同形式有较强的证据力,在发生纠纷时,便于取证;而口头合同的证据力较差,在发生纠纷时不易证明合同的存在及相关内容,双方一旦发生纠纷,难以得到确切的证据,常常因无据可查而不易分清责任。因此,当事人应尽量采取书面形式。书面形式虽然比较复杂,但通过书面文字可以使双方权利、义务更加明确、详尽、具体、肯定地表示出来,这不仅仅大大加强了签约双方的责任心,敦促各方恪守合同同,而且一旦发生纠纷,书面承揽合同也以成为可信的书证,成为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正确裁决案件的重要根据,因此,当事人应尽量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合同,虽说书面形式有可能会减少缔约的机会,但与可能引发违约而造成了损失,甚至不得不提起诉讼的后果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当然,对那些能够即时清结的承揽合同,比如少量的复印、修理、快速扩充等,自无订立书面合
    2023-06-09
    92人看过
  • 邻接权与著作权相同点是什么?
    邻接权与著作权相同点在于权利的范围,著作权是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著作邻接权从本质上讲,是作品传播者对其赋予作品的传播形式所享有的权利,虽然不是著作权,但是与著作权相邻、相近或类似的权利。两者同属于知识产权范围。邻接权与著作权关系密切,它是由著作权衍变转化而来的,是从属于著作权的一种权利。一、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是什么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邻接权的主体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除表演者以外,几乎都是法人。2、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对象是经过传播者加工后的作品。前者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主要体现了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3、内容不同。著作权主要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发
    2023-06-25
    230人看过
  • 相邻权的应遵循的原则
    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以不损害其他相邻人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如果因权利的行使,给相邻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相邻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在处理相邻关系时,相邻各方应该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解决相邻权纠纷遵循的原则在处理相邻关系时,应注意如下原则:1、兼顾各方利益,互相团结相邻关系是为了协调相邻不动产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冲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各方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和使用权时应当相互协作、互谅互让、兼顾各方利益。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关系的纠纷时也应当适用此种原则加以解决。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应当本着充分利用资源,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3、公平合理因为相邻关系的纠纷错综复
    2023-08-16
    61人看过
  • 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异同点
    一丶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异同点共同点:地役权,是指因通行、取水、排水、铺设管线等需要,利用他人的不动产或者限制他人不动产的利用,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便利与效益的权利。其实质是一种为增加自己土地的利用价值而支配他人土地的他物权。其中因使用他人土地而获便利的土地称之为需役地,为他人土地的便利而被使用的土地称之为供役地。相邻权又称不动产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行使权利的延伸或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从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共性表现在它们都是一种以他人的不动产供自己不动产便宜之用的权利。换句话说就是为方便自己不动产的使用而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两者的范围有些重合,所以容易导致我们将他们混为一谈。不同点: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很容易相混淆,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来加以区别。所谓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土地的方便与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是
    2023-08-10
    145人看过
  • 相邻建筑应保持良好通风
    相邻通风关系是指相邻各方在修建建筑物时,应当与相邻他方的建筑物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得妨碍相邻人的通风。通风权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的通过门窗保证其室内与室外空气流通和正常开关窗户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权利。很显然,新老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使新、老建筑物都能最大限度地接受自然风就是相邻之间的通风关系。这里讲的新、老建筑物在位置上可能是前、后排相邻或左、右相邻。相邻建筑物之间如果距离太近,必然会给双方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对处于相对低的建筑物一方影响更大。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第一,使相邻房屋的经济价值降低。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追求宽大明亮的住宅,如果地理位置好,其价位显然要高于光亮阴暗的房屋。第二,新鲜空气的减少会使人身体受到一定的损害。新鲜的空气有益人的身心健康,反之会受到损害。第三,两建筑物距离拉近,会影响相邻家庭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同样家庭与家庭之间也存在着隐私。如果两房
    2023-06-10
    446人看过
  • 相邻关系中的通行权受法律保护
    2005年6月14日原告周某某、刘某某等人获取了与凤竹苑小区相毗邻的一宗土地的使用权。该宗土地的南面、东面、西面均无法通行,只有与凤竹苑小区毗邻的北面可以通行。2005年12月31日经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审批获取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许可图纸标示该幢建筑的出入口是在与凤竹苑小区毗邻的北面。2007年10月30日又经建设局审批获取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07年11月原告便开始施工,在该土地上建造房屋,并从凤竹苑小区出入。2008年元月初,被告凤竹苑物业公司在毗邻其小区的水泥土地上用红砖砌了一堵围墙,致使原告无法出入及施工。后原告与被告物业公司多次协商拆墙未果,原告遂将被告诉诸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拆除围墙,恢复原状并确认其在凤竹苑小区内的通行权。法院认为,原告在其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建筑房屋,在经过规划和施工审批后,其从北面通行是合法的,而正因为原告的该宗土地与凤竹苑小区相毗邻,根据物
    2023-06-08
    387人看过
  • 相邻权的从属性,相邻权包括哪些
    一、相邻权的从属性相邻权从属性为从属于不动产权。1.它本身不象担保物权只具有附属于主债权的单纯性和特定性。因为相邻权不仅从属于不动产所有权,而且还从属于其它对不动产的用益权。严格说相邻权是从属于不动产使用本身的,或者说相邻权所依附的是对不动产使用的事实而非依附于对不动产的使用所拥有的相应权利。2.相邻权是不能独立转让的权利。它是天然依附于不动产利用本身的。相邻权从属性可以概括为依附于不动产权相邻而相应产生的各种关系。二、相邻权包括哪些相邻权包括以下的内容:1.相邻用水、排水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2.相邻土地通行、使用关系。相邻土地通行关系,主要包括邻地通行和历史通道。3.相邻地界关系。涉及土地的分界墙、分界篱、分界沟。4.建筑物通风、采光、通道。建造建筑物,不得
    2023-05-16
    486人看过
  • 相邻权遮光侵权应该如何办?
    一、相邻权遮光侵权应该如何办?楼房被相邻建筑物影响采光权的,楼房所有权人可以要求对方排除影响,造成当事人损失的,可以请求赔偿。相邻权受到侵害的解决方式如下:1、当事人各方自愿协商,和平解决争端;2、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当事人各方可以共同请求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对争议进行调解;3、在当事人各方无法协商或协商不成,调解失效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诉请法院,请求法院依照法律程序来解决。法院起诉流程如下: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法院正式受理案件。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给双方发传票,通知开庭时间。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判决。《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
    2024-02-02
    73人看过
  •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
    不动产的相邻关系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一、民事纠纷中哪些应按相邻关系处理民事纠纷应按相邻关系处理:(1)相邻用水、排水纠纷,是指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在用水和排水上发生的相邻纠纷。(2)相邻通行纠纷,是指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通行方面发生的相邻纠纷。(3)相邻土地、建筑物利用关系纠纷,是指不动产权利人为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时产生的纠纷。(4)相邻通风纠纷,是指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在通风方面发生的纠纷。(5)相邻采光、日照纠纷,是指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在采光、日照方面发生的纠纷。二、楼上水管爆裂,楼下遭殃可以要求赔偿吗楼上水管爆裂,楼下遭殃能要求赔偿。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
    2023-06-22
    350人看过
  • 相邻通行权的出路规定和诉讼时效
    相邻通行权的出路规定是地理环境的因素,有一方的便利受到了限制,因此有权行使相邻通行权。其诉讼时效是三年,但对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各种主张是不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一、相邻通行权的出路规定相邻通行权的出路规定是指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一方必须利用相邻一方所有或者使用的土地,取得通行等权利。《民法典》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二、相邻通行权的诉讼时效因相邻通行权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是有时效限制的,诉讼时效是3年,但如果是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的主张,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
    2023-07-06
    88人看过
  • 侵犯相邻权应当排除妨碍
    离婚时法院判门厅共有后男方在共有区域安防盗门———基本案情马某与朱某离婚时,法院判决两居室中的大间归朱某所有,小间归马某所有,厨房、厕所、门厅由双方共同共有。可朱某未征得马某同意,在门厅内安装了防盗门。马某认为前夫的行为对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诉至法院要求他拆除防盗门。朝阳法院经审理,判决朱某将防盗门拆除,将门厅恢复至双方离婚时的状态。法官析案张云松法官: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精神,正确处理通行、通风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马某与朱某的离婚判决书是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朱某在未征得马某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双方均有使用权的门厅内安装防盗门,侵犯了马某的合法权益,所以应将其拆除。
    2022-05-03
    450人看过
换一批
#宅基地使用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宅基地使用证是农村村民合法拥有宅基地使用权的重要证明,是依法登记的土地权属证书。 它是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农村村民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登记和确认,并颁发的土地证书。 在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是证明村民拥有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定凭证,具有法... 更多>

    #宅基地使用证
    相关咨询
    • 相邻权人行使相邻权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4
      我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根据此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在行使相邻权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行使相邻权的前提是相邻权人必须利用相邻他方的不动产,否则无法用水、排水、通行或者铺设管线,或者虽然可以不利用相邻他方不动产实现上述目的但代价过大; (2)在利用对方不动产时,如果有几种方案可供
    • 什么是相邻通行关系,当事人行使相邻他方的权利应满足什么条件合理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30
      相邻通行关系是指,不动产一方因自然环境条件决定,无其他出路时,有从相邻他方的土地、通道上通行的权利。通行权的行使应满足以下条件:(1)不动产权利人的不动产与公路之间没有合适的通路,或者即使有其他通路,但是使用会造成经济上巨大花费或者明显不便。(2)通行权的行使,必须以最合理的方式行使,尽可能减少对相邻他方利益的损害,在行使过程中对相邻他方不动产等造成损坏的,应当予以赔偿。(3)不动产之间须为相邻关
    • 两年又有哪些注意点?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8
      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一般来说可以构成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证明。“分居”是指夫妻间不再共同生活,不再互相履行夫妻义务,包括停止性生活,经济上不再合作,生活上不再互相关心、互相扶助等。具有分居二年的情形,说明夫妻关系已徒具形式,名存实亡。适用此项规定,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分居的原因是由于夫妻感情不和,而不是因工作、学习等原因导致的两地分居,以及因住房问题造成的夫妻不能同室而居。 2、分居强调的是
    • 相邻权与相邻关系的区别?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7
      相邻权是基于相邻关系而产生的,即相邻关系是相邻权的请求权基础。相邻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从定义就可以看出,相邻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它不仅包括权利还包括义务的。就像我们说的合同关系与债权一样。
    • 对此应注意三点: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0
      (1)绑架亦称劫持其本质是违背被害人或者其监护人的意志,非法将被害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其失去人身自由,绑架罪的特征必定有限定被害人的人身自由,如果没有实际限定被害人的人生自由,也不构成本罪;(2)绑架的方式有三:一是以暴力或者胁迫方法强行劫持他人,这是最常见的;二是以药物、酒精麻醉等方法使被害人不醒人事后非法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三是为勒索财物而偷盗不满6周岁的婴幼儿。这是刑法明确规定以绑架